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039973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北宋的政治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宋的政治【教材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第六课北宋的政治。【教材分析】 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擅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割除,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了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诸如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政治史,内容非常抽象枯燥。由于初一学生还未建构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结构,对政治制度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2、。但是,学生对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们也比较感兴趣,设计时可以通过对这些历史故事情景的再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难为易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另外,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历史图片的识读以及史料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得的基础。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列表归纳、史料分析加深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服务。【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

3、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北宋形势图与相关文献,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或表演课堂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 难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黄袍加身(

4、师):同学们,请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师):我们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视频中讲述了什么历史故事?(生):黄袍加身(师):赵匡胤通过怎样的方式登上了皇位?(生):陈桥驿兵变。(师):对,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登上皇位,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史称北宋。赵匡胤是如何管理他的江山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北宋的建立。讲授新课:(师):本节课分了三个板块,请同学们大声齐读:(生): 陈桥兵变披黄袍 皇权加强固统一 重文轻武促发展 (师):首先,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陈桥兵变披黄袍。一、陈桥兵变披黄袍 (师):一个政权的建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呢? (生):时间、人物、都城。 (师):对,这就是一个政权建立

5、的三要素: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本第28页,标注北宋建立的三要素。(找学生说一说) (师):赵匡胤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请同学们看图片,我们来认识一下。北宋建立之初,它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地方政权,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生):由南向北。 (师):很好,赵匡胤和他的后继者采取了由南向北的方针,陆续灭掉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政权。那么,北宋是不是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呢?(生):不是,还有少数民族政权存在。(师):(指着辽、西夏、北宋图)北宋不是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在它的北方,还有辽和西夏,西南有大理和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存。宋太祖只

6、是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他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进行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割据政权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尤其是在五代时期,每一个政权的建立者几乎都是上一个朝代的大将,他们通过兵变或者杀戮登上皇位,不久就被赶下台而身死国灭。赵匡胤也是大将出身,通过兵变登上皇位。北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短命的王朝呢?如何避免这种结局,我们来看看他的大臣赵普是如何建议的。请同学们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其故何也?”普曰:“其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1、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

7、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师):请回答第一个问题,赵普认为五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师):回答的很好,能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呢?(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师):也就是夺权、钱、兵三种权力,那么,赵匡胤如何做的呢?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皇权加强固统一。二、皇权加强固统一(师):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夺兵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9页,找一找宋太祖夺了谁的兵权?(生):禁军将领。(师):回答的非常准确。宋太祖夺了禁军将领的兵权,通过什么方式呢?(生):杯酒释兵权。(师):杯酒释兵权是一个非常有名

8、的故事。下面我找两位同学读一下,一位扮演宋太祖,一位读旁白。其他同学请思考,宋太祖为什么要夺禁军大将的兵权呢?(生):他担心禁军大将会夺他的权。(师):有道理。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禁军大将,手握兵权,当上了皇帝,所以他特别忌讳、害怕大将们手握重兵,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他首先解除了禁军大将的兵权。此外,宋太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从材料中找一找。材料一: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禁军将领负责对禁军进行管理、训练、却无权调遣、没有发兵的权利。有利于皇帝对兵权的控制。 _元文献通考(生):宋太祖控制军队的调动。(师):军队的调动权收归皇帝,禁军大将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继续读材料。材料二:赵匡胤即位

9、后,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_中国历史(生):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师):宋太祖为什么这样做呢?(生):隔断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师):对,这样禁军将领的权力也就随之削弱了。宋太祖担心如果将领在一个地方久了,会培植自己的势力,直到做大,会威胁他的统治。宋太祖采取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把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他是否就高枕无忧了呢?没有,他认为在中央宰相的权力太大了,对皇权构成了威胁。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点措施:削相权。播放视频:削弱相权(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宋太祖如何削弱相权的?(生)

10、: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师):对。在中央,增设副丞相若干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财政,分割了宰相的权利。宰相的权力削弱了,那么地方上呢?宋太祖加强集权的第三点措施:控地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填空。材料: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州的长官叫知州,实施_ 的制度 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 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 (生):第一个空是三年一换。(师):为什么知州要三年一换呢?知州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宋太祖担心他们的势力大了会威胁中央的统治。就像前面所讲的经常调换禁军将领的原因一致。(生):第二个空是通判;第三个空是转运使。(师):宋太

11、祖采取了措施,加紧了对地方的控制。出示材料:唐末五代以来及北宋时期中央和地方机构示意图(师):(指着示意图):我们对比一下,唐末至五代,在中央,宰相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上,权力很大。地方上呢,节度使集行政权、财权、兵权于一身。到了北宋。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中央设置机构分割相权,削弱了相权。地方派文官担任州县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地方权力分散。还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赋权收归中央。取消了节度使的权力。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总结一下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出示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表格(请同学们完成。)(生回答)(师):请同学们思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影响?(生):

12、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师):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有没有不利影响呢?(生):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师):禁军将领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并且经常换防,这样军队的战斗力减弱了。请大家再思考一下,为了分宰相权力,为了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北宋增设了很多机构,增加了很多官员,会有哪些不利影响呢?(生):政府机构增多了,开支大。(师):对,政府机构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个官职,造成办事效率低下,政府的开支庞大。从这个表格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现象,文官地位逐渐上升,武官地位下降,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出示材料:两幅漫画:唐朝武将及北宋书生,及一句谚语:做人莫做军,做

13、铁莫做针。(师):材料反映了北宋一种怎样的现象?(生):重文轻武。(师):对,反映了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特点。同时也印证了老师的观点是正确的。下面进入第三板块的学习:重文轻武促发展。三、重文轻武促发展(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本30页,找一找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宋太宗是怎样做的?(生):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生):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步形成。(师):不错。请大家注意,宋太宗时期,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也就是说,宋朝此后都由文臣统兵。这是重文的表现之一,是什么呢。(生):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出示材料:宋朝

14、科举取士招录数据 进士 诸科 宋太祖 31 96 宋太宗 109 200 宋真宗 409 1129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表格,科举取士名额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生):增多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北宋政府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师):这是重文轻武政策的第二点表现:北宋政府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科举取士的名额不仅增多了,进士的地位也提高了,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文官地位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武官地位的降低,你能举例说明吗?(生):处处受到制约,将领行军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师):将领行军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你举得这个

15、例子很典型。重文轻武政策有哪些影响呢?(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填空,教师总结)(师):请大家注意营造了、促进了、造就了、扭转了、杜绝了、有利于这几个动词,有助于大家一层层理解这一问题。重文轻武政策的不利影响有哪些?(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师):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北宋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战斗力低下,这也是北宋经常打败仗,最后被少数民族政权金所灭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结:(师问生答)今天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北宋建立的三要素:建立者是赵匡胤,建立时间960年,都城在开封。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夺兵权、削相权、控地方。本课的重点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既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延伸,也是其结果。结语: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