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951021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 液体的压强17.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3)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2)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

2、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分组自主探究法实验器材气球、塑料瓶、小药瓶、吸盘、玻璃管、钩码、缝衣针、弹簧测力计、自制小桶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进行吹气球比赛,学生的气球都是吹起来的,而老师可以把气球吸起来,然后实验演示:1、把一个气球放在密闭容器中,让气球口与外界相通,吸出容器中的空气,气球胀大。2、让气球堵住容器口,吸出容器中的空气,气球进入容器,向容器中吹气,气球跳出。如果用大点的气球,则容器吸在气球上。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引入课题、得出

3、大气压强的定义。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一步:启发思考,设计实验根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想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需要一个密闭容器,想办法排出里面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些现象。大气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却可以通过它发生的一些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根据这个思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些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第二步:实验展示,分享收获展示1:塑料吸盘贴在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即使用钩码也不能把吸盘拉不下来。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挤出吸盘内的空气,是大气压把吸盘压在了玻璃板上。然后找找有没有类似的方法,学

4、生会展示用力吸塑料瓶口,则塑料瓶变扁;吸出小药瓶中的空气,小药瓶吸在嘴唇上等。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有没有应用此类现象的例子,学生可能会想到拔火罐等实例。再问学生有没有其他排出空气的方法,上台展示。展示2:大试管中装水,小试管放在大试管口,倒立大试管,水流出的同时小试管上升。引导学生分析是用水排出大试管中的空气,大气压推动小试管上升。展示3:底部扎孔的塑料瓶装上水,盖上盖子,水不会流出。(以上实验是各小组在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不同小组采用的不同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各抒己见,举出实例。引出大气压的应用(二)大气压强的应用请学生举出一

5、些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拔火罐、吸饮料、吸盘挂物钩、输液等。(三)大气压的测量第一步:分组探究,估测气压 安排学生根据课本87页的想想做做进行分组实验,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估测大气压,弄清实验原理和方法。(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出压力和受力面积,用公式P=FS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吸盘被拉动瞬间弹簧测力计读数较难把握,学生实验探究难以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用装沙子或水的挂瓶,或者用小钩码加橡皮泥来代替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实验时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 ,让学生了解到:吸盘中的空气往往难以排尽,拉动吸盘时受力

6、面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第二步:转换思路,水柱测压演示覆杯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是大气压托起了玻璃杯中的水,启发思考:换更高的玻璃管结果又会怎样呢?教师演示,水依然不会流出。如果再换用足够高的玻璃管,装满水倒立,用水槽中的水来代替纸片,密封管口,直到管中的水柱静止不动,引导学生分析可知:大气压的大小就等于它所支持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告诉学生这样把大气压的大小就转换成了水柱的压强的大小,这也应用了转换法。如果测出大气压能支持的水柱的高度,根据公式g h算出水柱的压强,就等于知道了大气压强。那么“大气压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此时播放大气压支持水柱的实验视频,实验证明大气压可

7、以支持大约10m高的水柱。第三步:发现问题,水银解决由于水柱太高,实验不方便进行,但大气压的值是一定的,如果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水银来代替水,液柱的高度就会下降,从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把水换成了水银,这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让学生看课本87页的托里拆利实验,并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思考以下问题: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压或上提玻璃管(开口始终不离开水银面),所测值将_;玻璃管加长加粗时所测值_;如果玻璃管放斜了,所测值将_;如果不小心管中进入少量空气所测值将 _。(用“改变”或“不变”填空)第四步、标准大气压 引导学生计算:og h =1.013105Pa (或76cmHg,粗略计算时可以取作105

8、Pa)第五步、利用气压,计算水柱引导学生利用标准大气压计算出能托起的水柱的高度,验证前面的大气压托水柱实验。第六步、大气压强的变化由于空气的密度随高度而变化,所以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另外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第七步:延伸应用,介绍工具 1、水银气压计引导学生获知: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旁立上刻度尺即成为一种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2、无液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携带不方便,使用较多的是无液气压计,又叫金属盒气压计,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其结构及原理。三、归纳总结 、系统掌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

9、行归纳和总结,再次回顾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物理方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反馈测试 、活动迁移本环节安排1个练习和1个游戏活动。练习:1、首先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C.奥斯特实验 D.牛顿第一定律实验2、水银气压计挂斜了,读数将会 A.比实际气压大 B.比实际气压小C.和实际气压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3、用塑料管能吸瓶内果汁,是由于 A.塑料管本身有吸水作用B.人体内对果汁产生的吸引力C.塑料管内气体被吸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D.果汁本身产生的压强大4、如果水银气压计中的水银用水代替,

10、那么玻璃管的长度约为 A.1 m B.4 mC.20.5 mD.10.5 m图35、如图3所示,把一只玻璃杯的杯口朝下,竖直按入水中,在杯子按入水中的过程中则 A.杯内充满水 B.水不能进入杯内C.水进入杯中,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小D.水进入杯中,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大6、如果一间房屋的屋顶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人在如此巨大的作用下为什么没被压扁?神七宇航员翟志刚到太空为什么要换上航天服?游戏活动:搬运乒乓球比赛。提供一根吸管,游戏规则是不允许用手接触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运即可)。五、课后研讨 、深化延展课后研究问题:1、阅读“想想做做”,自制气压计并通过它了解楼上楼下气压变化,书写实验报告。2、清热口服液带盖插上吸管后,为什么还能将药液吸上?实际观察并分析原因。 (学生可任选其一)。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探究 猜想:空气可能有压强 结论:空气有压强2、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大气压强的应用拔火罐、输液、挂物的塑料吸盘、吸饮料等三、大气压强的测量 1、估测2、托里拆利实验 3、标准大气压(o) o1.013105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