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同位素.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97465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同位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整版同位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整版同位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整版同位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整版同位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同位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同位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用同位素示踪学 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 放射性核素:指可自发地发生核衰变并可发射一定类型和能谱的射线,由一种核衰变变成另一种核的核素2 放射性示踪(radioactive trace):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他标记物作为示踪剂,在生物体内或体外研究各种物质或现象的运动规律,利用辐射检测仪器进行定量或定位分析,追踪物质动态变化规律。3 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4 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处于亚稳态或激发态的原子与其相应的基态原子互称为同质异能素5 放射性示踪剂(radioactive tracer):以具有放

2、射性为其鉴别特性的示踪剂,它是化合物分子中,同一位置上的稳定的同位素的原子被同一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所取代,在分子的性质结构上没有任何的变化。6 衰变:原子核放射粒子的放射性衰变7 衰变:原子核放射出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放射性衰变8 衰变:原子核发射射线的衰变过程9 、射线:空气射程: 软组织中: 体内电离密度: 所以外照射对人体伤害: 内照射对人体伤害:10 物理半衰期Tp:指放射性核素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有的一半需要的时间 生物半排期Tb:指进入体内的核素通过生物体自然排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有效半减期Te:由于放射性衰变和生物排除共同作用,使体内核素原始放射性活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关系:T

3、e=Tb*Tp/(Tb+Tp)11 放射性活度:指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原子数目(Bq,简称贝可)12 比活度: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放射性活度(Bq/mol及Bq/g)13 放射性活度:指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放射性活度(Bq/ml)14 吸收剂量:表征物质吸收射线能量的电离辐射量15 当量剂量:指电离辐射对组织或器官效应的一种度量。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的平均值,并按辐射的性质加权16 有效剂量:是人体所有组织与器官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17 辐射危险度:单位当量剂量辐射诱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18 Cpm:每分钟计数率19 恒量标记实验:在实验系统中加入相对过量的示踪物,实验过程

4、中示踪物的实际消耗是极小部分,故示踪物浓度基本不变,分析结果时可不考虑示踪物浓度变化的影响20 脉冲标记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只使被研究的系统与示踪物接触一个短时间,随即将示踪物出去,再继续观察,此类实验大多数是将示踪剂作为原料进行定位的标记物合成,以合成的物质作为示踪物而观察其运动转化规律 21 均相测量:样品以真溶液的形式存在于闪烁夜中测量,是最理想的测量方式22 闪烁液:主要由溶剂,闪烁体以及某些添加剂组成,是射线能转化为光子的场所23 闪烁剂:闪烁液中的发光物质,能有效地接受溶剂分子中的能量,并发射出特征光谱的光子24 淬灭:指快速冷却,用来防止低温相变、提高金属硬度等,还可以用于制备金

5、属玻璃。在这里,淬灭表明在荧光过程中,光子产生的数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减或者消失。25 波长转换剂:即第二闪烁剂,吸收第一闪烁剂的能量,再发射其本身的特征光子以改善光谱匹配26 颜色淬灭:有色物质影响了光电倍增管对光子的检测,它不影响放射性粒子和光子之间的能量转换。27 本底:指没有进样时检测器的信号值.本底值大小和检测器类型有关.。28 放射自显影:使用感光材料与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标本紧密接触,使之记录,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行径和量的一种示踪测量技术29 感光材料:主要由卤化银和明胶等组成30 原子核乳胶:是由较多的溴化银和明胶组成的悬浮液31 液体核乳胶:常温下呈液态,外观似牛乳,低温下呈胶冻状

6、32 氚 片:单面乳胶,无保护层,片基为白色33 放射自显影分辨力、曝光条件:电镜放射自显影:0.1m,光镜放射自显影:1m; 低温(04),干燥,隔氧(密封或充N2,Ar等)34 放射免疫分析:利用待测物和标记抗原与特异抗体的竞争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或游离的标记抗原的量来计算出待测物含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35 免疫放射分析:以过量的标记抗体作示踪剂,与非标记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分离游离抗体和复合物,测定复合物的放射性活度36 核酸探针:一类具有特异顺序的DNA或RNA克隆片段37 cDNA探针: 通过逆转录得到的探针38 饱和酚: 缓冲液反复抽提使pH值达到7.6以上的达到饱和

7、的酚。39 载体:一类独立于基因组之外,可以自身复制的DNA分子40 重组DNA技术:为了分析和显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他的基因组区域DNA,首先需要提取、分离和克隆这些DNA片段,然后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它们分别插入和连接到载体分子中,这些重组的DNA分子经转化和转染等途径,在宿主细胞中大量繁殖和扩增,由此获得大量的单一克隆基因DNA片段,最终用于基因DNA分析、示踪作用的探针,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的改造或基因治疗41 缺口平移:对有缺口的线状或环状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单链缺口的3羟基端以53放向继续合成一条新的DNA分子子链,缺口下游的DNA单链被DNA聚合酶逐一分解42 随

8、机引物标记:用人工合成的6碱基脱氧核苷在标记过程中充当引物43 末端标记:应用T4核苷酸激酶在DNA或RNA分子的3和5末端连接上32P-dNTP或32P-NTP44 PCR制备DNA探针:扩增特异DNA片段,同时可以通过其DNA合成作用将32PdNTP参入到DNA分子中,达到DNA的标记作用二、 问答题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和类型?基本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作为示踪剂,利用不同的方法引入待研究的系统,追踪,观察该示踪剂的去向,以了解被标记物的运动转化规律。主要特点:灵敏度高;可在生理状态下实验;测量方法简便,多样,既能定量又能定位;放射生物效应及放射卫生防护 类

