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焦点访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959447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析焦点访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赏析焦点访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赏析焦点访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赏析焦点访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析焦点访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赏析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每天有上千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收视意见,提供大量的报道线索。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

2、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从焦点访谈的栏目定位来看它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从焦点访谈的选题原则来看就是体现了创办者所要求的“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

3、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 从焦点访谈的报道原则上来看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面效应。 选题者构思精巧地将焦点对准为高校为何要实行收费这样一个沟通讲理的角度,并引鉴了国际惯例上大学都是自费的相关背景,并补充说明了学生如果用功学习,得到的奖学金要比付的费用还多,而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贷学金等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起到了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

4、,评说时事、解释背景、缓解矛盾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报道原则上选择角度的重要。 在负面报道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不能以偏概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焦点访谈提出了自己的报道原则: 第一,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作到冷静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

5、发挥,扩大批评面。 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更深一步的合作。 第四,问题要有普遍性,作到选题为受众所关心,有典型性。 第五,要选择好时机,把握好时事的动态走向。 第六,要有结果,给自己和受众一个可回味的空间。 焦点访谈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第一,焦点话题。焦点访谈的题材都是当前的热点、焦点话题,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如国家大政方针,或者是是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从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着眼选题。第二,纪实风格。新闻评论必须基于事实,焦点访谈的纪实风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具感染力的细节,无论是采访贪赃枉法之徒,还是为非作歹之辈,记者总能以睿

6、智的提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他们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在节目编排上,也不像新闻调查那般着意追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戏剧性。从焦点访谈的片头设计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类似眼睛的镜头从底层升腾上来,逡视一周,显示出关注的姿态。第三,平民心态。焦点访谈通常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正面的宣传报道,另一类是批评报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曝光”。正面报道大多是宣传国家政令,传达改革新举措,但在报道切入角度上都是平民视角出发,不是单方面说教、灌输政令。在批评报道中,无论是面对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还是社会流浪孤儿,他们都不居高临下,不咄咄逼人,尊重采访对象的人格,众生平等。也没有把自己当法官,没有去担当审判长的角色,只是客观

7、展现新闻事件过程,真实记录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隐藏起个人爱憎,让观众自己判断。第四,以理服人。作为新闻评论栏目,思想性是栏目的题中之意。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实基础上而引发的议论、评价,必须以事实为准绳,把叙述和评论相结合,以理服人。现在焦点访谈的口号是“用事实说话”。在节目的片头,在快节奏又有震撼力的音乐背景下,闪出“用事实说话”的主题词,而黑白的颜色对比也暗含是非分明、公正无私的寓意,展示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以事实为依据,分析新闻来龙去脉,以理论为准绳,评论人间是非曲直等等,这些观念,都融合在央视新闻评论部部训里面:“加入新闻评论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

8、。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 焦点访谈从一始就旗帜鲜明的将栏目定位在舆论监督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监督,怎样监督,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对于初创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更没有范例可寻。尽管焦点时刻有过一些探索,但它毕竟是更多地针对社会新闻而言的,何况它是在早间播出,收视率不高,影响自然也不会太大,人们对它的印象还更多的停留在对一个社会新闻事实的报道上,而像焦点访谈这样一个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揭人家老底,亮人家的老丑”的栏目,采取焦点时刻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那样不会有太大的反响,而一上来就“万炮齐轰”,先声夺人,欲速则不达,同样有夭折的危险。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

9、第一炮就遭到了非议,引起了恐慌,那么这个栏目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慎之又慎,从长计议是当时创办者们最真实的心态。 焦点时刻的栏目存在,初创者们便自然想到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遇见拿捏不准,或者曝光程度严厉的节目,先在早上的焦点时刻上播出,然后看看反响,如果没有什么非议,那么就在晚上播出,如果有不同的声音,那么就修改,如果有反对的意见,就放弃不用。由于早间时段收看的观众不是很多,社会影响不会太大,因此即使播出后有反对的意见,反对者也不会大动干戈的,即使有大发雷霆的,那也不会伤及焦点访谈这个刚刚创办的新栏目的。这个策略有些像象棋中“丢卒保车”的战术,多少显得几许悲壮,但却是稳妥的,更是有效的。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初创者们在舆论监督方面不息探索的勇气,以及勇气掩隐下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