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9346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四箱涵专项施工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地质资料1三、设计技术规定4四、施工部署5五、箱涵施工方案8六、质量保证措施16七、安全保证措施18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第一章、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滨江新区规划四路地处江门市滨江新区启动区中心地区,位于天沙河路的东边,与天沙河路基本平行。道路北起新南路,南接规划二路,规划四路长约954米,宽25米。其中南侧雨水收集系统为23.0m1.6m箱涵,重要收集规划四路(人工河规划二路)两侧地块雨水,并转输规划二路雨水,由南向北排入人工河中。2、 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文献; (2)、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四路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编制所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1)

2、、建筑地基解决技术规范JGJ79-202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23;(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23;(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23;(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23);(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23)(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3)第二章、地质资料1、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场区内第四系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3、4ml )、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残积土层(Qel);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百足山组(K1b),按其成因类型及岩性,由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4ml)重要为素填土。呈黄褐色,湿,松散,重要由粘性土组成。该层普遍分布于场区,直接揭露于地表,层厚1.003.80m,平均厚度2.50m。(2)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1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细砂。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位于人工填土层之下或直接揭露于鱼塘底,顶界埋深0.003.80m,层厚3.1013.10m,平均厚度8.05m。(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

4、(Q3al )1粉质粘土:灰黄色,浅灰色,棕红色,花斑状,可塑。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顶界埋深5.5015.90m,揭露厚度1.002.70m。 2粉、细砂:呈褐黄色,浅灰色,饱和,稍密。粒径不均匀,含少量粘性土。顶界埋深8.9014.90m,揭露厚度1.002.80m。3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细砂。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位于1粉质粘土之下。(4)残积层(el)重要揭露于桥位处,按稠度可划分为以下2个亚层:1可塑粉质粘土:灰黄色,浅灰色,褐红色,可塑,为砂岩或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2硬塑亚粘土:灰黄色,浅灰色,褐红色,硬塑,为砂岩或泥质粉砂岩风化

5、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5)白垩系下统百足山组(K1b)重要揭露于桥位处,岩性组合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砾岩。灰色,浅灰色,紫红色,紫灰色。其中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泥质、粉砂质结构,细砂岩为细砂质结构,砾岩为砾状结构,砾岩中砾石含量约占80%,成分重要为砂岩或石灰岩质。以上岩层呈中厚层厚层状,胶结物重要为泥质和钙质。按岩石风化限度可划分为以下4带。1全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2强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带中风化不均匀,夹中风化碎块状块状,中风化岩块质硬,并且分布不甚均匀,钻进中有响声及跳钻剧烈等现象。3中风化带:裂隙较发

6、育,岩芯呈块状,扁柱状,短柱状为主,少量柱状或长柱状,岩质一般较硬,锤击声稍脆易碎。4微风化带: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扁柱状及块状。岩质坚硬,锤击声脆。2、地下水场区总体地势低平,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迳流排泄区。场区地下水类型重要有上层滞水及孔隙承压水。(1)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人工填土层分布广,厚度较大,结构疏松,含上层滞水。但含水量不大,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上层滞水重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2)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冲积砂层孔隙中,具承压性。重要接受上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据钻孔终孔24小时后观测,场地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0.602.80m。场地水网发育,鱼塘星罗棋布,地

7、下水补给来源充足。第三章、设计技术规定本箱涵总长约为360m,箱涵为两孔,单孔尺寸为3m*1.6m。基坑采用拉森钢板桩或槽钢钢板桩支护,基坑顶设2*36c槽钢作腰梁,在腰梁上支设d299*8钢管支撑,基坑深度在3.6234.998米之间,宽度为10.05米。箱涵地基解决采用500mm厚1:1中砂碎石换填,垫层采用C15砼100mm厚,箱涵主体结构为钢筋砼结构,采用C30砼,钢筋保护层厚度宜为35mm,底板、侧墙、中间隔墙、顶板厚度均为350mm。箱涵每25m设立一条伸缩缝。第四章、施工部署1、施工管理组织架构项目经理:蓝勇项目技术负责人:邓声万项目副经理:甄金活实验员:仓管员:材料员:安全员:

