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知识的学习.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94141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知识的学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属于( )A、理性知识 B、感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2. 对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的是()。A.理性知识B.感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感觉记忆属于()。 A.短时记忆B.直接记忆 C.工作记忆D.瞬时记忆4. 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是()。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5. 在已经形成的某些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是()。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6. 把一种新的观念

2、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 C.总括学习D.命题学习7. 学生学习了“哺乳动物”这一概念,接下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这是通过()来实现的。 A.相关类属学习B.派生类属学习 C.陈述性知识的学习D.程序性知识的学习8. 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形成,现在学生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育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属于()。 A.相关类属学习B.派生类属学习 C.感性学习D.理性学习9.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知识直观的形式主要包括实物直观、言语直观和()。 A.感性直观B.模象直观 C.显性直观D.形象直观10.在

3、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体现了()的作用。 A.差异律B.组合律 C.活动律D.强度律11.以下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A.参观各种实物B.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 C.到农场参观D.教学电影电视的观察12.学习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相关类属学习B.派生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13.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这属于()。 A.直觉概括B.感性概括 C.理性概括D.直观概括14.在讲果实的概念时,不紧选可食的果实,如西瓜、南瓜,还选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子、棉籽

4、,这是使用了()。 A.变式B.差异律 C.组合律 D.实物直观15.在考试的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具备记忆中的()。 A.再认能力B.回忆能力 C.复述能力D.识记能力16.短时记忆大概持续()。 A.2.520秒B.2分钟 C.0.252秒D.23分钟17.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遗忘曲线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B.皮亚杰 C.艾宾浩斯D.维果斯基18.短时记忆的容量大概为()。 A.7加减2个数字B.7加减2个单元 C.7加减2个段落D.7加减2个模块19.()就是个体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A.相互干扰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D.遗

5、忘20.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21.对遗忘最古老的理论解释是()。 A.干扰所B.同化说 C.动机说D.痕迹衰退说22.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 C缩简法D视觉想象 23.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 C干扰说D动机说 24.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属于().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相互干扰D.同化25.学习达到刚好的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研究表明,过度

6、学习的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好。 A.120%B.150% C.180%D.200%26.学生在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是运用了()策略。 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 C.及时复习D.分时段复习27.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为()。 A.同化B.图式 C.产生式D.命题28.研究发现,人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通过听觉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获得的知识能记住65%。这种促进记忆提高的方法是()。 A.多种感官参与B.深度加工 C.适当过度学习D.组块化编码二、多项选择题1. 就直观的对象而言,直观形式主要包括()。 A.实物直观B.模象

7、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性直观 E.理性知识2.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可以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D.理性知识 E.直观知识3. 符号学习包括()。 A.词汇学习B.实物、图表、图形 C.事实性知识的学习D.历史课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 E.对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4. 以下属于命题学习的是()。 A.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B.圆的直径是它的两倍 C.功=力距离D.鸟:前肢为翼,无齿有喙。 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5.下位学习又可分为()。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符号学习D.概念学习E.并列结合学习6. 知识学习的

8、过程包括()。 A.知识的保持B.知识的提取 C.知识的转化D.知识的获得 E.知识的同化7. 知识学习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A.是增长经验的重要前提 B.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C.是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D.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E.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8. 以下属于模象直观的有()。 A.飞机模型 B.PPT演示 C.参观农场D.照片 E.各种实验9.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途径包括()。 A.科学地进行比较 B.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C.正确运用变式D.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E.熟能生巧,鼓励学生多背多记10.如何才能够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A.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B.运用感

9、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C.加强言语与形象的配合D.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E.加强言语直观与实物直观的结合11.在突出直观对象特点的时候,可以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A.强度律和差异律 B.练习律 C.活动律D.组合律 E.准备律和效果律12.短时记忆包括()。 A.感觉记忆 B.直觉记忆 C.工作记忆D.直接记忆 E.间接记忆13.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其实验,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A.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 B.采用重学法来检验记忆效果C.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D.遗忘的过程是不快不慢E.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14.关于动机说遗忘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10、)。 A.最早由弗洛依德提出B.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 C.又称遗忘的压抑理论D.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E.认为遗忘是因为旧的知识被新的知识同化15.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合理进行复习B.进行组块化编码 C.有效运用记忆术 D.适当过度学习 E. 深度加工材料 三、是非判断题1. 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全部是对短时记忆深度加工的结果。 ()2.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 地理课上对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属于符号学习。 ()4. 要及时“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散复习。()5. 学完“牡丹”、“芍药”、“杜鹃”等概念之后,在学习“花”这一概念,这属于下位学习。 ()6. 直观是教学系统中学生对理性材料做出的能动反映。 ()7.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