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不幸的人.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93033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最不幸的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皇帝:最不幸的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皇帝:最不幸的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皇帝:最不幸的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皇帝:最不幸的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皇帝:最不幸的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最不幸的人.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皇帝:最不幸的人张宏杰一古往今来,没有比中国皇帝更巨大、更崇高、更煊赫的存在了。中国皇帝制度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贯穿着这样一个核心理念:把每一种享受都推向极端,竭尽一切想像力去繁复、夸张和浪费,直至无以复加、毫无必要、令人厌倦。皇帝身上只有一个胃,并且通常并不比普通人大。但是,皇帝一个人每餐的饭菜要数十上百样,摆满六张桌子。清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俭朴的朝代,宫中规定,皇帝一人每天消耗食品原料的定额是六百斤: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肉十斤、羊两只、鸡五只(其中当年鸡三只)、鸭三只、白菜、菠菜、芹菜、韭菜等蔬菜十九斤、萝卜(各种)六十个、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青酱三斤、醋二斤以及米、面、香油、奶酒、

2、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枣等数量不等。此外,还要每天专门给皇帝一个人提供牛奶一百二十斤,茶叶十五斤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他那实际上已经是大大没落了的帝王生活时说,“衣服则是大量的做而不穿。”“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做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总是穿新的。”说到行,一旦皇帝要巡视它的国土,那么整个国家都要为之翻天覆地。乾隆皇帝的一次出巡中,内务府官员记载道,为了供应皇帝路上的饮食,他们提前把一千只选好的羊,三百头特选的牛,以及七十五头专用的奶牛带上车,沿途供皇帝御用。在数千里的出巡路上,皇帝只喝四眼泉里汲出来的水:北京的玉泉山泉,济南的珍珠泉,镇江的金山泉,杭州的虎跑泉。为皇帝运送泉水,专门

3、成立了一个庞大的车队。在炎热的夏季,几十万斤冰块被从北京提前运送到路上,以备皇帝口渴时能吃上冰镇的西瓜为了防止皇帝回去的路上因为重复的风景而感到厌烦,“归途还必须另修一条道路”二这种铺张和浪费的毫无必要通过以下事实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排场浩大,规矩太多,这些享受对皇帝来讲已经演变成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因而被皇帝弃而不用,相当程度上成为摆设。大部分清代皇帝无法忍受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屋组成的浩大的紫禁城过于压抑、沉重的气氛。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选择住在更自然的圆明园和更朴素的避暑山庄,只有到了冬天才无可奈何地回到这里。至于每顿饭摆在皇帝面前的数十道菜,他们的口味和形式更是让皇帝厌烦。溥仪说,“御

4、膳房做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多数皇帝都在御膳房外设有小食堂,外请名厨做更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那六张桌子四十八品饭菜,只不过像是神前的供品一样,摆过了就扔掉。这种形式主义时间既久,于是摆在皇帝面前的饭菜真的变成了供品,因为他们端上来时,多数已经凉得不能食用了。然而,如此劳民伤财、浪费巨大的形式主义,却绝对不能省略。因为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天下之本”的大事。传统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社会。“形式主义”正是中国精神的精髓。中国的体积实在是过于庞大了。这样巨大的国家出现得如此之早,人类还来不及发明有效统治它的“建立在数目字基础上的”复杂的近代管理手段。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统治

5、这个国家的办法是删繁就简,举重若轻。他对社会实行一元化管理,所有事情都一刀切,使社会整齐划一、简单明了,使高高在上的皇帝一目了然,心清神爽。传统中国处理千头万绪的社会关系,只用十二个字,即所谓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的“三纲”,其实是“一纲”,即“人生而不平等,每个人都要安分守己”。在传统中国,每一个人生下来,身上都系着一个无形的标签,叫做“名分”。遵守“名分”,是人生守则中的第一款。在“三纲”精神的指导下,传统社会建立起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每一层人的权利都是单向的,对上绝对顺从,对下绝对权威,或者说向上是奴才主义,向下是专制主义。为了强

