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04597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5.20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故事两则 一、文言常识归纳1.一词多义。是:于是,鸱得腐鼠(这时)是鱼之乐也(这)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唬)于:夫鹓鶵发于南海(介词,从)而飞于北海(介词,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2、古今异义。【或】古义指有人,现在指或者。【于是】古义是两个词语,意思是在这时,现在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安】古义是怎么,现在指安全、稳定。【固】古义是本来,现在指坚固。5、词类活用。惠子相梁:“相”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宰相”。惠子相梁1、文章中鹓鶵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文章简洁的语言中可以看出,鹓鶵是一种奇鸟,它有个性,有追求

2、,不会因为现实而改变自己的理想。2、文章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第一则庄子讲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喻志向高洁之士),将惠子比做鸱(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把功名利禄比做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3、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形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的特点。4、庄子在惠子相梁一文中,通过什么方式来说理的,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作者在文章中主要通过比喻说理的方式,这样可以

3、使本文更加形象生动,说理富有趣味性。5、文章中哪几个词能够表现惠子比较看重功名利禄呢?文章中有两个词可以表现惠子比较看重功名利禄,一个“恐”,一个是“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庄子为什么在文章中会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思想使作者和大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这就必然影响了他看待自然界的思想。作者在看待万物的时候,必然打上自己情感的印记,使万物也具有了和人一样的“灵感”。2、文章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3、庄子认为鱼

4、儿“出游从容”,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反映。4、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整个一个故事,便是由人物之间的论辩组成的。(1)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2)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充分体现了庄子的论辩的机敏和巧妙。尤其是故事的结尾,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庄子说: 惠子你说我怎知道鱼的快乐时,便已显示你已经知道我明白了鱼的快乐才问。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

5、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知道他是知道的,可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此外,最后一个答案:我是在濠上知道的,又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一己的矛盾的机敏。)(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于给惠子留下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练习一、解释下面加点词1.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 或谓惠子曰3.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5. 非梧桐不止

6、6. 非醴泉不饮 7. 于是鸱得腐鼠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2.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3.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4.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三、简答题1.庄子讲鹓雏的故事用意是什么?2.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解释重点词1.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 安知鱼之乐? 3. 固不知子矣4. 子固非鱼也 5.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6. 请循其本。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8.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二、翻译句子1.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7、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三、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鹓 ( )( ) 醴泉 ( )濠梁( )鯈鱼( )惠子相梁( )鸱(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相:_(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_(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止:_(4)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是:_(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_(6)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_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12题。(一)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8、“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5.请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6.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7.庄子所讲的故事比喻贴切巧妙。“鹓”“鸱”“腐鼠”各比喻什么?8. 请简要回答这则故事的讽刺意义。(二)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

9、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选自庄子徐无鬼)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匠石运斤成风 斤:_(2)吾无以为质也为:_10.翻译下列句子。(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2)臣则尝能斫之。11.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什么?12.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与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1.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比喻 。2.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

10、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秋水时至: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东面而视: (4)而轻伯夷之义者: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吾非至于子之门 D.生于忧患3、翻译句子“我之谓也”译为 :4、本

11、选段主旨为:开放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选自贞观政要)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答: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

12、杀之。4、对对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2020年南宁市中考题)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注释】田:同“畋”,打猎。虞人:掌管山泽的官。旃(zhn):红色曲柄的旗。必:完全肯定。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王引弓欲射。 引: 如使置十叶焉。 焉: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若欲闻射道乎? 译文:3、从养叔的话

13、中,你领悟出一个什么道理?(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甲王著教帝学书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太宗:宋太宗赵匡义。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遽:匆忙。乙陈番立志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解析:此类题,应先将原题中词义解释准确,而后再一一将四个选项加点词解释出来,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