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938312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位 (厂) (车间) 姓名 编号 装 订 线 说明1、请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有违反考试纪律者按零分论处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考试成绩80分合格。2、请将单位、姓名及员工编号写在试卷上端相应位置。3、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空内或题后,不要超过装订线。“两体系建设”基础知识考评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60分)1、(风险点)是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本单元,各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是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建立、监控及应用的归口管理部门;2、分公司、分厂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点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

2、),并将相关培训内容列为各单位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中,并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课件)、(培训人员签名)、培训影像资料、人员考核记录等资料。3、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的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4、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重点突出(风险性较大)、(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可能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的作业活动作为风险点。5、企业应对本单位排查的风险点,形成包括区域、场所、(设备设施类)、(作业活动类)的风险点清单,并明确风险点对应的工序,建立公司主要风险点清单,作

3、为进行下一步危险源辨识的依据。7、电解铝、氧化铝行业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对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使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对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8、(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指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并将其汇总。在识别危险源时,要从四个方面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9、为了系统找出各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把各环节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法)可以对某种工作系统、某种装置等设备设施类进行

4、危险源排查,因此应作为辅助企业进行设备设施类风险辨识的评价方法。10、工贸行业辨识的危险源应覆盖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中(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确保不遗漏。11、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明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12、根据风险控制的原则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方法,根据辨识的危险源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

5、、(应急处置)等措施制定相应的管控方法,管控措施应选择明确、具体、可操作。13、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以及危险性大、波及范围广、失控状态下可能导致严重后的设备设施、场所、区域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14、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公司及厂区大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或告知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15、企业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隐患排查及治

6、理监督的领导机构,成员至少包括(分管领导)、(车间单位负责人)。16、(各生产单位、车间)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掌握四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具体负责所辖范围内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负责组织一般事故隐患的评估,并对自行管理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等工作。岗位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的基本要求,事故隐患分为两级:(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分为两类:(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18、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

7、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涉及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制定专门的(各层级排查周期)及要求。19、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级别不同,将4级危险源对应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划分到(班组岗位)级,按照一班一检的周期进行隐患排查;将3级危险源对应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划分到(车间级),班组岗位级同时进行开展,按照每周一次的周期进行隐患排查;将2级危险源对应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划分到(分厂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级检查同时开展,不同级别检查按每班一次、每日一次、每周一次等周期频次进行全面的排查;将1级危险源对应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划分到(公司级

8、),分厂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级检查同时开展,不同级别检查每班一次、每日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等周期频次进行全面的排查。 2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遵循(“发现评估确定治理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反馈组织验证”)的流程对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 22、一级重大隐患应由(公司级)进行管控,二级重大隐患应由(分厂级)进行管控,同时车间级、班组岗位级进行同级管控。二、简答题:(共计40分)1、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哪几部分?(10分) 准备阶段;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控制措施策划;风险分级管控。 2、氧化铝行业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根据氧化铝生产流程长,

9、工艺较为复杂的特点,为保证风险点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议根据具体生产工序、生产流程、岗位设置情况、设备特点来划分风险辨识单元,具体划分步骤有几方面?(10分)(1)、以生产工序划分,将氧化铝行业划分为原料、溶出、沉降、分解、焙烧、蒸发六大工序。(2)、按照工序划分完成之后,将各工序按照生产流程进行继续细分。(3)、各生产流程中应根据岗位管辖范围及设备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状态造成的风险,将各生产工序中重要设备列入重点管控的风险类别之中。(4)、根据生产工序、生产流程、设备特点划分之后,要综合考虑常规状态及非常规状态下的作业活动,重点将危险性较大、作业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可能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的作

10、业作为一个风险点。3、在危险源的辨识过程中,要考虑哪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三种状态: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存在的危险危害) 异常(例如:设备存在缺陷以及工艺参数存在异常的情况)a) 紧急(例如:发生火灾、漏槽等破坏性大的事故时的情况,此时应接合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三种时态: 过去(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过去”发生过伤害事故,可同时参照企业内部及相同行业内的安全事故) b) 现在(例如:是指某个危险因素“现在”一直就危害着人体,如高温、噪声)c) 将来(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存在“将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重点考虑危害性较大,控制难度较大的事故,尤其是频繁发生,但不易控制的方面

11、,如电解铝行业的滚铝事故)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之间的函数式及表示的含义?(10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D=L E 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5、针对风险分级的标准及管控完善一下表格内容:(10分)风险级别管控单位D值风险等级描述3201级 重大危险公司160-3202级 较大风险分厂70-1603级 一般风险车间0-704级 低风险班组岗位5、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事故防范措施整改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等。第 4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