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95736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敷设与安装工艺摘要:简要分析热水器系统的管路布置与敷设及其安装工艺。关键词:热水采暖系统;管理布置;敷设;安装工艺1热水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与敷设室内采暖管路布置与敷设的基本原则是力求系统构造简单、管路短,各分支环路热负荷较平衡,阻力易平衡,便于运行调节和维护管理。引入口的位置连接热源管路与采暖系统并装有必要的设备、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地点称为引入口。引入口应根据锅炉房的位置和室外管道的走向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有利于内部系统环路的划分,最好在建筑物热负荷对称分配的位置。引入口一般设在入口地沟内或地下室内,大的引入口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专用房间内。当管道穿过基础、墙或楼梯时,应该按

2、规范规定的尺寸预留孔洞。在引入口的供、回水总管上应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及除污器,必要时应安装热量计。环路划分与干管布置为了合理地分配热量,便于运行控制、调节和维修,应根据实际需要,把整个采暖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分支环路,构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在分配中,尽量使各并联分支环路的阻力易于平衡、简单和经济合理,即在选择同程式或异程式系统时,优先取同程式系统。考虑环路为同程或异程式系统时,要注意干管水流的方向是一致或相反,右环路供水和回水干管水流方向一致,左环路与中供水和回水干管水流方向相反。为缩短干管的长度,也可沿建筑物轴向在中间布置干管,构成多分支系统。若南、北向房间冷热不均,在条件允许时,南向和北向

3、的房间宜单独设置环路,运行时便于按不同朝向调节供热量。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采暖管道的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一般民用建筑与工业厂房宜明装,在装饰要求较高的建筑中用暗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暗装将越来越普及。水平干管布置在顶棚下时,管道要保证规定的坡度00020003。圈梁与窗顶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还要考虑留出在供水干管末端设置集气罐的位置,如果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时,应将放气管就近接到有排水设施的房间或地点,以便于排气。为避免形成气塞,在水平干管上不得有局部向上凸起处,如果标高发生变化,应在水平干管下降前的最高点设置排气阀。回水干管在地面上敷设过门时,应考虑排气与泄水。一般民用建筑多采用400

4、mm400mm的过门地沟,过门后的一段回水管采用抬头走的做法,立管后继续低头走,以避免过门后上升管转弯处存气。立管应尽量布置在外墙角或沿两窗之间的墙面中心线。立管上下均应设阀门,以便于维修。双管系统的供水立管应该位于面向的右侧,当立管与散热器支管相交时,立管应煨弯或通过元宝弯管件绕过立管。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时应预留孔洞,装设套管。当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固定和防火封堵措施,并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管卡或支、吊架。采暖管道要考虑热补偿来消除因受热而产生的应力。为便于排除散热器上部的存气和排净散热器下部的水,散热器的供、回水支管应按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敷设。散热器

5、与立管连接的支管的坡度不得小于001。采暖管道的材料多采用焊接钢管与无缝钢管,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施工时要做防腐处理。低温水采暖系统和散热器连接支管也有采用聚丁烯管、聚丙烯管、聚乙烯管和复合管,连接的方式有熔焊、挤压连接等。小型系统也有采用铜管的,一般进行钎焊连接。2热水采暖系统管道设备的安装工艺安装前的准备熟悉施工图和大样图,绘制安装加工草图;复查和检核墙体与柱上预埋件及支、吊、托架的形式、规格、间距、标高与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影响阀件、仪表、管件的安装与拆卸;准备机具、主材和辅助材料;把各种半成品加工件和管道上组合件,做上标记或记号,分别送至各环路、各楼层、各单户的安装区域或

6、位置上;复查预留、修凿或钻出的孔洞是否能满足安装的要求。安装工艺流程:干管立管支管干管安装干管从人口或分支点开始,安装前应检查管内有无杂物、管子是否需要调直等。吊装干管:在地沟、地下室、技术层或顶棚内,先将吊卡按卡距与坡向调整好;将管子依次放入管卡内,初步稳固好,在最后调整坡度时逐个拧紧螺母。托架干管:先将托架按卡距与坡向调整、固定好,把管子依次放入托架上的管卡内,调整、稳固。管道在穿墙时必须先戴上套管。支、吊架在安装和调整时,必须朝热位移的方向偏移1/2的热收缩量。检查坐标、标高、甩口位置和变径是否正确,检查直管道是否正直。根据管道的连接方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在距支、吊架50mm以内的

7、位置上设置焊口。凡需隐蔽的干管,均需按设计或规范进行单体压力试验,办理隐蔽检查和分项验收手续。立管安装上供下回式采暖系统,从顶层的室内干管上预留口开始,自上而下安装至终点;其它系统从下部的干管预留立管甩头开始,自下而上安装至终点。一般两人操作为宜。在立管安装前,先检查各层预留孔洞的中心线或管道井内的立管测绘线是否在垂直线上、立管测绘的安装划线标记是否清晰,否则应重新弹线。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在立管安装划线上钻孔、栽管卡。立管在穿越楼板前,先将套管穿在管段上。摆正后,应使套管上端高出地面面层20mm,下端与顶棚抹灰面相平,若在湿式房间,套管应高出装饰地面找平层50mm以上。随时检查立管上每个

8、预留口的标高与角度是否正确、准确、平正。用调直杆或线坠从第一节管子开始找好垂直度,扶正、稳住套管;按程序填塞套管与楼板间隙;松开栽好的管卡,将立管置于管卡里,然后把管卡的螺丝拧紧。末端立管和干管连接时应避免安装不正确,造成最后一根立管上的散热器被堵塞。支管安装用量尺检查并核对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及立管预留口甩头是否准确,支管穿墙时先将套管安装好。支管与散热器可通过灯叉弯与活接头连接,也可通过柔性接头连接。若灯叉弯在现场煨制时,先将管段一端套出丝扣,抹好铅油、缠紧麻丝、旋上活接头公口,再把短接的一头也抹好铅油、缠紧麻丝、旋入活接头母口,按实际量出的尺寸进行断管、套丝、煨灯叉弯;煨制过程中用样板检查其弯曲度。设壁龛或暗装散热器的灯叉弯必须与散热器槽的抱角相吻合,使其达到美观。预制好的管段应在立管和散热器之间试安装,如果弯度不合适,用焊炬加热或用弯管器调整角度,弯曲点必须在丝头50mm以外处。用钢尺、水平尺、线坠校核支管的坡度和平行方向的距墙尺寸,复查立管及散热器有无移位。合格后,将穿墙套管固定,用水泥砂浆将套管与墙的缝隙堵严抹平。锚栓的选择在供热系统的安装中,经常需要膨胀螺栓对管道、设备与附件进行固定,称为锚固。在选择锚栓时,不仅要考虑承重的大小和应力的种类,还要考虑防火、防腐、锚固基础、锚固位置等因素,因此锚栓的选择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