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答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93888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分析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材料分析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材料分析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材料分析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材料分析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分析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分析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 产生X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答:实验证实:在高真空中,凡高速运动的电子碰到任何障碍物时,均能产生X射线,对于其他带电的基本粒子也有类似现象发生。电子式X射线管中产生X射线的条件可归纳为:1,以某种方式得到一定量的自由电子;2,在高真空中,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迫使这些电子作定向高速运动;3,在电子运动路径上设障碍物以急剧改变电子的运动速度。2. 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解已知条件:U=50kv电子静止质量:m0=9.110-31kg光速:c=2.998108m/s电子电量:e=1.60210-19C普朗克常数:h=6

2、.62610-34J.s电子从阴极飞出到达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总动能为 E=eU=1.60210-19C50kv=8.0110-18kJ由于E=1/2m0v02所以电子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为 v0=(2E/m0)1/2=4.2106m/s所发射连续谱的短波限0的大小仅取决于加速电压0()12400/v(伏) 0.2483. 辐射出来的光子的最大动能为 E0h0hc/01.9910-15J连续谱是怎样产生的?其短波限与某物质的吸收限有何不同(V和VK以kv为单位)? 答 当射线管两极间加高压时,大量电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轰击,由于阳极的阻碍作用,电子将产生极大的负加速度。根据经典物

3、理学的理论,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作加速运动时,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变化,此时必然要产生一个电磁波,或至少一个电磁脉冲。由于极大数量的电子射到阳极上的时间和条件不可能相同,因而得到的电磁波将具有连续的各种波长,形成连续射线谱。在极限情况下,极少数的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子便具有最高能量和最短的波长,即短波限。连续谱短波限只与管压有关,当固定管压,增加管电流或改变靶时短波限不变。原子系统中的电子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不连续地分布在K,L,M,N等不同能级的壳层上,当外来的高速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原子系统之外,从而使原子处于激

4、发态。这时所需的能量即为吸收限,它只与壳层能量有关。即吸收限只与靶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管电压无关。4. 已知钼的K0.71,铁的K1.93及钴的K1.79,试求光子的频率和能量。试计算钼的K激发电压,已知钼的K0.619。已知钴的K激发电压VK7.71kv,试求其K。解:由公式Ka=c/Ka 及Eh有: 对钼,3108/(0.7110-10)4.231018(Hz) E=6.6310-344.2310182.8010-15(J) 对铁,3108/(1.9310-10)1.551018(Hz) E=6.6310-341.5510181.0310-15(J) 对钴,3108/(1.7910-10)1

5、.681018(Hz) E=6.6310-341.6810181.1110-15(J) 由公式K1.24/VK 对钼VK1.24/K1.24/0.0619=20(kv)14. 对钴K1.24/VK1.24/7.71=0.161计算0.071 nm(MoK)和0.154 nm(CuK)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解:对于某物质X射线的振动频率;能量W=h 其中:C为X射线的速度 2.99810m/s; 为物质的波长;h为普朗克常量为6.625J 对于Mo = W=h=对于Cu = W=h= (nm)=1.61()。15. 计算空气对CrK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设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

6、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3)。解:m=0.827.70.240.1=22.16+8.02=30.18(cm2/g) =m=30.181.2910-3=3.8910-2 cm-116. 为使CuK线的强度衰减12,需要多厚的Ni滤波片?(Ni的密度为8.90gcm3)。CuK1和CuK2的强度比在入射时为2:1,利用算得的Ni滤波片之后其比值会有什么变化? 解:设滤波片的厚度为t根据公式I/ I0=e-Umt;查表得铁对CuK的m49.3(cm2/g),有:1/2=exp(-mt)即t=-(ln0.5)/ m=0.00158cm根据公式:m=K3Z3,CuK1和CuK