6、化等级原则,皇帝们制定了一整套异常严格繁琐的“礼制”,各个级别的人,穿衣服的料子,出行工具的规格,住房的面积以及装修风格都有严格的规定,丝毫不得僭越。洪武二十六年皇帝规定,公侯级、一品、二品级的官员,喝酒时可以用金子做的酒壶。三品至五品,只能用银子做的。没有级别的普通百姓,只能用锡酒壶。与此相配套的,是关于各阶层的人相互交往以及举行各种仪式的礼仪。大明礼制中,关于不同品级之间官员见面时的礼仪作了具体详尽的规定:穿戴什么样的服装,在哪里下轿,双方行什么礼,几跪几叩,答不答礼,坐在哪里,坐位朝向什么方位,何时上茶,何时饮茶,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因此,皇帝平时住多大房子,吃多少道菜,娶多少老婆,当然也

7、都是有“规定”或者说有“格”的,不能说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即使讨厌这些规矩,表面上你也得认认真真地走过场。在今天看来这些规定似乎迂腐琐碎得可笑,在当时却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治身容易治心难,中国帝王绝不满足于刀剑威胁下身体的屈服,他更要对全体臣民进行精神控制。这些礼仪规定,就是为了“治心”。朱元璋说:“礼仪明确了,上下之分才定。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礼仪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社会野蛮、专横的等级专制,通过这些据说是根据自然原则制定的温文尔雅的礼仪,变得更有欺骗性,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终生生活在这些礼仪当中,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不平等的现实,强化每个人的身份意识,使屈服、顺从、奴性成为被统治

8、者的基本性格。只有这样,专制秩序才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因此,违反这些规定,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嘉庆帝扳倒了和珅,宣布他的罪状时,郑重其事把以下一条当成了大罪:“所盖楠木房屋,奢华雄伟,超越了等级规定,房间里的隔断样式居然仿照皇帝居住的宁寿宫。”明代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就任南直隶巡抚,消息传来,地方震动,吓得把朱红大门改漆成黑色。管织造的太监,一向坐八抬大轿,这时也吓得改乘二人小轿了。为什么?因为明代国家规定,只有一定级别以上的国家官员,才可以用朱红色油漆大门,非法使用朱红色,在当时是一条重罪。在等级制度下,强化专制的窍门是扩大等级间的距离,也就是加大不同社会成员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落差。等级越多,等

9、级间的差距越大,上一级对下一级的控制就更加有力,而皇帝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就越远,自然就更高高在上,威不可及,皇帝的地位就更安全。所以古代圣王制定了等级制度,把人们分成公、侯、伯、子、男、官师、小吏、庶人等不同等级,而天天高居其上,其尊严不可触及。历代帝王不断增加台阶的高度,拉大等级间的距离,越是向上,各种享受越夸张奢侈,最终结果是皇帝的礼仪铺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人们最后只能用数量来填补想像力的空白,结果使这些礼仪变得繁琐、夸张到完全脱离实用的可笑的程度。比如那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宫殿之城,由于无限地夸张和铺陈,已经变成了一座不近人情、了无生趣、内容匮乏的权力纪念碑: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宫殿不

10、过是一间殿宇的一再重复。区别所有宫殿的不过是龙墀的高度,屋顶的重数,殿宇的体量以及屋顶的走兽和斗拱出挑的数目而已。每座宫殿的布置也大同小异:三明两暗,千篇一律的雕花格子,一几二椅或者二几四椅。最夸张的是,乾清宫西暖阁为皇帝的寝宫,屋内九间,上下共置二十七张寝床。三当然,这些奢华的形式主义,不过是用来装饰权力的花边。皇帝的实际权力比这些形式展示出来的更为巨大。中国式的皇权大到什么程度呢?简而言之,大于人的想像力。据说,唯一可以令中国皇帝俯首的是上天,然而上天是虚幻的,所以中国皇帝的权力实际上没有任何限制和禁忌。整个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私产,万众都是他的奴仆。这种统治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皇帝不是为国家

11、而存在,相反,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皇帝一个人的意志大于所有臣民意志的总和。整个国家,就是给皇帝提供服务的庄园,全体臣民,其生存的意义都在于为皇帝奔走。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人的利益为核心。所以,我们看到,在皇帝制度下,皇帝支配一切、主宰一切,所有的权力,都为皇帝一个人垄断,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为皇帝一个人所牢牢控制。在中国,皇帝与他的臣民,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神与人的关系,是人与他饲喂的家禽的关系。他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灵一样,天下臣民以何种手段谋生,如何穿衣戴帽,按何种样式建造自己的房屋,甚至如何思考,都得由皇帝来决定。在他的疆域之内,不允许有任何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曾经有许多人因为日

