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96671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叶龄模式开展水稻高产创建休宁县东临溪镇为民服务中心 杨世清 Y两优一号,在安徽省黄山市平畈区田块种植,株高一般136cm,主茎绿叶数15片,五月初播种,生育期134-136天。根据品种的叶龄来设计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模式,以寻求更高的产量。一,播种及秧苗期管理 1,根据当地气候温光条件,播种期,不论是直播,水播,旱育秧,安排在5月1日至7日,以利大田管理基本保持统一。实行旱育秧方式的,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水育秧的30天以内,实行中小苗移栽。2,每亩大田的苗床要用足15平米,尽量扩大到18平米,用种量在0.75公斤至1公斤,稻种浸后二三个小时内捞除浮在水面上的稻种,以确保留下的种子粒粒健壮。3

2、,旱育秧床,在播前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施入猪牛粪渣,再翻耕,混合于土层,充分腐熟。盖籽泥在播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利用晴好天气,翻挖,曝晒后,细筛,堆放覆膜遮雨,以备播种时阴雨天气盖籽泥不散之需。4,播种时,细挖床土,每亩大田的秧苗床用1公斤高浓度复合肥,壮秧剂一包,除虫剂适量混合后撒施,混挖于苗床中上层,清除床面上的石头和土块,整平后略为压实,浇透水。浸过一天的种子,捞出沥干不滴水时,用旱育保姆一包拌种,确保拌的种子潮而散爽,粒粒都有保姆包护。5,种子均匀播于床面,用已准备好的细泥均匀筛于种子上,确保不露籽而土层厚薄一致,先用洒水壶喷湿面上的泥,做到湿透不露籽,后每15平米或18平米用幼禾葆10克

3、兑水10公斤床面喷雾进行杂草封闭。6,用新的地膜覆住床面,畦边用土压实,膜上用少量的干稻草覆盖以利保温遮荫。一般在播种一个星期左右,秧苗顶住地膜略弯后,基本上在一叶一心左右,在晴天的下午3,4点钟,或阴天的任一个时间段揭膜,浇透水。注膜不宜早掀,掀过后,未出土或刚出土的秧苗则生长非常缓慢,不能保证秧苗齐而壮。7,秧苗期一般不进行根部追肥,秧床土不白不浇水,移栽前一个星期左右用三环唑和高氯类进行苗瘟和稻蓟马等杂虫的防治,做到带药下田。若同时加些些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喷肥,效果更佳。8,移植时的旱育秧苗素质:秧龄25天,叶龄5叶期左右,每粒种子苗带1-1.5个分蘖,秧苗扁蒲矮壮,白根多。二,肥料运筹

4、1,水稻产量所需的营养成分对肥料的需求,每百公斤稻谷需纯氮2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1.5公斤,据此测算,亩产700公斤稻谷,需纯氮14公斤,五氧化二磷8.4公斤,氧化钾10.5公斤。2,全部肥料分基肥,面肥,分蘖肥,拔节肥,穗粒肥五次进行(见下表)。大田在移栽前二十天至一个月进行第一次翻耕。第二次翻耕在移植前三四天,基肥在耕前一次性施入,耙前施入面肥平整田块待移植。移植后一个星期结合分蘖肥施用进行除草剂除草,保持寸水层一个星期左右。拔节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抽穗前15天左右施入保花肥。肥料施用时间氮(kg)磷(kg)钾(kg)备注基肥翻后耙前5.63.856.350kg有机肥,35k

5、g复合肥,10kg硅肥1kg锌肥面肥耙后平前2.33.605kg尿素,30kg磷肥分蘖肥植后七天2.335kg尿素,5kg钾肥拔节肥晒田后复水2.335kg尿素,5kg钾肥保花肥抽穗前15天1.152.5kg尿素(看苗施肥)合计13.657.4512.3三,移栽质量 大田移栽以浅插或摆秧为主,抛秧为辅,以宽行窄株进行,宽行距27厘米,窄株距17厘米,每亩在1.5万穴左右,每株两粒种子苗,保证每亩落田茎蘖数在6万至7.5万左右,并在田间设立井字沟,开好丰产行,有利于田间病虫防治,水浆运筹,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加大边际效应。四,水浆运筹 1,浅水移植,薄水分蘖,控水促控蘖,寸水孕穗,足水抽穗,干干湿

