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963398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制定, 旨在实现卫生现代化, 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目标,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努力提供公 平可及的卫生服务。本规划是“十二五”( 2011 2015 年) 期间 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与建设蓝图。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 8488 平方公里,辖 5 市 7 区。 201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1046.6 万人, 户籍人口 637.77 万 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2010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168.91 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 900.6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29219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4460 元,均居全国前列。(二)居民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十一五”期末,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9.1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44, 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 81.10 岁,孕产 妇死亡率为 4.10/10 万, 婴儿死亡率为 4.43, 传染病总发病率 控制在 128.40/10 万,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 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全市结核病得到控制, 慢病防治工作不断加 强,坚持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和妇女病免费普查, 使慢性病得到有 效控制。实施了

3、扩大免疫规划、母婴阳光工程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等民生实事工程, 居民健康素质显著提高。血寄地病防治工作全面2达标, 碘缺乏病得到关注与重视。居民饮用水卫生得到保障, 农村 改水普及率达 100, 改厕普及率达 98,未发生因饮用水污染而 引发的相关传染病或中毒性疾病。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 得到重视,全市 66%的镇建成了国家级卫生镇,86%的村建成了省 级卫生村。健康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被 WHO 授予“杰出健康城市奖”, 成为全国试点城市。(三)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实施苏州市区域卫生规划和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 划, 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增加,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十一五”期 末,全市各

4、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675 个,实际开放床位 39204 张, 按户籍人口千人床位数为 6.15 张(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为3.75 张); 全市卫生机构人员 56910 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6507 人,按户籍 人口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 7.29 人(常住人口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 4.44 人);全市执业(助理)医师 18156 人,按户籍人口千人医 生为 2.85 人(常住人口千人医生 1.74 人) ;全市注册护士 17595 人,按户籍人口千人注册护士为 2.76 人(常住人口千人注册护士 1.68 人) 。2010 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 5977.72 万人次, 其中门诊人

5、次为 5483.56 万人次, 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为 106.24 万 人次,总床位使用率 88.96 ,平均住院日 10.2 天。(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2010 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 269.87 万人,人 均筹资标准达 466 元,新农合覆盖率为 99.87, 实现了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全覆盖。困难人群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投入逐年增加,3管理与运行模式逐步与职工医保并轨,个人帐户每年额度有所提 高,统筹金额不断增长, 个人自付比例相对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 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卫生事业 发展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量相对 不

6、足,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居民医疗保健的实际需求存在差 距;基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水平有待提 高;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总体偏低, 医疗卫生服 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推进;卫生全行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 立,卫生信息化有待整合提升。到 2015 年,全市预期常住人口将达 1100 万左右, 其中非户籍 常住人口将逐年增长, 出生人口将逐年上升, 慢性病、肿瘤、创伤 等疾病将逐年增加,同时,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医 疗卫生需求仍将持续增加。二、“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 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7、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三区三城”建设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加大卫生事业 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促进医疗、预防和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 提高 卫生现代管理水平,推进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切实维护健康公平, 生命健康提高市民整体健康素质, 率先实现卫生现代化,建成卫生 大市、卫生强市。4(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优质服务均等化。牢固树立卫生事业 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 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快卫 生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医疗服务优 质化, 充分调动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着力化解人民群众反

8、映 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 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实现人 人公平享有与国际接轨、不断优化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协调发展。在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 的卫生投入责任的同时,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中的主导地位,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推进 公立与民营、医疗与预防、中医与西医、高端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障 的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加快一体化建设。制定苏州市城乡医疗 卫生一体化建设的意见, 统筹建设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 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大体系,将医药卫生纳入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体规划,进一步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全面实现 15 分

9、钟健康服务圈。(三)发展战略科教兴卫战略。确立科教、人才建设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 重要地位。加大对科教兴卫的投入,修订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 金管理办法; 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 实施姑苏卫生人才计 划;加大卫生研发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知名院校在苏设立医学研究 院。5健康促进战略。确立健康促进在卫生事业发展与卫生管理 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加强各级爱国卫生和 健康促进委员会建设, 二是重点开展以社区健康促进为核心的研究 与实践,三是重点培养与引进健康促进专业人才, 形成一支坚强有 力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队伍。公共优先战略。优先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做到四个优先: 一是优先配置促进

