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933631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 钓鱼的启示教案 人教版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

2、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

3、,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 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 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3.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

4、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 参考资料:鲈鱼又名花鲈、鲈板、鲈甲、真鲈等,俗称鲈鲛,为浅海近岸鱼种,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汇处和淡水中。其体长而扁,口大,两颔下长上短,有毛齿,体披小栉鳞,体侧及背鳍散布着黑色斑点。鲈鱼肉质细嫩,味美清香,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长城 1教案 长春版教材分析这篇文章以精练、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

5、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4.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和阅读有关长城悠久历史的文章和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或者是有关长城的图片、音像资料等等,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13个,要求会写的字有12个。“戍”“崇”

6、“砖”“智”“敞”是翘舌音,要读准确。“戍”在写时不要少点,要注意不要和“戊”字混淆。“膀”和“榜”,“峭”和“悄”“稍”等几组字也要注意区别。2.朗读指导课文篇幅短小而饱含深情,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物,表现了长城的特点,具有说明的性质,朗读时要注意把事物的特点突出出来。第3、4自然段是作者产生的联想和抒发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当时劳动的场面,理解作者对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作者民族自豪感的自然流露。3.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充分使用直观教具及电教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虽然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

7、的象征,但仍然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亲眼看过长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认识。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找山海关和嘉峪关的位置,数数长城经过哪几个省市,使学生对长城的长有所了解;找出长城的近照,让学生与文字相对照,认一认“城墙”“垛子”“望口”“射口”等。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本文的第1、2自然段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长城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比如在教学第1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样子,想象长城有多长,让长城在脑海里“活”起来。第2自然段中,引导学生从“城墙顶上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8、想象长城的高大,从用料和构造特点去体会长城的坚固和建筑的合理。用料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长城的构造特点是:“城墙外沿设有两米高的垛子,一座连着一座。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这样的构造,便于保护自己,消灭敌人。4.活动提示(1)“读一读”。旨在巩固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其中,要注意“戍”“ ”字的读音。(2)“填一填”。旨在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要求能够正确读写“五洲四海、容颜焕发、油然而生、固国安邦、遥相呼应、高大坚固、波涛滚滚、崇山峻岭”这几个词语。(3)“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意在引导学生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要使学生认识到第二个句子

9、在表达上更为具体、生动,突出了长城“长”这一特点,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4)“句子的研究”。这里列出了文中的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都是对长城的概括。第一句话从建筑和结构角度去评价,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建筑工程;第二句话从赞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角度评价,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第三句话从世界历史、世界文化角度去评价,长城是伟大的奇迹,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这三句话在语意上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在文中,这三句话分别是2、3、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精华所在。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本课教学中,体会作者由看长城引起的

10、联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能会有困难。可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老师针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加以指导。相关资料长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7年,“楚国方城以为城”,这是关于长城的最早记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起来。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课文中讲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八达岭长城位于延庆军都山上,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要,气势雄伟,为古今重要的战略要地。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八达岭段长城城墙沿山脊建筑,墙体以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女墙高1米,坚固雄伟。中国的万里长城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垛口:指城墙顶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不要只把它理解为一个“口”。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