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965517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2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11.3项目概述21.4结论与建议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项目建设背景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11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144.1功能定位144.2建设内容与规模14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65.1项目选址165.2建设条件17第六章 工程方案内容216.1道路工程216.2 雨水工程286.3污水工程306.4给水工程326.5道路照明工程326.6绿化工程346.7交通工程356.8管道布置明细表37第七章 实施进度39第八章 设计招标实施及施工招

2、标方案418.1 设计招标418.2 施工及监理招标41第九章 环境保护429.1环境分析依据429.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429.3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45第十章 工程用地及拆迁48第十一章 主要工程量4911.1 新达路4911.2通达路5011.3昌达路5211.4荣达路5411.5须水河东路5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812.1 编制依据5812.2 费用说明5812.3 工程量5912.4 工程投资5912.5 资金筹措及还款方式6012.6 工程总投资60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评价61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6668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纺织产业园道路工

3、程1.1.3建设地点市市区西部,郑上路以北,白松路和南水东路以东,杜英街以南,西四环以西区域。1.2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市总体规划;3、纺织产业园总体规划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10、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1.2.2编制范围与内容本报告根据国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4、制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对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1.3项目概述位居西区的老棉纺企业建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上曾辉煌一时,为市的城市兴起、财政积累、出口创汇、劳动就业等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纺织工业日甚一日地陷入了改革滞后、机制不活、资金短缺、技改缓慢、设备陈旧、产品单一、包袱沉重、债务增多的困境之中。为振兴纺织业,在新

5、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使其成为支撑我省“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支柱,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纺织产业园的重大战略决策。由此中原区人民政府提出了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的建设。1.3.1建设规模与内容纺织产业园道路工程主要包括新达路、通达路、荣达路、昌达路、须水河东路等五条道路。主要道路一览表序号名称长度(m)红线宽度(m)道路等级道路走向1新达路492.8625支路东西走向2通达街453.4545主干道东西走向3荣达路414.32125支路东西走向4昌达路567.90336次干道东西走向5须水河东路2016.1825支路南北走向工程内通包括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6、1.3.2场址位置及交通条件本项目选址位于市市区西部,郑上路以北,白松路和南水东路以东,杜英街以南,西四环以西区域。项目区周边紧邻城市道路,项目位置较好,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周边无污染企业,适合本项目的建设。1.3.3水、电供应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纺织产业园内,市政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可满足项目用水、用电的需求。1.3.4项目实施进度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竣工共计划安排12个月。1.3.5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3949.06万元,其中资本金为1382.17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其余2566.89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3.6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数据及技

7、术经济指标表序 号项 目数 据单位1项目总投资3949.06 万元1.1新达路399.44万元1.2通达路636.77万元1.3荣达路405.93万元1.4昌达路679.69万元1.5须水河东路1827.23万元2资金筹措3949.06万元万元2.1银行贷款2566.89万元万元2.2自 筹1382.17万元万元3经济净现值6574.29万元4经济内部收益率17.77%5效益费用比1.676经济投资回收期14.04年1.4结论与建议1.4.1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可加快纺织业及其印染、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市经济,扩大招商引资,解决劳动力就业。项目的建设对于树立市的良好形象,扩大市

8、的知名度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4.2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地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建议有关部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工程顺利实施。2、建议有关市政、电力、通信等管线建设单位和沿线管线使用单位相互协调,与配套工程进行同步建设。3、整体规划,功能明确,分布实施。4、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环保三同时工作。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纺织业历史悠久,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投资2亿多元在进行了大规模的纺织工业建设,先后建成了国棉一、三、四、五、六厂5个大中型棉纺织企业及与之配套的大型印染厂、纺织机械厂、纺织器材厂等企业。短

9、短几年内,一个方圆600万平方米的纺织工业区在西部的中原区迅速崛起,从此以纺织文明全国,成为新中国四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50多年来,10万纺织大军为国家创利税70多亿元,为市和中原区的城市兴起、财政积累、出口创汇、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纺织工业日甚一日地陷入了改革滞后、机制不活、资金短缺、技改缓慢、设备陈旧、产品单一、包袱沉重、债务增多的困境之中。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河南省纺织企业利润20多亿元,而的几家规模纺织企业共计亏损2000多万元,在6家大的纺织企业中,仅有两家盈利,但数字却微不足道。纺织大城的地

10、位已岌岌可危。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虽采取了不少措施,但都由于体制、机制等多年积累的原因和问题,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原因而收效甚微。一方面,市棉纺企业体制改革不到位,公司股权结构单一。造成物耗能耗偏高,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致使企业积重难返,连年亏损。另一方面,多数棉纺企业设备役龄高达30多年,新度系数不足40。自“九五”以来,基本没有大的资金投入,直接影响了企业竞争力。一切迹象显示,随着国际上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飞速发展,迫使必须采取措施,对这个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的纺织城进行彻底改造。为近一步加快纺织产业发展,重振纺织雄风,再铸纺织工业辉煌,使之成为支撑我省“十一五”发展

11、的重要支柱。2005年6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改制搬迁、筹集资金、加快发展、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纺织工业平台”的战略决策。并随后提出了纺织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建设。纺织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以建设全国纺织产业的高地为目标,全力打造集纺纱、织造、染整、纺机制造、制衣、辅助生产、科研、产品展示销售为一体,产业高度聚集、产品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园内分设纺织印染生产区、服装加工区、纺机制造区、产品展示销售区和生产生活服务区,形成纺织及相关产业高度聚集,产品紧密关联的优势产业链。按照实际需要,纺织产业园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为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引导企业快速入驻

12、,及早发挥纺织产业园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纺织服装园区管委会通过积极筹备和科学规划,提出了纺织产业园一期项目的建设。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本项目建设是振兴市纺织产业,带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位居西区的一棉、三棉、四棉等棉纺企业曾为市的城市兴起、财政积累、出口创汇、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此成为新中国四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在当前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和市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关键时期,振兴在新的经济改革浪潮中而萎靡不振的传统支柱产业,让其成为支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市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纺织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为振兴纺织业而做出的重要决策,该项目建成后,市

13、老棉纺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后迁入纺织产业园,国内外客商通过投资方式也可在产业园内建厂,这样不但挽救了频临倒闭的棉纺企业,发展了纺织业,同时又可扩大招商引资,繁荣经济。另一方面,纺织业的发展,可带动印染、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延长拉伸产业链条,让纺织业及其相关产业再次成带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纺织产业园的建设意义重大且非常必要。 二、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市老城区改造,完善城市新格局的需要。市的城市职能定位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商贸城,现代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未来发展思路是: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把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老城区改

14、造是市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市通过老城区改造,改善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市棉纺企业建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市的老城区。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厂区内的基础设施老化,厂房破旧,已影响到市的城市形象。由于厂区位于市区内,周围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不便于原材料和纺织品的进出,而且企业也没有扩展的余地。因此改造搬迁的老棉纺企业也是当务之急。是适应城市新格局建设的需要。三、本项目是加快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建设、发展市工业经济的需要。促进产业聚集,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发挥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是市城市发展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市将以省交通干线为纽带,加快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建设,让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逐步建成以现代制造、高新技术、能源、石化等产业密集区为支撑,以沿线城市为结点的产业发展带。而这次西部纺织工业基地的规划正是基于“十一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