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95803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稍复杂的组合问题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稍复杂的搭配问题”。二、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中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搭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有关搭配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本节课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找到搭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以及解决生活中类似搭配的实际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四、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教学方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以孩子们熟悉的卡

3、通形象的活动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并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即让学生经历由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横向数学化过程,还有让学生经历从“物体”到“符号”(图形),再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搭配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流预习1、师生谈话:师:老师听说握手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接下来老师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同学们握手,来缓解你们的紧张情绪。(先有一定顺序,再不按顺序。)你们说哪种方法能让老师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

4、和咱们班每个人握手呢?(生:第一种)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数学广角-搭配(用不同的握手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按顺序握手,可以不重复不遗漏。)2、师:说着说着,我们已经来到了数学乐园的门口,想要进入就要闯过两关。 (生拿出预习单交流预习内容,回答前两关的问题)师: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数学乐园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小米奇已经在大门口欢迎我们了。接下来小米妮要去参加一个晚会,请你帮她挑选衣服吧。在主题图中,你认为哪句话最重要?(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生交流预习成果,并到前面展示汇报。(二)互助探究,共同学习在充分预习和交流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搭配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

5、再来共同探究例三。1、同桌合作探究: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米奇先生要带咱们去亚洲杯足球的赛场上看一看。不过又给我们出难题了。(学生先来认国旗)生找到主题图中的关键(生:每两个队踢一场)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探究,交流汇报。2、教师总结方法,两两相连;数线段(三)巩固复习,分层提高针对例三出示逐步复杂的搭配问题,先是4个如何两两搭配,然后是5个,6个,7个等等,这样的练习题,学生通过逐渐加大难度的练习找到这种搭配问题的规律。1、先出示四个人两两搭配问题,巩固例三,有学生用列式法,要积极鼓励。2、每2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手。先用两两相连和数线段的方法,再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用列式法,重点讲解。找5个学生到前面演示,5个学生两两握手,探讨列式法。 3、探讨6个人、7、8、9个人两两握手,这种题型的方法,并总结(四)师生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回答。师总结,搭配时做到有序思考,这样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寻找搭配方法时,表达形式有很多:画图、符号、文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