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96664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致建筑企业倒闭的十个大坑1、金三+社保,无力应对营改增之后,税率由原有的3%营业税增加到10%增值税,进项票取得 多少,直接决定了所交纳增值税的多少,而进项取得则要依赖于企业 管理水平,作为以粗放式管理著称的建筑业,这不是一件易事,建筑 企业若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税收环境。2019年1月1日开始社保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这将对很多建筑企 业产生很大的风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刚刚发布的“挂证专项整治” 因为由于社保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获得社保基本信息已不是难事, 对于长期“人证分离”的挂证将是致命技击,也将加速部分挂靠型建 筑企业的倒闭。2、盲目投资、扩张太快那些倒下的建筑企业

2、,往往都是盲目扩张、拼命铺摊子、过渡融资、 滥用杠杆,摊子一旦铺得太大,资金就容易跟不上,此时银行的抽贷 断贷的后果难以想象。随着建筑工程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那些已经 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集团都面临着如何拓展经营空间的问 题。无论是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横向经营扩张之路,还 是涉足相关行业进行纵向经营扩张,正确处理扩张与防范风险的矛盾 关系都是企业深化经营成败的关键。3、企业互保、银行滥贷2008年之后的4年宽松货币政策中,企业担保成为了银行审批贷款 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在大量贷款额度寻求出口的压力下,放款的条 件一度放宽至“见担保书就放款”的程度,而担保企业的资产情况却 未被准

3、确调查。贷款门槛的大大降低和对资金的渴求使得许多企业迅 速涌向这一捷径,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企业资产多重担保的情况 普遍。曾经威名赫赫的老牌特级资质企业位于浙江温州的中城建设集团,该 公司为其他企业担保3亿多元,其他企业为其担保8亿多元,而第一 次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则是由于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中城建设作为其 担保公司之一背上了代偿5000万元的负担,这5000万元的代偿成为 中城建设破产的导火索。4、民间融资、饮鸩止渴有些建筑企业即便手上有些资金,也会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换 取企业更大的发展。但近两年,企业向银行贷款越来越难,特级一级 资质的企业融资相对容易些,二级以下的企业根本融不到资,

4、于是企 业更多的债务来自于民间借贷和职工集资。2015年破产的华丰建设曾在内部进行集资,给出月息1分2厘的高 利进行融资,而向高利贷的借款利息甚至超过年化20%,这些庞大的 债务和利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点这免费下载施工 技术资料5、垫资潜规、低价中标垫资是建筑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甲方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建筑商垫 资,没钱的开发商更要找一家有钱的建筑商来垫资。尽管建筑商对垫 资满腹怨言,却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因为僧多粥少。很多地方所谓的 低价中标,让建筑企业根本没有利润,一旦回笼资金不顺利、付款不 及时,就会产生一连串债务反应,陷入资金困境。如果说垫资是建筑 企业倒闭的前奏,那么“低

5、价中标+垫资”则加速了建筑企业的倒闭。6、挂靠老路、难以为继建筑企业若要改变传统挂靠管理模式,将挂靠项目当作直管项目部来 管,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企业有没有能力管?项目经理愿不愿意让你 管?若不能全面管理,企业也有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因进项税额 不足,面向1-3%挂靠管理费,10%的税率下的增值税将直接让企业因 巨亏而很快倒闭;第二种选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法人代表 和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等着坐牢。7、诚信缺失、自尝恶果建筑企业陷入破产困境的一大原因在于诚信缺失。由于多笔债务纠 纷,华丰建设被列入了 “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让银行对其融 资更加防范;在企业互保、损失惨重的同时,中城建设被

6、银行系统列 入了风险提示名单,部分银行随即对企业停贷,银行贷款是建筑企业 的命脉,银行断供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继而破产。8、过渡自信,多元化发展失控迅速进入与主业不相关的陌生产业领域,实施盲目的多元化战略,这 些企业很快就会陷入转型发展的困境。拥有150年历史的德国老牌国 际工程公司一一菲利普Y霍尔兹曼曾留下了建造德国国会大厦的辉 煌,上世纪90年代初,信心满满地认为房地产市场必将生机蓬勃, 于是自信地迈出多元化的步伐,然而,德国房地产长期低迷、徘徊不 前,导致其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到2002年这个建筑巨擘轰然倒 下。建筑企业切忌背离其专业优势特点搞多元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 事,企业经营应该

7、与企业的能力相匹配,才能走得好、走得远。9、PPP狂热、盲目跟风在国家对PPP支持和鼓励的政策下,PPP的狂热正甚嚣尘上,很多建 筑企业坚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战略方向,积极投身于PPP业务的发 展,甚至将核心竞争力定位于PPP业务。我们看到,那些地方财政好 的地方政府,并不是那么热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财政状况 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的PPP项目,对建筑企业而言,尤其是民 营企业,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谨慎对待:选好项目,争取 早一点退出;选择财政状况好的地方政府项目;对于没有运营收入作 保障的PPP项目要谨慎。PPP狂热、盲目跟风,会使一批没有核心能 力的施工企业失去许多机会,走向失败。10、盲目国际化、血本无归从波兰高速公路项目索赔到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巨亏,到缅甸 密松水电站项目搁置,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埋过大单,也吃 过大亏;大名鼎鼎的韩国三星工程公司,2013年在美国和沙特阿拉 伯的大型项目出现严重亏损,摇摇欲坠的海外业务导致三星工程的整 体盈利水平转赢为亏,近1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利润赤字,造成同期 公司股价大跌,公司高层人员大动。近两年,建筑企业国际化、“走 出去”风头正劲,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型建筑企业,如果不对国际 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梳理、总结、深化海外经验,盲目的国 际化之会让企业迅速步入死亡的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