7、2的波长分别为:0.154051和0.154433nm ,所以m=K3Z3,分别为:49.18(cm2/g),49.56(cm2/g)I1/I2=2e-Umt/e-Umt =2exp(-49.188.90.00158)/ exp(-49.568.90.00158)=2.01答:滤波后的强度比约为2:1。17. 试述原子散射因数f和结构因数的物理意义。结构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答:原子散射因数:f=Aa/Ae=一个原子所有电子相干散射波的合成振幅/一个电子相干散射波的振幅,它反映的是一个原子中所有电子散射波的合成振幅。结构因数:式中结构振幅FHKL=Ab/Ae=一个晶胞的相干散射振幅/一个电子的

8、相干散射振幅结构因数表征了单胞的衍射强度,反映了单胞中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位置对(HKL)晶面方向上衍射强度的影响。结构因数只与原子的种类以及在单胞中的位置有关,而不受单胞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18. 当体心立方点阵的体心原子和顶点原子种类不相同时,关于H+K+L=偶数时,衍射存在,H+K+L=奇数时,衍射相消的结论是否仍成立?答:假设A原子为顶点原子,B原子占据体心,其坐标为:A:0 0 0 (晶胞角顶)B:1/2 1/2 1/2 (晶胞体心)于是结构因子为:FHKL=fAei2(0K+0H+0L)+fBei2(H/2+K/2+L/2)=fA+fBe i(H+K+L)因为: eni=eni=(

9、1)n所以,当H+K+L=偶数时: FHKL=fA+fB FHKL2=(fA+fB)2 当H+K+L=奇数时: FHKL=fAfB FHKL2=(fAfB)2从此可见, 当体心立方点阵的体心原子和顶点原主种类不同时,关于H+K+L=偶数时,衍射存在的结论仍成立,且强度变强。而当H+K+L=奇数时,衍射相消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只有当fA=fB时,FHKL=0才发生消光,若fAfB,仍有衍射存在,只是强度变弱了。19. 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对食盐进行化学分析与物相定性分析,所得信息有何不同?答: 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X射线在某种晶体上的衍射必然反映出带有晶体特征的特定的衍射花样(衍射位置、衍射

10、强度I),而没有两种结晶物质会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花样,所以我们才能根据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来确定某一物相。 对食盐进行化学分析,只可得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Na,Cl等)及其含量,却不能说明其存在状态,亦即不能说明其是何种晶体结构,同种元素虽然成分不发生变化,但可以不同晶体状态存在,对化合物更是如此。定性分析的任务就是鉴别待测样由哪些物相所组成。20. 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是什么?试述用K值法进行物相定量分析的过程。答:根据X射线衍射强度公式,某一物相的相对含量的增加,其衍射线的强度亦随之增加,所以通过衍射线强度的数值可以确定对应物相的相对含量。由于各个物相对X射线的吸收影响不同,

11、X射线衍射强度与该物相的相对含量之间不成线性比例关系,必须加以修正。这是内标法的一种,是事先在待测样品中加入纯元素,然后测出定标曲线的斜率即K值。当要进行这类待测材料衍射分析时,已知K值和标准物相质量分数s,只要测出a相强度Ia与标准物相的强度Is的比值Ia/Is就可以求出a相的质量分数a。21. 试借助PDF(ICDD)卡片及索引,对表1、表2中未知物质的衍射资料作出物相鉴定。表1。d/(0.1nm)I/I1d/(0.1nm)I/I1d/(0.1nm)I/I13.66501.46101.06103.171001.42501.01102.24801.31300.96101.91401.2310

12、0.85101.83301.12101.60201.0810表2。d/(0.1nm)I/I1d/(0.1nm)I/I1d/(0.1nm)I/I12.40501.26100.93102.09501.25200.85102.031001.20100.81201.75401.06200.80201.47301.0210答:(1)先假设表中三条最强线是同一物质的,则d1=3.17,d2=2.24,d3=3.66,估计晶面间距可能误差范围d1为3.193.15,d2为2.262.22,d3为3.683.64。 根据d1值(或d2,d3),在数值索引中检索适当的d组,找出与d1,d2,d3值复合较好的一些卡片。 把待测相的三强线的d值和I/I1值相比较,淘汰一些不相符的卡片,得到:物质卡片顺序号待测物质3.17 2.24 3.66100 80 50 BaS84543.19 2.26 3.69100 80 72因此鉴定出待测试样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