9、型:离体示踪实验和整体示踪实验2 放射自显影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和类型?基本原理:感光材料中的溴化银被带点粒子作用,释放出电子,该电子被荷正电的银离子俘获,许多荷正电的银离子被还原,在溴化银分子中形成潜影,经显影,定影化学处理,显示出的影像与标本中放射性物质完全一致。主要特点:高灵敏度 高分辨力 影像逼真且确切 机能和形态学方法的结合 整体水平上各脏器代谢功能的比较很客观 细胞内物质代谢研究的唯一方法类型:宏观放射自显影和微观放射自显影3 液体闪烁示踪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基本原理:利用装在容器中的闪烁液将射线能量转变为光子,再经光电倍增管将光子转变为电脉冲信号,以反映射线的数量和能量特点:应

10、用很广,闪烁体为液体4 淋巴细胞转化示踪的原理、刺激因子、核素开始标记时间和最佳标记时间?原理:当T淋巴细胞遇到特异性抗原或有丝分裂原时,向淋巴母细胞转化,母细胞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细胞DNA合成量增加,若在培养基中加入3H-TdR,则其作为合成DNA的原料被摄入到新合成的DNA中,根据它的掺入量可以推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刺激因子:特异性抗原或有丝分裂原5 放射性核素示踪设计应考虑那些方面?l 放射性示踪物的选择l 确定合适的示踪剂量l 放射卫生防护和废物处理6 核酸探针的分类及各个探针的特点?DNA、RNA、人工合成核酸7 载体共性?l 可以自身复制l 易于分离提纯l 具有认别和筛选系统l 有适

11、合装载外源DNA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8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 溶菌酶的作用下,裂解细菌,加入适当浓度的NaOH,使细菌基因组和质粒DNA均处于变性状态,当加入酸性醋酸钠后,小分子质粒很快变性,而变性的蛋白质,细菌胞壁和大分子难以变性的基因组DNA形成沉淀,通过离心将质粒分离9 应用酚提取法进行核酸提纯的原理?酚能促使蛋白质变性、脂类溶于酚相,而未变性的核酸仍溶解在水相中,然后通过水与酚的分离将核酸分离出来10 试述三种检测核酸的手段及其灵敏度?l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核酸l 用溴乙锭染核酸的荧光紫外分析定量l 用同位素标记核酸的定量和检定l 灵敏度逐渐增大11 核酸标记检测的参数及其定义?

12、l 参入比:参入核酸分子中的32P-dNTP处以标记反应中的总体32P-NTPl 比活性:以每微克核酸中的放射活性计数总和12 三氯醋酸(TAC)法的原理? 在冰冷TCA液中,50bp的核酸均沉淀吸附在玻璃纤维滤膜上,而未标记参入的核酸前体分子均被洗脱13 试述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您的科研工作或科题设计中的应用。l 研究物质转化的各种代谢物质l 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细胞群体的增殖,分化和消亡规律及各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利于肿瘤治疗,对某些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l 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量变规律14 定位标记:标记原子局限在标记分子中的指定位置。如1

13、14C乙酸准定位标记:标记分子中标记原子从合成方法上预测应在指明某一位置,但由于未经实验分析证实不能保证只局限于指定位置。如3H标记均匀标记:标记分子中标记原子均匀分布于分子中。如14C标记全标记:标记分子内所有相同的原子都被标记原子所取代多标记:同一标记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标记原子15 制备标记化合物有哪些方法?简述放射性碘标记的主要方法。l 同位素交换法l 化学合成法l 氚气曝射法标记中草药有效成份l 生物合成法1) ch-T法2) 乳过氧化物酶法3) 联接标记法4) 固相氧化剂法16 放射性碘标记蛋白质主要有哪些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l ch-T法:温和,能获得高比活度的标记

14、化合物,应用最广泛l 乳过氧化物酶法:使标记的化合物达到高比度,又保持其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l 联接标记法:可获得高比活度和高免疫活性的标记物l 固相氧化剂法:简化标记步骤,避免了还原剂对蛋白质的损伤,有较高的碘利用率 17 标记化合物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方面?1) 检验合成的标记化合物是否与原来设计的化合物相符,特别是标记原子是否在预定的位置上2) 检验标记化合物中是否有杂质以及杂质含量有多少18 哪些因素影响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稳定性?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应该如何保存?因素:化学分解和辐射分解保存:(1)降低标记物比活度 (2)稀释 (3)置惰性气体环境中,防止标记物氧化 (4)低温保存19. 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的原理?两种技术之间进行比较有何不同? 原理:前者为竞争性结合分析,后者为非竞争性结合分析名称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标记物标记抗原标记抗体抗体的量过量限量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较快较慢待测物浓度与复合物关系呈负相关呈正相关可测量的剂量范围较宽较窄非特异性结合对剂量的影响高剂量区低剂量区20. 受体和配体结合的特点?l 可饱和性l 适度的亲和力l 特异性l 可逆性l 识别能力和生物效应的一致性21. RBA的概念、原理? 概念:是研究受体分子定量定性的灵敏可靠的测定技术,是建立在放射性标记配体和受体间的理化结合反应 原理:应用放射性标记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