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绝美古诗词.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9340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首绝美古诗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首绝美古诗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首绝美古诗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首绝美古诗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首绝美古诗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首绝美古诗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首绝美古诗词首绝美古诗词1、无题唐李商隐飒飒东风小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的无题诗,永久是那么美好。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引用贾氏与韩寿、甄宓和曹植的爱情故事,反应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热情感情。“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奇句,它化抽象为具象,用激烈比较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坏,使这首诗拥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惨剧美。2、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小雨不须归。这是一幅漂亮的画面,苍岩,白鹭,娇艳的桃林,清亮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

2、鲜亮,构想奇妙,境界优美,使读者忧如是在看一幅优秀的水乡春汛图。整首词每一句都朗朗上口,让人耐人回味。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一个月夜,诗人望着升起的明月,思念起了远方的佳丽。那远方的人也必定在思念着我吧。不可以手捧漂亮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印迹,情义缠绵而不见感慨,境界清静艳丽,构想奇妙,情形交融,细腻入微,动人至深。4、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夕阳故人情。招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别友人,在李白笔下,这是一个诗情

3、画意的情形,青山,白水,两个依依惜其他朋友,如同那夕阳同样,让人难过。当友人招手而去,只剩下那离群的马儿,发出哀鸣。5、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仍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难过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这个清明节,吴文英听着凄风苦雨之声,单独孤独地过着清明。他想起与恋人一同渡过的美好情形。楼前依依惜其他地方,现在已经是一片茂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望着一分柔情。蜜蜂屡次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子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难过悲伤,你的倩影老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

4、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6、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刮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的展转半生以后,尝遍人情冷暖。面对胸中志向,没法实现,终于决定回家。此时的陆游夜不可以寐,下雨了,陆游听了一夜的雨声,他知道,明早会听到巷子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终于,他豁然了,不如回去吧!不要惋惜那京都的灰尘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节气还来得及回到镜湖畔的山阴故家。7、浣溪沙宋苏轼小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与友人旅行南山,苏轼与友人吃着翡

5、翠般的菜疏、平淡的茶水,却感觉非常知足。“人间有味是清欢”道出一个真理:人间真实有味道的仍是平淡的欢愉。这首词,在色彩清丽而境地宽阔的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8、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景,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这首诗,诗人只可是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应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并且迂徐冷静,曲尽兴致。在构想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绚丽;在抒怀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委婉,平和而火热,饶有神

6、韵。9、眼儿媚迟迟春日弄柔和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柔和,花径幽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顾,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哪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其实是作者自己)在明朗的春色中,回顾旧事而愁绪万端。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之时,只幸亏午休中消磨光阴,午休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巧啭。不由唤起了她的春愁。黄莺在哪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仍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玩味。10、江楼旧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哪处,风影隐约似昨年。“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如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然感觉幽静的苍穹在脚下浮涌,境界显得分外优美安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仿佛都熔解在无边的迷惑安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