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04593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情况汇报 龙安区和谐建设工作典型材料 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龙安和谐发展 2011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和谐建设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以和谐发展为主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积极开展扶危解困帮扶活动,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开展和谐创建,全力推进和谐发展,有力维护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富裕、生态、秀美和谐新龙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注重机制建设,促进全区和谐建设工作 牢固树立“机制制胜”理念,围绕推动工作落实,务求工作实效,重点建立完善了一套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龙安区和谐建设工作委员会,区委副书记安宁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

2、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正贤担任,配齐办公设施,抽调5名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集中办公,负责指导协调全区的和谐建设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也都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构和具体办事机构。全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机制。 二是建立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把和谐创建、和谐发展的各项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做到了“三清、三落实”,即任务清、目标清、责任清,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三是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区和谐建设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一例会,每月组织一次督查,全面掌握和谐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3、监督抓好任务落实。区委把和谐建设工作纳入对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单位的考核内容,研究制定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和谐建设工作开展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建立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的引领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参与和谐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投入和谐建设、和谐发展,实行共创共建、共同提高、共享成果。 二、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我区按照省、市和谐委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按照“主体不变、职能不变、联合运作、优势互补、工作

4、联动、形成合力、方便群众、服务大局”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治安防控整体能力,有效推进“和谐平安龙安”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对综治中心与和谐工作的组建,实现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工作机构、人员力量、情报信息等资源由“散”到“合”,各部门之间做到快速联动,使许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实现“和谐平安”合成联创的目的。 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在抓好和谐平安联创建设的同时,加强对联创中心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狠抓业务资料的规范化建 2 设,,重新购置了高规格档案盒,全部更新了统一的档案标签,将和谐平安日常工作各类文件、资料、台帐、记录、卷宗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做到存放齐

5、全,管理有序,格式统一,登记规范。实现和谐平安联创工作中心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四到位,中心牌子、标识、制度、程序、台帐“五统一”。 三是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与和谐办的联动作用,全区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立“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机制,将涉稳的部门纳入中心,并实行每月排查、每周调处、每天登记、定时调度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总结本月工作,分析工作现状和薄弱环节,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工作对策措施,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三、加强管理,注重服务,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2011年以来,我区把平安和谐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多层次、多角度加大对人民

6、群众的管理服务力度。 一是人性化沟通.我区为使广大政法干警加强联系群众,深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解决民忧,密切警民关系,共建和谐龙安。2011年,深入推进“三员”驻村工作,“三员”指驻村干警、包村干部和村民调解员,目前,全区共组建设“三员”驻村工作站41个,“三员”共计480余人。区综治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三员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员驻村的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办法,使之真正深入到村庄、社区、住户,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好“信息员、调解员、指导员、 3 宣传员”的作用.“三员”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印制三员走访入户登记表、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8万余份,采集群众意见

7、、要求、建议5000余条,且全部解决和答复。广大干警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截止目前,区法院共走访辖区居民18389户,入户率在96以上,走访企业83家,走访率100;重新悬挂、张贴标语、横幅300余条(幅),制作宣传版面近20块,开展法律咨询、讲座30多次,千余人.区检察院在走访活动中,全体干警挨家挨户的敲门上访,耐心细致的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认真记录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虚心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方便群众联系,每入一户都发放专门印制的“群众联系卡”。为更好的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位干警每入一户都

8、要填写政法干警走访情况登记表,为保证走访活动的真实性,每一份登记表上都要有受访人签字或联系 ,印发法律宣传资料20000份,制作便民联系卡20000余张,走访群众19960户,入户率95%,走访企业81家,走访率100。辖区派出所采取“五送”措施(即送便利,服务辖区群众;送平安,维护辖区稳定;送温暖,关爱弱势群体;送法律,增强法律意识;送和谐,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共走访企业85家,走访率100,入户走访15838户,入户率96%,上门为群众办好事(发放身份证)1270件,为企业、群众解决困难209件,民警写走访日记300篇,开展法制教育10余场次,接受教育 4 的群众20000余人.区司

