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935174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高等农林教育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于1932 年,成立于 1934年 4 月20 日。1932 年,于右任、张继、戴季 陶、杨虎城、辛树帜等,倡导“要在中国旧文化发源地上建立中国新文化”。同 年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筹备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同年 12 月,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成立,公推于右任、张继、戴季陶为 常务委员。1933 年初选校址在咸阳高堡子一带后,经一再查勘,选定武功县的 张家岗,此为“后稷之遗址所在地”,以之建校讲习农林,有继往开来,洵有历 史深远意义。1934 年 3 月,公推于右任为校长,虽未到职,仍以常务名义指挥。4 月 20 日,7 层教学大楼奠基,全

2、楼共7521平方米,于1936 年秋竣工。大楼奠基碑上 刻有“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16 个大字。1936 年7 月,西北农专筹委会工作结束,教育部任命辛树帜为校长,开始招 收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农经、水利等 6 组新生 101 名。1932 年春,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被查封,国民党政府决定将该院归并于西 北农专,全部校产也随之移交。归并后,原该院院长郭厚庵于 1933 年秋应聘为 西北农专园艺场筹备员。郭层留学法国,专攻农业。倡导“导引后学,趋重实际”, “悉心擘画,多所建树”。西农三号楼前以及环道的西方式庭园格局均由他设计 而成。1934 年5 月,由李仪祉创建的陕西省

3、水利专科班,因经费困难,设备不足, 经商定该班改为西北农专的水利组。9 月 1 日接收完毕,即正式开学。1936 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还与国立北平研究院联合组建中国西北植物调查 所。2 国立西北农学院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一些著名爱国教授提出“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根本”的 口号,要求政府将学校内迁,南京政府不得不决定在长沙和西安成立两个临时大 学。西安临时大学由北大、北师大、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在抗日烽火中仓促 建成,设文理、法商、教、工、农、医6 大学院 24 个系。1938年,行政院决定 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 年6 月,教育部决定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

4、院合并成立 国立西北农学院。与此同时,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也决定并入西北农学院。同 年7 月,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辛树帜任主任。研究确定西北农林专 科学院的校址为西北农学院的校址。国立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后,设有农艺学、森林学、园艺学、农田水利学、 畜牧兽医学、农业化学 6 个系。到 1945 年抗战胜利,西北农学院已有教职员工 339 名,专任教师 137 名。 专任教师中,教授48名,副教授 15名,助教48名。他们多是怀着救国热忱从 京津沪等院校内迁陕西的爱国学者,如虞宏正,王绶、路葆清、等,他们学术造 诣高深,治学严谨。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为西北农学院开创了“诚、朴、勇、 毅”

5、的好校风。1949 年解放时,全院共 10系 1部。1949 年5 月,私立户县知行农业专科学校停办,未毕业的学生转入西北农学 院。1950 年 3 月,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并入,同年 6 月,兰州大学水利系并入西 北农学院。1978 年中央批准恢复北京农业大学为农林部直属重点大学,接着国务院批准 恢复和只增设了一批重点高等农林院校。1973 年 3-10月,先后经中央、国务院 批准恢复南京农学院和确定南京农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 华南农学院和沈阳农学院为全国重点学校。1985年 10 月,西北农学院经农牧渔 业部批准,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78 年,在国家政治、经济大好

6、形势下,西北农学院根据林学系事业发展规 划的意见,决定派人去国家林业总局汇报成立西北林学院的建议。1979 年1 月 21日,国务院由当时在京的王任重等 11 位副总理签字批准,在 陕西武功建立西北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诞生记11999 年 9 月 11 日,东方农耕文明发祥地陕西杨凌,由1934 年后陆续成 立,分属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的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水科所、陕西省农科院、陕西 省林学院、西北植物所 7 个科教单位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这 是我国第一所由大学和科研院所重组的高等院校。21996 年:程安东

7、省长 6 月 19 日批示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光强“协调研究建立特 别行政区的组建方案,研究报国务院”8 月 30 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专程到杨凌考察,提 出“科技和高教不应形成两大系统,应当逐步联合,尤其是技术科研工作可以放 到高校去做”,“应当在杨凌办一个农业科研、教学的综合体系,这是一个大的改 革,是高校与科研直接的互补,对西北农业的发展,对科教体制的改革都有意义”, “中国的农业将来要发展,一是靠西北,二是靠东北,。其他地方有潜力,不如 你们这么大。西北只要把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水的问题解决好,农业就会有大发 展”9 月 26 日,省政府办公厅向国务院办公厅呈送了陕西杨

8、凌农科城基本情况 的汇报材料,并提请报呈李岚清副总理。3 1997 年: 1 月 12-16 日,范肖梅、张光强代领调研小组赴京,就杨凌科教体 制改革及开发区建设问题,同国家科委、教委、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中科 院领导交换意见。各部委认为杨凌科教单位联合共建方向正确,应予支持,但对 如何共建,看法不尽一致。3 月 10 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 141 次总理办公会议,会议原则 同意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 月 25 日,省政府领导研究认为,杨陵的区名从字面上看,即为陵墓名, 不利于示范区招商引资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决定将“国家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 业示范区”中的“陵”更改为“

9、凌”。3 月 25 日,国务院发出研究陕西杨凌农业科教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会 议纪要,原则同意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6 月 18 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 委会为正厅级事业单位,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 济管理权,全面领导示范区的工作;撤销陕西省武功县农业科研中心协调委员会, 人、财、物划归示范区管委会管理。7 月 25 日,省委决定,设立中共陕西省杨 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张光强任党工委书记。7月29日上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大会在杨凌隆重举行。10月 5 日,示范区陕西省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99年:

10、8月 6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筹建工作小组成立。8月 13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筹备共组领导小组在教育部举行会议,研究 学校成立的有关重大问题。8月 27 日,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地处陕西 杨凌的若干大学和科研院校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9 月 1 日,徐荣凯副秘书长、袁隐局长和国家计委领导商定,国家计委给 大学投入启动费 4 亿元,陕西投入 2 亿元。计委发函明确 4 亿元投入。9 月 3 日,徐荣凯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国务院关于组建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的复函涉及的有关问题。9月 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复函。9月 8日,国务院任命陈宗兴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9月 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决定。经中组部批 准,教育部党组同日任命孙武学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9月 11 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大会在杨凌示范区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