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97760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将进酒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将进酒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将进酒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将进酒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进酒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的】、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学习重点及难点】1、品鉴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独特韵味。、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措施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学习措施】诵读与鉴赏相结合。【知识链接】一、诗歌鉴赏常用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

2、,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方新颖独到,涉及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用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重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因此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论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平淡首推陶渊明。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仅绚丽,并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例如钱

3、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洁利落。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含蓄:其特点是旨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论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旨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尚有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她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出名的隐士,重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也许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

5、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足展示出她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她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in,“请”“愿”的意思。有关“将”字的这一含义,在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秋觉得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四、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上午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6、。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虽然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有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贵重,但愿永远沉浸不肯苏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单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干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虽然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

7、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五、鉴赏要点:感情上大起大落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开头四句写悲。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吼叫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浮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毕生

8、竟像朝暮之间同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人生”如下六句写欢。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她看来,朋友间的约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人们何不高快乐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她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乎。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崇高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由于她说出了“尽欢”的合法理由。“钟鼓”如下六句写愤激之情。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她的感情忽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由于她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

9、宣泄出来。她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局限性贵”;她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她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她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她们有经天纬地的才干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她们“寂寞”,不与否认她们,而是为她们惋惜乃至抱不平。特别是曹植这是她十分景仰的人,她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身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

10、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由于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体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学习过程】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对的的一项是( )A将进酒(qig) 呼儿将出(jin)将领(jing)馔玉(zun) 编撰(zun) 纂辑(cun)C欢谑(xu) 虐杀(n) 疟疾(n)D烹饪(pn) 享有(xing) 亨通(hng)二、对将进酒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主旨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B.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

11、外壳,而愤激则是内核。C.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局限性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D诗的开头两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赋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阔大的境界,读来很有声势,又富有慷慨悲壮的韵味。三、问答题: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感? 、“钟鼓馔玉局限性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为什么?它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4、如何理解诗末“万古

12、愁”?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毕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此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李白称之为叔。蓬莱文章建安骨:蓬莱文章,指美好的文化。蓬莱为传说中的路上仙山,据说仙府的图书典籍都藏在这里。建安骨,即建安风骨。三曹父子以及建安七子等人的诗作,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有着刚健遒劲的共同风格,人称为“建安风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间,指汉魏至唐之间,即六朝时期。小谢,谢朓。世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1诗人在这首诗中体现的思想核心是一种字: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