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981471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戴震学说的历史命运陈祖武戴震是活跃在乾隆中叶学术舞台上的一位杰出大师。继惠栋之后,他与之齐名而主持一时学术风会。梳理戴震为学历程,探讨其学术旨趣,对于准确地把握乾隆中叶的学术大势,进而揭示乾嘉学派的历史特质,显然具有典型意义。 一、从江永到戴震 戴震,字东原,一字慎修,安徽休宁人。生于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724年1月19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1777年7月1日)在北京病逝,得年54岁。 休宁地处皖南山区,乏平原旷野,缘地少人多,一方山民每每“商贾东西,行营于外”1。戴震早年家贫,一家生计仰仗其父弁贩布四方维持,十岁始得入塾求学。惟聪颖敏慧,勤学善思,由精读说文解字入手,渐及尔雅

2、、方言,乃至汉儒传注、群经注疏,从而奠定坚实为学根柢,走上训诂治经以闻道的治学路径。震晚年曾就此回忆道:“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为之卅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2 乾隆五年,震随父贩布江西、福建,并课督学童于邵武,时年18岁。七年,自邵武归,值儒臣程恂在乡,震遂拜谒师从。恂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中式博学鸿词,官翰林院检讨,有“休宁山斗”3之称。此时,婺源著名学者江永正以西席而深得程恂器重。永为一方大儒,学宗朱子,精于三礼及天文历算、声韵、舆地。承朱子遗志

3、,早在康熙六十年,永即撰成礼书纲目。乾隆初,清廷征集该书入三礼馆。之后,永又致力于近思录的集注。乾隆五年,入程恂家馆,完成历学书七卷,计有金水二星发微、七政衍、冬至权度、恒气注历辨、岁实消长辨、历学补论、中西合法拟草等七种,旨在与梅文鼎遗说商榷。同年八月,永随程氏入都,三礼馆臣方苞、吴绂、杭世骏等,皆与之问学论难。翌年八月返皖,自九年至十二年间,江永皆执教程氏家馆。 戴震既秉程恂之教,亦受江永为学影响,于乾隆九年至十二年间,相继撰成筹算、六书论、考工记图、转语诸书。尤以考工记图最为程恂所重,十二、三年间,曾向儒臣齐召南推荐,获齐氏赞为“奇书”4。 乾隆十四年,戴震学已粗成,以正致力的大戴礼记校

4、勘稿,而与歙县学人程瑶田定交。翌年,又经瑶田而交西溪汪氏叔侄。据程瑶田事后追记:“庚午、辛未(乾隆十五、六年引者)之间,余与稚川及余姊婿汪松岑三人同研席,每论当世士可交而资讲习益者,余曰戴东原也。东原名震,休宁隆阜人。先是己巳岁,余初识东原。当是时,东原方踬于小试,而学已粗成,出其所校太傅礼示余。太傅礼者,人多不治,故经传错互,字句讹脱,学者恒苦其难读,东原一一更正之。余读而惊焉,遂与东原定交。至是,稚川、松岑亦交于东原矣。”5此后,震与诸友皆问学江永,成为江氏学术的追随者。震尤为江永所喜,叹为“敏不可及”6。时值清廷诏举经学特科,永以年逾古稀而辞荐,并致书戴震,表示“驰逐名场非素心”7。 十

5、六年,戴震补为休宁县学生,年已29岁。十七年,震应汪梧凤聘,执教歙县西溪汪氏家馆。翌年,江永亦来西溪,应聘主持汪氏家馆讲席,于是汪氏一门学人及戴震、程瑶田等,皆得朝夕从永问业。据江慎修先生年谱乾隆十八年、“七十三岁”条记:“馆歙邑西溪,歙门人方矩、金榜、汪梧凤、吴绍泽从学。休宁郑牧、戴震,歙汪肇龙、程瑶田,前已拜门下问业,是年殷勤问难,必候口讲指画,数日而后去。”8 乾隆十九年,因与同族有权势者发生坟地纠纷,戴震被迫负笈远游,避仇入都。抵京之后,虽困于逆旅,但却以所擅天文历算、声韵、训诂和古代礼制诸学,广交钱大昕、纪昀、王鸣盛、王昶、朱筠等新科进士,遂以天下奇才而声重京师。钱大昕于此所记甚明:

6、“戴先生震,性介特,多与物忤,落落不自得。年三十余,策蹇至京师,困于逆旅,饘粥几不继,人皆目为狂生。一日,携其所著书过予斋,谈论竟日。既去,予目送之,叹曰天下奇才也。时金匮秦文恭公蕙田兼理算学,求精于推步者,予辄举先生名。秦公大喜,即日命驾访之,延主其邸,与讲观象授时之旨,以为闻所未闻。秦公撰五礼通考,往往采其说焉。高邮王文肃公安国亦延致先生家塾,令其子念孙师之。一时馆阁通人,河间纪太史昀、嘉定王编修鸣盛、青浦王舍人昶、大兴朱太史筠,先后与先生定交。于是海内皆知有戴先生矣。”9纪昀、卢文弨亦有专文推尊震学,昀称:“戴君深明古人小学,故其考证制度、字义,为汉以降儒者所不能及。”10文弨则云:“吾

7、友戴君东原,自其少时,通声音文字之学,以是而求之遗经,遂能探古人之心于千载之上。既著诗补传、考工记图、句股割圆记、七经小记诸书,又以余力为屈原赋二十五篇作注,微言奥指,具见疏抉。”11姚鼐甚至致书称戴震为“夫子”,提出师从问学的请求,为震所婉拒。戴震复书云:“至欲以仆为师,则别有说。仆与足下,无妨交相师,而参互以求十分之见,苟有过则相规,使道在人不在言,斯不失友之谓,固大善。昨辱简,自谦太过,称夫子,非所敢当,谨奉缴。”12 在京三年,戴震既播扬一己之学,反对“株守”成说,“信古而愚”13,主张合“理义”、“制数”、“文章”为一以求道14,亦不忘表彰江永学术。乾隆二十七年三月江永病逝,五月,戴

8、震即为永撰行状,以供他日史馆采择。文中,记此时史事云:“戴震尝入都,秦尚书蕙田客之,见书笥中有先生历学数篇,奇其书。戴震因为言先生。尚书撰五礼通考,摭先生说入观象授时一类,而推步法解则取全书载入,憾不获见先生礼经纲目也。”15晚年的江永,则以戴震的“盛年博学”16而引为同志,据称:“余既为四声切韵表,细区今韵,归之字母音等,复与同志戴东原商定古韵标准四卷、诗韵举例一卷,分古韵为十三部,于韵学不无小补。”17而在江永逝世之前,戴震亦有长书一通答永,以讨论说文解字的六书学说,从而显示问学江永以来的出兰之获。书中,戴震写道: 说文于字体、字训,罅漏不免,其论六书,则不失师承。大致造字之始,无所凭依。

9、宇宙间,事与形两大端而已。指其事之实曰指事,一、二、上、下是也;象其形之大体曰象形,日、月、水、火是也。文字既立,则声寄于字,而字有可调之声;意寄于字,而字有可通之意。是又文字之两大端也。因而博衍之,取乎声谐曰谐声,声不谐而会合其意曰会意。四者,书之体止此矣。由是之于用,数字共一用者,如初、哉、首、基之皆为始,卬、吾、台、予之皆为我,其义转相为注,曰转注。一字具数用者,依于义以引伸,依于声而旁寄,假此以施于彼,曰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两大端也。六者之次第出于自然,立法归于易简,震所以信许叔重论六书必有师承,而考、老二字,以说文证说文,可不复疑也。18 述许慎六书学说而明晰如此。难怪江永于问学

10、诸人中,要独称戴震“敏不可及”19了。 二、惠栋与戴震 乾隆二十二年冬,戴震离京南还,途经扬州。此时的扬州,正值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驻节,见曾擅诗,雅好经史,一时江南名儒多集于其幕府,南来北往的学术俊彦,亦每每出入其间。戴震抵扬,恰逢大儒惠栋、沈大成主卢幕西席,助见曾辑刻雅雨堂藏书,以表彰东汉经师郑玄学说。此后二三年间,戴震皆客居于卢见曾幕。面对饱学务实的前辈大儒,戴震为宗法汉代经师的风气习染,与先前在京中俯视一辈新科进士,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惠栋长戴震27岁,乾隆十九年即入卢氏幕府,最称前辈,影响卢氏及一方学术亦最深。惠栋早先即从亡友沈彤处得闻戴震博学,此番晤面,若旧友重逢。据戴震称:“震自京师

11、南还,始觌先生于扬之都转盐运使司署内。先生执震之手言曰:昔亡友吴江沈冠云尝语余,休宁有戴某者,相与识之也久。冠云盖实见子所著书。震方心讶少时未定之见,不知何缘以入沈君目,而憾沈君之已不及觏,益欣幸获觏先生。”20戴震同惠栋在扬州的相处,虽不过短短数月,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于其尔后为学,留下了颇深的影响。其大要有三: 首先,推崇郑玄学说,抨击宋明经学为“凿空”。王昶为惠栋学说的追随者,早年求学苏州紫阳书院,即问业于惠栋。乾隆二十一、二年间,昶又与栋同客卢见曾幕。二十三年五月,惠栋在苏州病逝,王昶为栋撰墓志铭,文中记云:“余弱冠游诸公间,因得问业于先生。及丙子、丁丑,先生与予又同客卢运使见曾所,