8、质检员:资料员:计划员:测量员:施工员:泥工施工队木工施工队钢筋工施工队管桩施工队2、项目重要管理人员职责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将采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全过程施工管理,对工程项目实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保证实现项目的管理目的。1、项目决策层: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组成。项目经理是项目经理部最高决策者,负责工程全面工作。2、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的行政领导工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全面负责。(1)作为公司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负责协调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面的关系。(2)保证项目按协议规定进行施工并完毕协议规定的施工内容。(3)拟定项目组织

9、机构,选择合适人选并上报上级主管批准。(4)拟定项目工作方针、工作目的和工作程序。3项目技术人:重要负责项目施工中的所有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工作。(1)负责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工作。(2)参与承建工程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作好会审记录,参与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修改工作。(3)规划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的布局。(4)主持“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编制及修改工作。(5)主持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参与质量事故的解决和一般质量事故技术解决方案编制。3、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拟定于2023年4月1日开工,2023年6月30日竣工,计划91天完毕箱涵作业。4、劳动力安排现场负责人1人,技术员1人,专职安全员

10、1人,施工员1人,实验工1人,测量工2人,混凝土、钢筋及木工15人。5、机械设备安排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泵车台12挖土机台13运泥车台34振动棒台35砼运送车台36发电机台175KW7电焊机台28模板套26、材料的安排 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1围挡m1206C30混凝土m324002拉森钢板桩或槽钢(延米)m1207D299*8钢管(长9.85m)根203钢筋吨350836c槽钢(长6.00m)根204模板m2950970mm*70mm方木条1500548*3.5钢管(长6m)条40010门型架个250第五章、箱涵施工方案 1、箱涵施工 (1)根据箱涵位置进行拉森钢板桩

11、或槽钢钢板桩施打,拉森钢板桩或槽钢钢板桩长度随基坑深度而定。(2)对基坑范围内的土先减少600mm,然后施工腰梁及支撑。腰梁采用36c槽钢,横撑采用d299*8钢管,横撑中到中间距为3000mm。具体如下图。(3)横撑安装完后,可以一次挖至基坑设计深度。然后对基坑换填500mm厚1:1中砂碎石。 (4)浇筑C15砼箱涵垫层,厚100mm。(5)箱涵主体施工分两阶段施工。(6)等箱涵砼达成强度后可回填,回填材料用石粉,并可一同拆除基坑支护。2、注意事项(一)、模板施工(1)、测量放线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约规定放出箱开槽线,开挖坡度参照管涵施工中的上表进行(2)、垫层施工选用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的中

12、砂碎石进行填筑,填筑时应分层夯实,夯实采用蛙式夯或用水冲是实。严格控制填筑标高,达成设计标高后浇筑垫层混凝土。浇筑垫层混凝土比箱涵底边宽出100mm,振捣密实,抹面平整,同时按流水方向找好坡度。(3)、箱涵模板施工1)、 模板材料选择: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与 70mm70mm木方组合;拉杆采用12螺杆;模板承重架支撑系统采用42 壁厚2.5 的钢管门式架和扣件组成支撑系统。2)、 模板制作为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载面尺寸符合设计规定,模板和支撑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构造简朴,装拆方便,便于施工。模板的接缝不得有漏浆。、 所有模板制作必须统一预制,现场安装地点只能作小量加工。、 对

13、钢管扣件,先进行检查,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发现脆裂、变形滑丝的严禁使用。、 制作好的模板集中、整齐堆放,上下压实以防变形,模板堆放高度不超过1.8m。、木模板在保管和运送时,采用措施防止受潮、碰伤、污染及曝晒。(4)、 模板安装1)、 安装工艺:搭设板承重架墙身模板安装铺设顶板底模板复核验收。2)、 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承重架的搭设必须按照计算结果的数据进行搭设,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采用分层分段搭设。、模板及其支架安装过程中,设立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斜拉杆。、上层支架的立杆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杆,并铺设垫木。、所有预留洞、预埋件、预埋管道部分和安装单位配合施工,在支模前仔细核对,并予以固定。、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使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吊装上的模板、钢管等不能集中堆放在支好的模板上,模板分散均匀放置。、搭设支撑时,连接件必须放在工具箱盒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7070木方与钢管必须用铅丝扎牢,底板和木方用铁钉钉牢。、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规定检查,验收后,报公司质安部复验并办好验罢手续。(5)、模板的拆除1)、拆模顺序:墙身模板支架底模2)、拆模方法: 承重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承重模板及支架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