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953986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 问题情境 兴趣 自主学习 1G623.2 1A 12095-308932-0090-01 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如果情境设计的合理,学生的学习积极就会调动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学习。反之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产生。为此学习情境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学实践让我摸索出阅读课上教学情境设计的一点门道,愿意和同行们共勉。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材料和背景信息,是我们教师从事

2、教学活动的环境,产生阅读学习的条件。 我们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倡导阅读课上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亲身经历学习实践,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 我创设问题情境时,一般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的,适合充当课本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桥梁的情境。能成为学生学习课本内容进而作出创新、发现载体的情境。帮助学生实现从现实到学习内容的抽象的情景。 为了更具体化问题情境的设计我分了是三种类型:障碍性问题情境、发现性问题情境、解决式问题情境。这些在我的阅读教学中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收到过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情境设计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障碍性问题缓冲情境设计及应用 我所任

3、教的是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辨别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内容分为讲读篇和阅读篇两种要求。所谓讲读篇就是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学习要点,而阅读篇就是让学生利用在讲读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去自学文章内容。很明显两种阅读教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尽管如此,教学这两种课文的时候,都要有问题出现,这样障碍性问题设计就使用在这里。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我做了一组课件,“卖冰糖葫芦”“包粘豆包”“放鞭炮”“扭东北大秧歌”。我把这一组喜庆的动漫课件放到了课堂的导课部分,学生看了个个喜出望外“过年了,过年了!”嚷个不停。然后出示了

4、“学习提示”,就是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人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由于我们生活在东北,北京及南方的春节习俗学生不知道,在理解课文时一定会出现障碍,我在引课时选择了学生熟知的印象储备影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困境,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 (二)发现性问题情境设计及应用 在阅读课教学中,我还经常设计“发现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会观察,会联想、会深思。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根源在于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时,我就采用了“发现性问题情境的设计”。在导课时,我运用“北方冬夜”的雪景配上凄婉的乐曲出现小女孩的身影,学

5、生从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来,全班统一解决。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她怎么没穿鞋呀?”这就为下文理解她的的悲惨命运打下了伏笔。在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这个情节中,我设计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阳光”一组反衬画面,给饥饿、寒冷、无助的可怜女孩命运一个鲜明的对比感。这时学生又提出了“她怎么不回家呀?”“大年夜他怎么饿着呀?”“她为什么只有到奶奶那里才幸福啊?”这些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再有学生去读课文解决它,最后让学生在亲身学习过程中感悟中心,理解其意。 (三)解决式问题情境设计及应用 有些课文的学习需要直截了当的解决问题,书本上的古文部分就是这样的。小学生的古文理解力有限,对于一些句子读起来费劲,理解起来有难度。遇到这样的课文,我就给学生设计“解决式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不走弯路,直奔学习内容。如:学习“学奕”这篇课文时,我在弈秋下棋的图片上设计了“奕”的两个解释:动词:下棋。姓氏:奕。学生一目了然,无须多解释。然后把精力运用到解决学生对句子的阅读上。当然,这样直截了当的教学设计也要因文而异。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和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化,我们创设问题的情境也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始终站在阅读教学制高点上,做好教材和学生的纽带。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