12、记中的一句不满而被斩首,也有人因为精神分裂胡言乱语而被千刀万剐。最伟大的汉族皇帝之一的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曾屠杀了几名读书人,理由是他们遁入山林,想做自力更生、自由自在的隐士,而不愿做官。在杀掉他们之后,朱元璋向全体中国人宣布,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他的财产,必须听从于他的绝对意志。他说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的统治下的读书人不愿为我服务,就是与我作对。诛其身而籍其家,不为之过!”在这样的制度下,只要是能想到的事情,皇帝就可以做到。一位美国学者这样形容:“在皇帝的命令之下,一个国都突然在意料不到地地方出现。边疆和海港今日开放与外人互市,明日全部封闭。在皇帝可否之间,有些经济部门或者被全力支持,或者被

13、通盘禁断。庞大的军队进出于蒙古及越南。艨艟的舰队游弋到非洲东岸。这样的事情,好像以手掀动自来水龙头。在这水管上一掀则开,向反方向一扭则闭。”全天下人民的命运,完全悬于皇帝一个人的“明”或者“昏”:皇帝性格平和安定,天下按部就班;皇帝好大喜功,天下则动荡不安;皇帝万一是一个精神病或者变态狂,天下就会变成尸山血海四毫无疑义,中国皇帝的权势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顶峰。不论是东方小国、非洲酋邦或者西方王国,其君主的声威都远远不能望中国皇帝之项背。与中国皇帝比起来,世界上其他君主都显得小气寒酸。要知道,欧洲最有权势的皇帝,法国的路易十四,令他的臣民羡慕的不过是可以“毫无节制地吃青豌豆”。路易十四出行时,身

14、边带着“瑞士百人警卫队”,就以为排场大到了极点,殊不知隋炀帝杨广每次出门,身边盛装的武士最少三万人。与中国大内的禁严相比,法兰西宫廷秩序简直是玩笑。“应当说,什么人都可以进凡尔赛宫,可以任意在各大套房之间游玩,只是不允许乞丐和僧侣进去。想观看国王用膳的过往平民百姓,只要佩带一把宝剑,臂弯里放一顶帽子就可以进宫,这些道具在王宫看守那里能够租到。”所以才闹出了一个厨师化妆成贵族与法兰西公主在宫廷舞会上跳舞的故事。世界上其他统治者的权力都没有中国皇帝这样绝对、彻底、无所不及。与中国皇帝比起来,西方君主们的荣耀其实十分可疑。中国的皇帝头上只有一个虚幻的“天”,其他的一切都在他的脚下,而西方的君主头上顶

15、着三座大山。第一座是教皇。欧洲的君主登基之时,要向教皇行效忠之礼,然后由后者为他戴上王冠。在中国,皇帝既是“万民之君”,又是“伟大导师”,既是凡人,又是“天子”,既管理政务,又垄断意识形态、拥有“教化”百姓的天然权力。第二座大山是法律。在中国,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而欧洲人明确宣布:“国王在万人之上而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国家本身并不能创造或制定法律,当然也不能够废除法律或违反法律。”因为法律的保护,一个穷人可以得意洋洋地宣布,他不欢迎国王进入他的房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第三座大山是贵族的约束。在中国,“君”与“臣”一个是天一个是地,而英语里的“King”,除了“国王”之意外,还表示

16、“大的”、“主要的”。事实上,英国的贵族一直认为国王是自己队伍中的一员、“贵族中的第一人”。国王本身不过是最大的贵族而已,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与其他贵族主要是朋友关系。他的那些哥们一不高兴,就可以联合起来,把他颠覆下王位,所以他不得不处处讨好他们,尽量考虑他们的利益。因此,欧洲的国王们权力的深度和广度都远不如中国皇帝,因此他们自然也远不如中国皇帝那样威风。1199年,理查德一世听说他的一个贵族的城堡里挖出一批古代金器,财政紧张的国王要求获得这份宝藏。然而,在英国,国王却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绝。国王恼羞成怒,和这个贵族兵戎相见,不料却命丧敌手。英国贵族们就是这样经常拒绝国王的命令。“无地王”约翰时期对欧洲大陆垂涎三尺,打算出征法国,然而英格兰骑士们却对大陆战争不感兴趣,拒绝从命,约翰也无计可施。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