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961049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草稿7)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精神,有效开展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促进小学、初中科学教育衔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基本原则(一)注重公平、全员参与。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覆盖到所有类型的初中学校和每一名初中学生。(二)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市级统筹下进行,市、区县、学校分级负责。(三

2、)形式开放、突出实践。将初中科学类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坚持学生“真正参与、实际获得”,切实保障活动的实效性。(四)各方参与、通力合作。动员社会参与支持,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为广大学生服务。三、组织领导(一)成立市教委主管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牵头的工作小组,协调落实相关工作。(二)成立由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牵头,高校、教科研机构专家,一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制定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和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活动项目经专家组审定后方能向学生开放。四、重点工作(一)活动安排1.调整初中课程安排。落实“将科学类学科不低于10%的课

3、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保障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每两周安排一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教科院课程中心)2.开设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学校利用专门课时,在小学初中科学教学衔接、有效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校)3.组织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或课余时间等,从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中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在学校、家庭或社会资源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二)资源建设1.制定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从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实践性的角度制定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每一项活动应包括内

4、容简介、学习指导、学习任务单、网络资源等部分。(专家组)2.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高中重点开放式实验室、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和社会大课堂等方面资源,开发约30项科学实践活动,供学生在资源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3.整合学校内现有实验室、专业教室资源开发约40项科学实践活动供学生在校内完成学习任务。(教科院基教研中心)4.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常见现象开发约30项科学实践活动供学生在家庭中完成学习任务。(教科院基教研中心)5.鼓励社会机构开发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学习任务单。活动方案经专家组审定后,纳入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市区教委按学生参

5、与人数购买服务。(基础教育二处)6.编制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2014-2015学年版)。手册收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目录、科学实践活动内容简介、学习指导、学习任务单,以及链接云平台资源的二维码等。(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三)评价反馈1.制定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专家组)2.开发在线任务提交和成绩记录系统。依托CMIS系统,提供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线记录和评价服务,学生在学校或家庭通过ID号登录后可提交任务单。依据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采用系统自动评价和教师手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其中,系统自动评价占成绩比例的70%,学校教师评价占成

6、绩比例的30%。学生参加活动情况可进行积分,并在北京数字学校兑换经典科普、文学作品等奖励。(北京数字学校)3.学生每学年完成10项科学实践活动(约每四周一项),每项活动满分1分,每学年满分十分,初一、初二两学年满分二十分。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计入中考作为基础成绩。(基础教育二处)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一)工作要求1.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要具有一定的水平,符合市教委规定的质量标准。2.市、区县教委要加强和规范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管理,保证参加活动师生的安全。3.学校要通过小组讨论、答辩等形式考查学生完成科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性。(二)保障措施1.市、区县教委要积极整合区域内社会资源为初中

7、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保障。2.市级将为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专项经费,各区县应结合实际提供配套经费。3.市区教研部门组织专家面向中小学教师和资源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学校上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指导资源单位开设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附件:1.2014-2015年主要工作时间表 2.专家组名单 3.资源单位名单1附件1.2014-2015年主要工作时间表主要工作主责部门时间要求调整初中课程安排教科院课程中心2014年12月完成开设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参加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习学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制定初中开

8、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专家组2014年12月完成开发科学实践活动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2014年12月完成30%2015年6月完成编制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2014-2015学年版)教科院基教研中心2014年12月完成30%2015年7月完成制定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专家组2014年12月完成开发在线任务提交和成绩记录系统北京数字学校2014年12月完成附件2.专家组名单褚宏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孟繁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春密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王 磊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恩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培英 首都师范大学资

9、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郁 波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田玉凤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李京燕 北京市第四中学地理特级教师 王春易 北京十一学校生物特级教师梁学军 顺义区第八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附件3.资源单位名单2013年支持建设高中开放式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号学校实验室研究领域1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物理2北京市第二中学科技3北京景山学校物理4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生物5北京市第五中学生物6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化学7北京市第八中学生命科学8北京市第四中学化学9北京育才学校环境10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技11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生物12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科技13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数学14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生物15北京

10、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物理16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17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18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物理19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20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人文社会科学21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数学22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科技23北京丰台二中科技24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化学25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环境26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物理27北京市京源学校地理28北京市大峪中学生命科学29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化工材料2014年支持建设高中开放式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号学校实验建设研究领域1十一中学城市与区域生态2汇文中学地理环境数据采集-处理-分析3六十五中学虚拟仿真探究实验4一零九中学分子生物实验室5一七一中学“工程

11、小院士”实验基地6广渠门中学食品生物技术7师大二附中信息技术与理化生综合8十四中学心理研究9西城外国语信息技能与机器人10九十四中综合实验11日坛中学创新教育12北大附中综合科学13北航附中航空14北方交大附中数学15民大附中结构与设计、生物科技16北京九中生命科学17十八中学艺术与科技18第十中学物理19杨镇中学航空20昌平一中生命科学21昌平二中稀土材料22大兴一中生命科学23北师大良乡附中综合性实验室24怀柔一中生命科学与绿色环保25延庆一中物理生活体验26首师大附永定分校地球科学27密云二中现代生物科技28平谷中学影视传媒社会大课堂中资源单位(部分)序号资源单位名称所在区县1北京自然博

12、物馆东城区2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东城区3首都博物馆西城区4北京动物园西城区5北京天文馆西城区6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西城区7中国科技馆朝阳区8中国电影博物馆朝阳区9中国农业博物馆朝阳区10中华民族园朝阳区11首都图书馆朝阳区12圆明园海淀区13北京植物园海淀区14北京汽车博物馆丰台区15北京航天科普基地大兴区16门头沟区灵溪基地门头沟区17顺义三高基地顺义区18挂甲峪体验基地平谷区19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通州区20韩美林艺术馆通州区21蔡家洼生态村密云县22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延庆县23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房山区24生存岛怀柔区25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石景山区翱翔计划基地实验室(部分)编号实验室1北京大学实验室2清华大学实验室3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5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6北京科技大学实验室7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8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室9中国石油大学实验室10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室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实验室12北京农学院实验室1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5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8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