9、法局共走访了11937户,入户率95.5,走访企业71家,走访率100;发放“群众联系卡”12000余张,“便民服务卡”10000余张,“法律援助维权卡”3200余张,“法律援助服务单”和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100问宣传手册各2500余份,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20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0条。 二是制度化推进。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线调解、一线联动等机制,确保和谐建设工作有力有效,形成长效机制.一站式服务机制。按照“方便群众、集中接待、归口办理、限时办结、减少重复”的原则,明确服务流程.一方面建立值班接待制度,各乡(镇)、街道每天安排一名党政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给群众

10、办事提供咨询答复和引导;群众投诉求助的受理登记和分流交办;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和上报。另一方面实行首接负责制,对一些简单问题当场答复解决,对较小矛盾纠纷当场调解,对“急、大、难”矛盾纠纷则分流交办调处,形成了群众有事找中心解决,有纠纷找中心调解,有困难找中心帮助的服务模式。一线调解机制。对辖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排查.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分流交办和督办。具体操作上,对一般民间纠纷和信访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原则交办相关单位或村(居)调处;对政策法律咨询类问题现场直接解答;对不能调解和调解不成问题,引导当事人走诉讼途径,并视情况提供法律援助;对涉及多部门和“急、

11、大、难”等疑难纠纷,由纠纷联调工作组牵头及时调处。同时还建立纠纷督办及调处考核 5 奖惩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在一线得到化解和解决. 三是社会化运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企业“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切实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关注民生. 四、把握关键环节,推进全区和谐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和谐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围绕化解群众矛盾及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等问题,扎实开展全区和谐建设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大调解”工作.把开展了“大排查、大调处、大防范”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2、的抓手.2011年,我区提出了“三员合一”,把村级维稳信息员、调解员、社情民意调查员合为一体,使其职能得以延伸,简化了交接的繁琐.按照“发现在早、解决在小、处理在好”的方针,采取一切措施把问题化解彻底。截止2011年底“三员”人数已达到617人。建立完善了调解中心32个,调委会154个,调解小组331个,选聘调解人员517人,建制率达到100。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40件,调处各类纠纷130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7以上. 二是切实做好扶危解困工作,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我区把帮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为群众扶危解难,帮助群众度过难关.首先积极调研摸实情,区和谐委结合我区

13、实际,先后组织 6 区妇联、工会、民政、教体、劳动等部门对困难职工、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帮扶措施。其次找准帮扶重点,我区把城镇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农村五保老人等作为帮扶重点,积极在生活、生产等方面进行帮扶。 目前,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450户3465人,2011年累计发放低保金近842万元。农村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2011年审批农村低保对象5095户6396人,低保对象人数占我区农业人口的4。5%。2011年共发放低保资金614万元。全区农村低保从2011年1月1曰起顺利提标,由原来的平均60元提标到平均72元;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目前全区共有五保供养对

14、象303人,集中供养138人,散养165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45%,完成了省、市相关要求。我区五保供养顺利提标,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2240元,散养由原来的1200元提高到1320元,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金52万余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全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今年共审核审批救助对象25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6万余元(其中城市医疗救助40人次66871元元,农村医疗救助217人次394652元);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年共发放抚恤补助金、义务兵优待金、优抚对象优待金共计252余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就医难问题。对全区30名优抚对象补助医疗救助金6万余元,并确定了一站式服务定点医院为

15、市三人民医院.对全区70岁以上优抚对象给予每人240元门诊慢性病补助,共计172人,41280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通过对重点优抚对象住房情况普查,已投资10余万元,对19户困难对象50余间房屋进行修缮。截止2011年底,龙 7 安区对3个乡(镇)、6办事处因病、因灾、因参与非法集资导致家庭贫困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慈善爱心救助卡,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共惠及困难群众3200余户13000多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现金近50万元。 五、全区动员,全民参与,促进和谐建设工作全面进行 区委认为龙安和谐建设的核心是和谐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进一步加强和谐建设,为此,明确提出“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和谐建设,全力推进和谐发展”。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部署,主动把和谐建设融入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做到了“两个结合”: 一是与全区中心工作相结合。坚持把和谐建设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与推进经济发展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积极创建和谐村庄(社区),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三百名干部进村入户,就以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为重点,有效加快了和谐村庄建设步伐。创建和谐社区,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居住小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