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04558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配套拓展练习班别:_ 姓名:_ 学号:_1、(2010 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岁 暮 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_答案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

2、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_ 答案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的忧虑。2、(2009 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月 杜 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

3、、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_(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_【答案】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2、“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3、(2010 广东湛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4、1)(2)题。金陵怀古 【北宋】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楼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北宋名臣,诗为王珪任左丞相时作。当时宋与西夏开战,惨遭“永乐之败”,丧师20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暮吹:暮风,晚风。(1)结合诗句简析第三联中“惊”字运用的妙处。(3分)_(2)诗题为“怀古”,但只有末句“风流”二字点到“古”,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析。(4分)_【答案】(1) “惊”字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写出了晚来秋风之劲急,红叶飘飞之凌乱,也写出了内心之忧,生动精警。(3分)(2)诗题

5、为“怀古”,但全诗于“古”,仅末句“风流”二字的虚写,诗着重写眼前金陵秋意满目,惊风寒云,一片凄凉,不复繁华。诗人融忧思愁情于秋景,借景抒情,借古之“风流”反衬今之萧条,表达了思乡和忧国的情怀。(写景的分析2分,情景关系的说明1分,表达的情感揭示1分;共4分)4、(2008 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_(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

6、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_【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1分),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1分);寄寓人事沧桑(1分)、自然永恒以及对六朝兴废的感慨(1分)。(2)比喻手法。(1分)。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1分),忧自己不得重用(1分)。5、(2008 山东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春中田园作 王 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1)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分)_(2)在写法上结尾两句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尾联的大意。(4分)_【答案】(1)诗人

7、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2)前六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6、(2008 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山居即事 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_(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