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97196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解.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浅释-净慧法师后赵天竺僧佛图澄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诸位法师、诸位居士: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属于大乘三藏十二部中的论部。佛灭度后,有些法师也讲“论”,包括六祖坛经,也属于法师的论。有达摩祖师讲的,吕重阳(吕祖)讲的,还有灶王经,在佛教里叫“杂论”,是解释佛法的,与“佛论”不是一回事,要清楚这个区别。再看经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和般若金刚经也有区别,名称不一样;内容不一样,金刚经是须菩提菩萨请法,佛讲“无相”,讲大乘佛法,不含小乘;而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大乘里含小乘,小乘中有大乘,是立体的。从初发心修行到声闻,再到行菩萨道至成佛,全过程都有,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从经名含义上看,金

2、刚经中“金刚”二字指的是佛法或人心,或般若,准确的说,是般若智慧如金刚。金刚属于坚固不坏,智慧是人心修出来的,一切可摧。通过修证,智慧开启,得到的智慧就能无坚不摧、无魔不破,如金刚一样坚硬无比,这就是经名。正修法师推荐给诸位,这是讲经缘起。这部经非常难闻、难得、难知、难遇,特别对于初发心或者正在修行的行人非常重要。【开示初机论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我意不通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愿设

3、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乃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佛经的开始“如是我闻”,与其他外道典籍加以区别并解三疑。讲经地点是在灵山,清净台上,佛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听众有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现在有人见面互称“菩萨”,这是方便说,但佛住世时,称谓是菩萨那就是菩萨。然后才是比丘、比丘尼。称比丘、比丘尼就不是小沙弥,而是受了具足戒的。然后才是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有一念无明未破,智慧不通达。现在一些人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我们肉体感知不到却真实存在的。他感知不到就认为不存在。认为用科学手段探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这是荒谬的。佛法不否定科学。但是科学

4、没发展到那一步,探知不了未知领域,就属于世俗世论。这时,法会听众各自在想,我心里有不通达地方,请佛方便开示。注意,“方便”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通过观察众生的根基,观察众生能听什么。最好从浅处开示,让我们一听就明白。让我们能悟佛知见,得到佛的知见。在佛法上,讲知见。现在修行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知见不同,不是谁对谁错,对错是两边;知见不同是有深有浅,看得近一点、远一点,多一点、少一点,但都是佛法。不要互相指责、争论。你证悟多一点,知道得多一点,没有证悟的知道就少一点。佛的知见可是无上正等正觉,悟佛知见不是目的,结得道果才是目的。一果罗汉以上道次皆为得道,出家人为得道高僧,没有果位的人称不上得道

5、高僧。什么是道?果位是道。没有果位就无道。因为会被这个世界的无常法破坏,证得果位的人,什么也破坏不了。这些听法的听众都想请法,但不能靠前。文殊菩萨知道四众心中所想,就随顺从座而起,上前礼佛,说,“世尊,您大慈大悲,广设方便,开示初修行四众弟子,面对他们心性、根基,让他们尽快见性成佛,证得果位,也为未来世初进佛门的或者修行的众生得到正知、正见。”什么是正知、正见这里不讲,讲一下什么是“邪知、邪见”。最大的邪知邪见是相似法,他破坏佛法。它有两个特征:一是打着佛的旗号,谁谁是某某佛转世,来到这个世间度众生,讲的法和佛法有相似处可又不是佛法。二是贪求名闻利养。这些人都求财、求名。其目的是惑乱人心,使其

6、失去正知正见,用世论替代佛法。其它的邪知邪见就更多了,你要吃素,他那里说,这多亏啊。这类都属于邪知邪见。有正知正见就不受邪魔鬼秽等外道所迷惑。世俗世论破坏佛法。凡不是正常修道的事物都是世俗,离开正知正见的种种说法就是世论。出家人穿衣做饭,处理僧团内部关系上,仍然要有正知正见,不听是非,不说是非。在家人有追星的,出家人有追法师的。唯这位法师讲法我听,别的法师讲的再好也不听。你听的不是哪位法师的法,你听的是佛法。是佛妙、佛法妙,不是法师妙。不要受迷惑,你才能其心坚固;不受迷惑,你才能积聚功德,否则就是假功德。离开正知正见,证不了果位。证果就是出世间;不证果就是六道轮回。这就是凡圣差别。正知正见对我

7、们能否出世间至关重要。一个人出家多少年,突然改主意了。看这个看那个,脑袋一灵活,随缘去了。该随缘随缘,不该随缘就不能随缘。万万不可把佛事、佛为世俗、世论。【金刚心论第二】文殊师利有大方便。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汝所问当为汝说。时诸大众默然而听。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何名金刚心。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以者何。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

8、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不明自心。名未成佛。若人明自心。达自性。依佛修行。决定成佛。胜如颂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功德无比。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自心流出。无穷无尽不坏不杂。故名金刚心。悟此心者。名悟佛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以有成佛者。有众生也。佛一看文殊菩萨请法,说好啊,文殊菩萨有大方便,知道大家想什么,为你们请法。请如来开示三根。文字上好理解。佛经上三根指“大乘、中乘、小乘”三种

9、不同根基的四众弟子,还有初入佛门修行的人。文殊菩萨请法以后,四众静听,佛说“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就能得道。”我有非常高明的方法,名金刚心,能让众生得坚固不坏智慧,进而证得果位。一开始,开门见山,直接告诉你这部经的重要。“善男子,云何为金刚心?”心,人人都有,个个不无。众生自觉之心。不是我们肉团之心,而是我们体内的八识,都属于心。你手一疼,心疼;我把东西丢了,心疼。看谁受点苦,心不好受。这个心,不是单指某个部分。思维一想,也属于心的一部分。人造作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一个是我们思维想到并做出来的;一个是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气,习气变成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一个事情,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