12、益得尽读先生所著。尝与华亭沈上舍大成手抄而校正之,故知先生之学之根柢,莫余为详。”21为明一己学术宗尚,王昶青年时代即以“郑学斋”为书室名。乾隆二十四年九月,戴震与王昶同在卢见曾幕府,应昶请撰郑学斋记。震文开宗明义即云:“王兰泉舍人为余言,始为诸生时,有校书之室曰郑学斋,而属余记之。今之知学者,说经能骎骎进于汉,进于郑康成氏,海内盖数人为先倡,舍人其一也。”继之尊郑玄为一代儒宗,述郑学兴废云:“方汉置五经博士,开弟子员,先师皆起建、元之间,厥后郑氏卓然为儒宗。众家之书亡于永嘉,师传不绝独郑氏。及唐承江左义疏,书用枚赜所进古文,易用辅嗣、康伯二经,涉前儒之申郑者,目曰郑学云尔。故废郑学,乃后名郑

13、学以相别异。”戴震认为,宋明以降,经学的积弊就在“凿空”二字。他说:“郑之三礼、诗笺仅存,后儒浅陋,不足知其贯穿群经以立言,又苦义疏繁芜,于是竞相凿空。”震文以朱子当年抨弹王安石三经新义为例,指斥宋明经学的病痛云:“自制义选士以来,用宋儒之说,犹之奉新经而废注疏也。抑亦闻朱子晚年治礼,崇郑氏学何如哉!”文末,戴震沿惠栋训诂治经、兴复古学的主张而进,对郑学做出界定,指出:“由六书、九数、制度、名物,能通乎其词,然后以心相遇。是故求之茫茫,空驰以逃难,歧为异端者,振其槁而更之,然后知古人治经有法。此之谓郑学。”22 其次,继承惠栋遗愿,引沈大成为忘年友,致力于古学复兴。沈大成少惠栋3岁,邃于经史,

14、通故知今,为惠栋兴复古学事业的志同道合者。惠栋生前,为大成学福斋集撰序云: 明于古今,贯天人之理,此儒林之业也。余弱冠即知遵尚古学,年大来兼涉猎于艺术,反复研求于古与今之际,颇有省悟,积成卷帙。而求一殚见洽闻,同志相赏者,四十年未睹一人。最后得吾友云间沈君学子,大喜过望。夫所贵于学者,谓其能推今说而通诸古也。沈君与余,不啻重规而叠矩,以此见同志之有人,而吾道之不孤,为可喜也。沈君邃于经史,又旁通九宫、纳甲、天文、乐律、九章诸术,故搜择融洽而无所不贯。古人有言,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吾于沈君见之矣。23 惠栋故世,沈大成与戴震在卢见曾幕府朝夕共处。大

15、成喜震乃“耆古之士”,乾隆二十五年夏,约震复校何焯校本水经注。大成有校记云:“庚辰初夏,从吾友吴中朱文斿奂借何义门校本,复校于广陵。同观者休宁戴东原震,亦耆古之士也。”24戴震则以得前辈师长的护爱而感念不忘,欣然撰文,尊沈大成为“卓然儒者”。据称:“沃田先生周甲子六十之明年夏,以戴笠图示休宁戴震。先生在维扬使幕也久,震之得识先生也,于今四年,盖四三见。其见也,漏下不数商而复离,离则时时悬于想似。岂形遇疏者神遇故益亲邪?抑非也?先生于六经、小学之书,条贯精核,目接手披,丹黄烂然,而恂恂乎与叔重、康成、冲远诸人辈行而踵蹑也。盖先生卓然儒者。”25 之后,戴震北游,阔别有年。乾隆三十六年,沈大成文集重行纂辑,大成二千里驰书,嘱震为文集撰序。戴震如约成文,文中重申:“先生之学,于汉经师授受欲绝未绝之传,其知之也独深。”因此,他认为文章无非沈大成为学的绪余,可传者则是由小学故训入手的治经之道。戴震就此指出: 夫先生之可传,岂特在是哉!以今之去古既远,圣人之道在六经也。当其时,不过据夫共闻习知,以阐幽而表微。然其名义、制度,自千百世下遥溯之,至于莫之能通。是以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离词则舍小学故训无所藉,辨言则舍其立言之体无从而相接以心。先生于古人小学故训,与其所以立言用相告语者,研究靡遗。治经之士,得聆一话言,可以通古,可以与几于道。而斯集都其文凡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