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96627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基础知识.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因素基础知识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1)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等;(2)有毒物质:铅、苯、汞等。2物理因素(1)噪声; (2)振动(手传振动、全身振动); (3)非电离辐射:工频电磁场、射频辐射(高频、超高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等;(4)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等;(5)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6)异常气压:高气压、低气压。3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

2、定额不当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二、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包括现场调查、制定检测方案、实验室准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理化分析。今天主要讨论现场采样。粉尘和有毒物质的现场采样均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有毒物质采样中的空气收集器的准备和理

3、化分析依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1基本概念1.1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1.2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1.3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1.4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1.5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1.6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

4、品的体积,以L表示。当采样点的35 t5、103.4kPaP98.8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见公式(1)。 293 PV0=Vt -公式(1) 273t 101.3kPa公式中:V0 -标准采样体积, L;Vt - 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t - 采样的气温,; P -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2检测频次2.1评价检测频次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的规定,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现状评价的有害物质浓度检测,要求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每天上、下午各1次。2.2日常检测频次 用于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日常定期检测,要求采样1个工作

5、班,上、下午各1次。3采样类型3.1个体采样3.3.1 个体采样的使用(1)一般用于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所进行的长时间采样;(2)较多用于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的长时间采样。3.3.2 个体采样的对象 在确定个体采样对象之前,先了解同岗位接触同种有害物质的人数。共有多少岗位接触有害物质,需要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总人数,以便选定个体采样人数和准备个体采样的仪器。3.3.3个体采样对象的数量按照每个岗位劳动者的总人数选定个体采样的人数,见表1。表1 岗位人数与个体采样人数的确定岗位劳动者人数个体采样对象人数3全部35261031043.2定

6、点采样3.2.1定点采样的使用(1)一般用于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所选定的一个工作班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2)有时为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采用定点采样的结果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3.2.1定点采样点的确定(1)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时间最长、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2)应在劳动者工作地点的下风向;(3)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3.2.2定点采样点的数量(1)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每种有害物质至少设1个采样点;(2)产生同种有害物质、有同类生产设备13台的设1个采样点;410台的设2个采样点;10台以上的设3个采样点。(适用

7、于1个岗位工人巡检多个同类设备时的设点)(3)产生同种有害物质、有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采样点应设在有害物质浓度较大的设备旁;(前提是2台设备相邻,若距离较远时应分别设点)(4)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每个工作地点设1个采样点;(5)控制室和休息室,设1个采样点。(前提是控制室和休息室距离工作地点较近,若较远时可不设点)4.采样方法在确定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前,应先了解该种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有哪些(PC-STEL、PC-TWA、MAC);本次采样结果采用哪个职业接触限值评价,再确定采样方法。强调一点:当矽尘、煤尘、滑石粉尘等粉尘,同时具有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总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

8、许浓度。采样时,只要具有呼尘的采样仪器,应首选采集呼尘进行评价;当不具有呼尘的采样仪器,也可以采总尘评价,不要求呼尘和总尘都采样,因为呼尘的颗粒更小,更容易进入肺泡。4.1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4.1.1用个体采样进行长时间采样(1)确定岗位的个体采样人数;(2)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选定的劳动者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3)在选定的劳动者开始工作时,启动个体采样仪器,连续一次性采样一个工作班,劳动者结束工作时,关闭个体采样仪器停止采样。4.1.2用定点采样进行长时间采样(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采样;(2)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

9、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3)在选定的劳动者开始工作时,启动定点采样仪器,进行长时间采样;或将一个工作班分段连续采样。4.1.3用定点采样进行短时间采样(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定点短时间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2)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3)在有害物质浓度不同状态的时段,分别进行定点短时间采样,并记录劳动者在各时段的停留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4.2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4.2.1劳动者接触时间超过15min时(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短时间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

10、15分钟;(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4.2.2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劳动者每次接触多长时间就采样多长时间;将结果换算成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用于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评价;(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4.3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4.3.1劳动者接触时间超过15min时(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

11、段进行采样;(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4.3.2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1)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按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用于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评价;(2)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3)将定点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三、生产性噪声检测与评价1.生产性噪声的概念1.1 以噪声的来源分类,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1)机械性噪声:是指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车床、电锯、切割机、球磨机、各种泵类等;(2)流体动力性噪声:是指由气体体积或压力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压

12、机、风机、汽体放空、汽笛、阀门等;(3)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1.2以噪声的时间分布来分类,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1)连续声:又称稳态噪声,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声级波动小于3dB(A)。如纺织机,如车床、磨床、空压机、各种风机和泵类在连续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多为稳态噪声;(2)间断声:又称非稳态噪声,声级波动3dB(A)。起伏噪声:多见于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时,如车床和钻床改变转速、汽体放空和拉汽笛,作业场所的噪声会有明显变化;间断噪声:打磨机、切割机、凿岩机。另外一种情况,如工人定时(间断性)巡检多种设备接触噪声的状态可视为间断接触噪声;脉冲噪声:一般指声音的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

13、S的噪声,且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为炮击脉冲。如汽锤、锻床、冲床(间隔时间较短可视作间断噪声)、铆钉机、枪炮射击声等。1.3以噪声的频率来分类,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1)低频噪声:主频率在300HZ以下的噪声;(2)中频噪声:主频率在300800 HZ之间的噪声;(3)高频噪声:主频率在800HZ以上的噪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20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的声音为超声,工业设备产生的噪声多在5010000HZ范围内,所以,在噪声频率特性测量时,最低中心频率是31.5 HZ,以倍频程增长,依次测量63、125、250、500、1000、2000、

14、4000、8000 HZ的声压级,也有测量16000HZ的声压级。需要说明的是,噪声频率特性测量的结果没有评价标准,只能作为噪声防护时的参考资料。2.生产性噪声的检测2.1检测对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噪声检测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受噪声影响的劳动者。2.2检测地点GBZ/T 189.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中规定:(1)稳态噪声在岗位劳动者的操作位连续测量3次,取几何平均值,见公式(2);(2)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断噪声)测量8小时等效声级:使用个体噪声仪连续测量岗位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当劳动者工作地点相对固定、噪声强度变化超过3dB(

15、A)时:可在劳动者工作地点测量设备不同状态下的噪声A声级,同时记录各种状态持续的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当劳动者工作地点流动:可在劳动者巡检路线上,有噪声强度较大、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包括操作室或休息室),测量噪声A声级,同时记录劳动者在该地点停留的时间,计算岗位劳动者一个工作日内的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3)脉冲噪声在劳动者接触脉冲噪声的工作地点,包括岗位劳动者操作产生脉冲噪声设备的操作位和受脉冲噪声影响的工作位。2.3检测频次(1)评价检测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只需检测1个工作日。劳动者每周工作少于5天或超过5天:工作几天测量几天。(2)日常检测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只需检测1个工作日。劳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