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969252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测试题(DOC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轲刺秦王测试题荆轲刺秦王测试题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A图穷而匕首见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曰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B.C. D.聂政刺韩傀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

2、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

3、,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暴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 【注】韩傀:韩相国。史记作侠累。严遂:濮阳

4、人,字仲子,韩臣。轵深井里:轵,地名,今河南济源南部。深井里,轵地的里名。嘿:同“默”。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人相害也害:忌恨B严遂阴交于聂政 阴:暗地里C终莫能就 就:成功D遂谢车骑人徒 谢:感激9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B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C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D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5、是()A韩傀与严遂都是韩国的重臣,两人因性格不同产生矛盾,以致在朝廷上拔剑相见,最后严遂决定找到刺客报复韩傀。B聂政因为躲避仇人混迹在齐国的屠户中间,目的只是奉养老母,因此在母亲去世后,他才去找严遂并答应为他报仇。C严遂为了能够成功刺杀韩傀,多准备了些车马和壮士作为聂政的助手,聂政拒绝乘车,独自与助手徒步去了韩国。D聂政在成功刺杀韩傀和韩侯后,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自己用剑划破脸后,挖出眼珠,割腹挑肠而死。1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译文:_(2)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译文:_三、创新语用13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

6、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_。14对于荆轲刺秦王这桩历史公案,历来见仁见智。(请从下列六段文字中归纳出古人对这桩历史公案最基本的态度,并就其中一种态度做分析。)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刺客列传)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左思咏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陶渊明咏荆轲)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西汉辞赋家扬雄)论之,荆轲不可谓之义。(资治通鉴卷七)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朱熹)古人的态度:_分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