10、健康的公共卫生资源; 二是优先配置实施公共卫 生均等化的相关资源; 三是优先配置新建城镇区域和城市边缘地带 的公共卫生资源; 四是优先配置投入少效益广的有利于居民身心健 康的公共卫生资源。现代服务战略。医疗卫生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 重要内容,要实现“二个适应”:一是适应服务经济时代背景,使 医疗卫生技术和服务一体化, 在核心服务、形式服务、附加服务等 层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二是适应现代人的就医心理变化,科学设 置医院门诊, 完善住院服务。倡导现代医院文化建设, 从根本上提 高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四)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完善与长三角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医疗保健服务、

11、公共卫生服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卫生监督执法、卫生信息化和 医疗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 卫生信息化, 居民健康、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等指标居全国领先水 平,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将苏州建设成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健康6城市。2.具体目标。“十二五”期末实现十个方面工作提升。一是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同期发达 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提高居民生命质量,提高居民期望寿命的实际 水平,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心理素养。二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努力实施国家规定的和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

12、生项目。完善卫生应急组 织、预案、监测预警体系,建成市、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指挥中心,50以上市、区建成省级以上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区。 有效防控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 各项控制指标全部 达到国家防治标准。实施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发展战略, 开展人口 出生缺陷干预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实现妇女儿童规划纲要目标。三是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初级农产品生产源头各类污 染严格控制, 形成国内领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使用非食品原 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 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四是提升医疗服务综合水

13、平。制定新一轮苏州市医疗机构设 置规划, 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健全全市 救治网络;制定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与站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 100%,达到7社区卫生先进市的各项目标要求。五是提升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水平。建制镇全部建成省级以上 卫生镇, 95%行政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其中,70%的国家卫生镇和 30%的省级卫生村建成市级健康镇、村。实施健康促进“百千万” 工程,健康素养普及率达 95%以上,全面达到健康城市相关指标。六是提升医疗保障整体水平。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持续提 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参保

14、范围,覆 盖率达 98%以上。七是提升卫生科技人才水平。实施重点专科升级工程, 培育一 批领军型人才, 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建好相应研究所室与实验中心, 争取更多国家级课题与项目,建立医疗卫生自主创新项目研发基 地,建立市级医学情报信息中心。八是提升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加快培 养现代医院职业化管理团队, 探索现代医院服务和管理模式, 努力 提高现代医院服务质量, 全面加强现代医院文化建设。九是提升循证医疗卫生决策水平。将循证医学理论纳入公共卫 生决策与实践过程,开展重大项目效率效益以及医学技术评估,促 进卫生投入效益效应最优化。十是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

15、, 使用统 一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 系统互联互通。 70%的居民拥有实时、共享、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 80%的综合医院达到卫生部数字化医院标准。实现面向各级卫生行 政部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和面向社会大众的8全方位信息化服务。3.主要指标。到 2015 年,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81.5 岁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8/10 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5以内, 千人床位数达到 5 张以上, 千人医生数达到 2.5 人。三、“十二五”时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医疗服务体系。公立为主全面发展。完善以公立为主的医疗服务体

16、系。公 立医院在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上占主导地位,在服务项目上充分体 现其公益性与公平性。积极扶持发展其他经济性质的医疗机构,积 极探索民资参与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机制,兼顾满足不同医疗需 求,提供分层次、差别化服务。全市建成 1 家国家级优质医院, 2 家区域优质医院, 5 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2 个长三角地区的区 域性专科医疗中心,17 20 家三级医院,其中三级甲等水平的综 合医院 5 家, 三级甲等水平的专科医院 5 家。全面加强县级医院建 设,各县级市(副中心城市) 拥有达到三级标准的综合医院和中医 医院 1 2 家,每 20 万常住人口的中心镇建设 1 家二级医院,办好 1 家精神病医院、 1 家妇幼保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