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96093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言绝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迷漫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早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旧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解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眺望江北。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水道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寒雨:秋冬季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

2、由于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单独,孤独一人。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冰心,比方纯净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其次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其次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赏析“寒雨连江夜入吴”,迷漫的烟雨覆盖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加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

3、充满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清楚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呈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地。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降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势衬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早晨,天色已明,辛渐马上登舟北归。诗人眺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宽阔的江

4、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固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原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行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耸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由于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犹如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吩咐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亮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净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方高洁清白的品行

5、。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清澈的品行。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旧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诗人在这以晶莹透亮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亮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净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6、,不仅衬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呈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顽强的性格。矗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顾,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致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自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他的绝句大都有这一特点,此首也不例外,特殊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细致周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此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大方,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行和德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