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96878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燥失重检验操作规程编写/修订人年 月曰部门/姓名品质部/第一审核人年 月曰部门/姓名品质部/第二审核人/日期年 月曰部门/姓名品质部/批准人/日期年 月曰部门/姓名品质部/执行日期2016年10月01日颁发部门品质部分发部门品质部签收/日期: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干燥失重的测定。三、职责:1. 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 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四、内容: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失的重量,主要是指水分、结晶 水,亦包括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干燥失

2、重测定法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 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1. 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使用温度为250300C)、电子天平(万分之一)、扁形称 量瓶、干燥器2. 操作方法:2.1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取 约lg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相同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 称定,除另有规定外,在105C干燥至恒重。由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2.2供试品干燥时,应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 不可超过10mm。放入烘箱或干燥器进行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

3、将瓶盖半 开进行干燥;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置烘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 中放冷,然后称定重量。2.3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先将供试品在低于熔点 510C 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2.4当用减压干燥器(通常为室温)或恒温减压干燥器(温度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设置)时,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 磷、无水氯化钙或硅胶;恒温减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干燥剂应及时更换, 使其保持在有效状态。3. 注意事项:3.1变色硅胶使用过程中,如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应将

4、硅胶置105110C烘箱内烘烤2h 以上,至硅胶颜色恢复蓝色后,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内。3.2硫酸使用前装入烧杯加热至冒白烟,保持在110C左右约30min,冷却至70C以下, 将硫酸倒入培养皿中,放入干燥器内,移动干燥器时,勿使硫酸溅出,每隔一定时间按上述 方法处理一次。3.3干燥系统用的硅胶和硫酸按上述方法处理。3. 4每个干燥器内放入称量瓶不得超过6个。3.5五氧化二磷使用时可在培养皿内平铺一层,迅速放入干燥箱(或干燥器)内。使用后表 层结块或出现液滴,应将表层刮去,添加一些新的五氧化二磷再继续使用。弃去的五氧化二 磷不要倒入下水道中,以防遇水剧烈反应和污染地下水,应埋入土中。第 1 页

5、 共 2页3.6减压干燥初次使用时,用较厚的布包好再进行减压,以防炸裂伤人。3.7五氧化二磷或硫酸减压干燥器,每次使用完毕,应减压后关闭活塞保存。3.8供试品如未达到规定干燥温度即溶化时,应先将供试品置于较低的温度中干燥,除去 大部分水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3.9供试品如为膏状,可先在称量瓶中置一小玻璃棒及洗净的粗砂粒,在规定的条件下干 燥至恒重,加入供试品精密称定,用玻璃棒搅匀,干燥过程中搅拌数次,直到恒重。3.10干燥失重测定,往往几个供试品同时进行,因此称量瓶宜先用适宜的方法编码标记, 瓶与瓶盖的编码一致;称量瓶放入干燥箱的位置,取出冷却、称重的顺序,应先后一致,则 较易获得恒重。4.

6、记录与计算:4.1记录干燥时的温度、压力,干燥剂的种类,干燥和放冷至室温的时间,称量及恒重数 据,计算和结果等。4.2结果计算:m- ml2干燥失重()= X 100%m- mlo式中:m空称量瓶质量,g;omi干燥前称量瓶和供试品质量,g;m2干燥后称量瓶和供试品质量,go4.3结果与判定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有效位数应与标准中的规定相一致。五、参考文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0831六、相关文件:N/A七、附录:N/A八、变更记录及原因:版本号执行日期文件编号变更原因、依据及内容012013.03.01XYK/S0P-QC7007新制定022015.12.01XYK/S0P-QC7007执行中国药典2015版032016.10.01XYK/SOP-QC7007文件复审更新第 2页共 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