6、湿到黄熟。浅水少漂秧促扎根活棵,薄水促进低位分蘖。2,移栽一个星期结合除草施用分蘖肥保持田间寸水一个星期。3,在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的80%时就要轻度搁田,一般水育秧移栽后25天左右,旱育秧的田块一般在20天左右就得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田间剥蘖查节间伸长,大田有5%至10%第一节间伸长到0.51厘米时或水稻圆秆时复水施用拔节肥。4,复水后田间一直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扬花期遇到高温天气,灌深水,调节田间小气候)直到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收割前七天断水晒田。五,叶龄模式1,Y两优一号在当地栽培主茎绿叶数有15片,采用旱育秧的秧苗,一般在不完全叶节上能产生分蘖,秧床稀播有利于壮大带蘖的

7、秧苗群体,整体提高秧苗素质。5叶龄的秧苗在畦边的一般的都带有三个蘖,秧床足够大的情况下在二叶一心期施用多效唑,可育成多蘖壮秧。2,一般移植秧苗叶龄在5叶,5叶和6叶形成第一次双零叶,返青后结合早施分蘖肥促进低位分蘖的快速进行。3,在有效分蘖的临界叶龄期10时大田总茎蘖数要略等于或稍高于预定的有效穗数。4,直播稻和旱育秧的大田控苗在8.5叶或9叶时进行,水育秧的在9叶进行,要结合田间总茎蘖数的增长态势来决定晒田的轻重,一般肥田要重晒,瘦田要轻晒,前期增速快的重晒,增速慢的轻晒,保证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10叶或前一叶9叶时的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所需的茎蘖数时为佳。5,12叶即倒数第四叶是承

8、上启下一片叶,抽穗后的根部营养供应全靠此叶来运作,是保证水稻植株抽穗后根系活力旺盛的功能叶,有效分蘖叶龄期后的晒田一是为了控蘖,二是为了水稻的整体生长稳健运行,确保植株壮而不旺,叶色略淡,叶片中碳素含量升高,延长这一叶的寿命。6,最后13,14,15三片叶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功能叶,产量构成因素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决定于此,促花肥在抽穗前25天左右即叶龄12叶至13叶时施用是扩充库容量,而保花肥在第13叶至14叶施用是积聚营养源。7,拔节叶龄期13叶或前一叶12叶时田间最高茎蘖数高于预定穗数的10%15%,并且增速放缓有所下降时,复水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大穗形成。到叶龄余数为0,出现第二次双零叶时,

9、稻田封行达到最佳田间苗情长势。8,叶龄12.5时,水稻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双进程,开始进行穗分化,田间保持浅水和湿润状态。六,病虫害防治1,加强田管措施增强稻株对病虫的防疫能力 基肥加大有机肥施用量,氮肥分施,加大后期用量比例,加大磷、钾肥施用量。降低田间落田茎蘖数,采用宽行窄株方式进行移栽,充分发挥水稻的分蘖能力。田间开出井字沟,确保田间透风采光。及时排水控苗,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降低田间郁闭度。田间分蘖和孕穗时段采用浅水外,其余时间采用干干湿湿管理。2,加强化学防治力度,确保病虫治小治好 种子先用强氯精消毒,采用旱育秧播种有壮秧剂清围,旱育保姆护身。移栽前带药下田,省工节本增效。大田病虫防治以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为主要时段,以当地病虫情态来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及用药量。3,主要针对当地易发的病虫情况为主要观测对象,重点时间段,密切关注,适时开展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