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93704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此诗的教学目的是: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

2、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

3、;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险;损害;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4、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

5、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6、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

7、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说明 古诗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内涵丰富;是启导学习兴趣、发展智能、陶冶情操、训练语文能力的好材料。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环节。朗读应先读通、读懂;进而表情达意地吟诵;也就是用声音来诉说自己对诗句的感悟。这是诗歌学习所应达到的境界。 古诗教学宜把观看图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图像如选用得当;使用适时;将对理解诗意、想象情景起到有益的作用。 设计解读 庄杏珍老师常常告戒她的学生:要走语文教学的正道!所谓正道;就是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

8、方法与途径。面对异彩纷呈而又五花八门的语文教学现象;我们必须要有主心骨;不人云亦云;更不随风摇摆;要用一双慧眼透视种种课堂教学的现象;发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她就是用这样严格的爱要求自己;也要求她的学生。这份夜宿山寺的教学设计;是庄杏珍老师日常教学设计中的一份;深入地解读这份教学设计;或许就寻着了语文教学的坦然正道。 看完这份教学设计;尽管没有标明是哪个年级;但你一定能确认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而且是一份中年段的语文教学设计。我们不妨从教学的内容、目标、方式以及教师的指导用语等方面来仔细地解读一番。 就教学的内容来看是语文的。首先;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都是语文的;从仅有的两个教学程序研究

9、题意;自读自学交流切磋;诵读求悟来看;设计的每一项学习内容都是语文课程所规定的;即使是板画用手势表示等教学活动;都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基础上;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诗意。这样的设计就避免了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的尴尬;也避免了语文课陷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误区。其次;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在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体会和朗读上;没有无限的拓展、延伸;更没有引入相关的史料、类似的古诗等;干净明了。教什么、学什么;以文本为核心;精当!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深入地研究教材课文本身的内涵;没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而过度地引用相关的课外资源;使原本精当的教学内

10、容变得复杂而臃肿;冲淡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静心学习。语文教学该围绕文本这个内核;进行瘦身运动了。再者;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并不深奥:研究题意;字字思考;理解诗意;处处想象;体会诗意;行行朗读;表现诗意。教学内容是明确的;也是适度的。如:危字怎么解释?危楼是什么样的楼?站在危楼之上;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适合学生的学习程度;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考;自然学得明明白白;感觉踏踏实实。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自学感悟;难免会让学生学得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庄杏珍老师一直提倡语文教学要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古诗教学;容不得含糊其词。她说:如果总是让学生不

11、求甚解;学生必然囫囵吞枣。留下那么多的枣核;学生一定会消化不良。语文教学;就是应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学得实在一些、轻松一点。 就教学的目标来看是小学的。这份教学设计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三个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诗文的相关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

12、诗文50篇(段)。也符合中年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水平;因而是科学的;也是恰当的。什么年龄段的学生读什么样的诗文;读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依据;而不能想当然;这个科学的依据之一就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为鲜明的是提出了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的学习目标;切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准确而可操作。学生既有了简便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又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高度凝练的目标表述体现了庄杏珍老师对古诗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好记、好用、好评价。同时;也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在这一方面有深刻的体验;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我们还发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这三个目标展开。如围绕行行朗读、字

13、字思考、处处想象这一目标;设计了按照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的方法自学这首诗;交流切磋;逐行研究两项教学活动;确保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都应该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对应起来;使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来落实。从而避免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脱节;改变实际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游离教材内容的现状。 就教学的方法来看是有效的。这份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有:板画、据文想象、自学、交流切磋、表演体验、对比朗读等;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小学生好新奇、好变化的学习心理;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只有真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才可能提高效率。而这种情趣;又惟有

14、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才能持久;才具有学习的内驱力。那种依赖多媒体课件的感官刺激;恐怕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内在情趣。当然;方法无所谓好坏;而只有切合语文学习内容与语文学科特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好方法。庄杏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还清晰地看到了训练的过程;如出示课题后;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板画这首诗所描绘的事物;特别是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的设计;更是精妙之举。再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行诗句;教师先是启发学生体会怎样朗读;鼓励学生高昂地读、响亮地读;而后引导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读;体会诗人的心情;最后让学生运用两种不同的方

15、法对比朗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些教学过程;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训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练。从这个教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想见课堂教学的情景;可以预测到学生在教师的训练下所得所获。假如没有这样的训练;没有教师顶真的指导和要求;而一味地让学生自行感悟;会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吗?我们反对机械、呆板的训练;但我们的确需要生动、有效的语文训练。惟有这样朴素、务实的语文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实在的发展。从教学设计中;我们还看到教师对学生理解字词的要求是很严格;力求精确。如对危楼星辰等词语的理解;真的是字字推敲;丝毫不马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必然会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思考字词、诗句的意思。教学;就是要这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和不教;学和不学;应该是有明显差异的。否则;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何以体现呢?当自主、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