10、法。想法不同,因为众生业力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最后的果报肯定不同。除了各自需要不一样以外,就是业习不一样。修善的,身体安乐。谁做点好事,心情挺好;善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没帮,心里会过不去。贪官都身体不好,因为贪污点钱,睡不着觉。做点恶事,总担心仇人上门寻仇。心中时时有恐惧,能安稳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思维想出来的,业惑召感的,身体受报的。佛由心成。意思是成佛是由我们现在肉体的人,发心修道而开始的。你心要不善,不去修,你就永远不能成佛。不要认为人人是佛,你就不去修持。只能说,我们的性和佛性无二无别。道,即果位,是由心修学而成的。我们所做一切功德、善事也是心来积累的。福田也是由我们心种的。反过来,

11、一切灾祸也是由心产生的。一善念,能升天;一恶念,就堕地狱。善心修道就能成佛,心想平常事的就是众生。心邪成魔,魔子魔民为魔所用。心慈为天人;心恶为罗刹(非常凶猛的鬼)。心就是我们一切福田的种子,能作恶,能为善。只有通过修证、证悟能把心悟到,把身体静下来。否则,悟不到真心。悟得真心的人,佛家讲叫开悟了。悟到我们自己身体里还有一个神识存在,它才是真我。再往前行,可以出离肉体,升天堂是它,证果也是它。如作恶,堕地狱也是它,脱牛变马还是它。无量劫来就是它来回换房子住,换形变态异新命,十法界里自选身。我们身体的真正主人就是心。现在我们还不能自己做主,而是六贼牵着我们走。你以为你脑袋里想什么,你说的算,你在

12、当家作主。其实,外界一个事就能把你牵走了。有定力的人能自己做主。因为神识在定中,外界一切对它没有妨碍。就像窗户上有玻璃,但玻璃挡不住阳光,墙挡不了声音,这就是没有妨碍。声闻、缘觉暂时做得了主,长久还做不了主。做得了主以后,“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佛住世时,按照佛说的做;佛不住世,守持戒律。戒律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教奉行,二是奉持戒律。如果你只依教奉行,守持戒律,还是不行。必须在依教奉行的基础上,守持戒律。这是真正的持戒修行。“立佛行愿。”佛怎么发的愿,我也有志修道,将来一定会有成佛那一天,去度众生。我现在不是佛、不是菩萨,但是我有心修道,去成就。佛说,这么行做的人,不久必定成佛。我们每

13、日的行做有漏,你的思维有漏。你的行做方面不圆满,有漏。只有证得无漏的人、行菩萨道的人,他这么做,不久成佛。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不明自心。心由业牵,怎么能成佛呢?你要想成佛,就从当下开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些人,以为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太难了。我告诉大家地前菩萨是太难了,一地菩萨以后好修。心能转万物,而不被万物所转。如果有人,明自心,达自性一定能成佛。这样胜过读诵金刚经三十万遍,而且功德无量。因为佛的菩提之法是从自心流出,别人勉强不了。自心流出就是别人帮不了、逼迫不了。如果别人能帮,佛把咱们所有众生都拿到极乐世界不就完了么。自心流出,是没有终结时间的,能与这个宇宙同存。作恶众生是受苦受报无穷

14、无尽。修行众生享受也没有穷尽。这才叫金刚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是一样的,只有信与不信,修与不修,才是佛与众生的区别。【金刚经论第三】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名金刚经。世尊曰。金刚喻自性。经者喻自心。若人明自心。见自性。是人自己身中有经。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出生四果、四相、十圣、三宝。乃至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不从外得。何以故。若是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己心佛。时时说法。时时度众生。时时现神通。时时作佛事。得此理者。名持金刚经。名得金刚不坏身也。文殊菩萨又向佛请法,云何叫金刚经?这里指本部经。金刚比喻我们的自性,经者比喻我们的自心,修行人明白自己有个

15、心,通过修行,找到自己的性。有的人开悟以后,一切佛法,一看就通达什么意思。佛说的就那么回事。一样的佛经,你自己没修、没证,容易变成你的理障法执。佛说,如果有人能明自心,见自性,这个人自己身中就有佛经。即自性是佛,法从自心流出。所谓“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眼根不着色,清净心不被所迷,长观佛的法身在庙宇中无处不在。眼睛看到处处都是般若,一切万物都自有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生出万法,可以为人们利用。这是具足眼功德。耳根转贪声带来的境界,去掉自性本空的障碍,世间声声都是佛圆音说法。听得明白是佛圆音说法,听不明白就是障碍自己的自性,沉沦万劫迷不知。这是具足耳根的功德。鼻根转贪香气带来的境界,香臭不喜不烦,常闻自性功德妙香,非是处来,本自具足。舌根转贪众味带来的境界,不食众生之肉就是慈悲不杀众生之命。再用舌去说诚实语、佛法语、清净语、柔顺语,赞叹三宝,恭敬父母和他人,常餐佛法之味。这样的功德才能常放光明。身根离触带来的境界,昼夜处在法喜之中,生有涅槃之乐,去得涅槃之乐。转一切诸恶行杀盗淫,为一切善行戒定慧。身心常接受诸佛慈光照触,增长身功德。意根空诸法相所生境界,转触境攀缘,贪嗔邪见为恒住净戒、随喜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