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927700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的领导智慧从哪里来领导的智慧,就是用思想代替肌肉的健壮,用科学代替传说和迷信,用合作代替权力和强迫。在学校管理中强调执行力固然必要,但倘若忽视了教师的主观意愿,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不能依靠简单的驱策、强加与服从,而需要领导智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机场候机我发现了管人的资本这本书。不愧是一部通俗版的“MBA教程”,看一眼就爱不释手了。书的作者李伟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深入浅出,言简意骇,总结提炼了365则管理方法。每次读它,轻松愉悦的情绪会自然蔓延,静静琢磨着每个只有几百字的小故事,揣摩那些直切主题的简洁语言和直指要害的解决方法,细嚼慢咽每个故事后面那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

2、点评,给了我很多教育管理的启发。一、校长的战略智慧,来自系统思考在传统的观念中,校长应该事必躬亲,既统揽全局,又关注细节。但我认为,人的精力有限,大包大揽不但不现实,还可能因小失大。这本书中的疏于琐事,必勤于思考、大事明白,小事糊涂、杜绝拍脑袋等故事讲的道理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在我看来,他是个很好的谋臣,却不是个好的管理者。他为蜀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没能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团队,导致他死后“蜀中无大将”,使蜀国在三国中最先灭亡。近年来,我本着“大事明白,小事糊涂”的原则,在全校中层管理中推行扃平化的职能管理方式,把部门管理与常规管理有机融合。部门管理

3、实行职能负责制,常规管理要求做到三个“到位”,即以行政值周为主的值周组管理到位,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管理到位,以学生干部为主的学生自治管理到位。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价值观的领导上,系统思考与整体建构了“为生命而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与实施“大科创“素质教育模式。在扁平化管理中,校长,中层,教师各司其职,学校各项工作井井有条、顺利推进,推动了学校由品牌建设向名牌学校的新跨越。多年的管理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一定是那个整天忙得团团转的人,但一定是那个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的人。二、校长的治校智慧,来自制度设计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说:“制度重于技术。”制度是有有效管理的前提,是技术转化为生产

4、力的桥梁,是实现组织和谐的保证。书中所讲的制度的改变是根本问题、制度合理了,则事半功倍等故事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其中制度的改变是根本问题中讲到的分粥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故事说,有5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蒡。于是他们想办法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他们试验了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指定一个人分粥,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第二种方法,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第三种方法,

5、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第四种方法,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互相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第五种方法,轮流分粥,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令人惊奇的是,采用此办法后,五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次一样多,即便偶有不均,各人也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毫无疑问,第五种分粥制度优于有效率而无公平的第一、三种制度,也胜于有公平而无效率的第四种制度,更强于既无公平也无效率的第二种制度。它既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分粥

6、目的,又有效地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增强了内部团结。学校管理同样如此。良好的规章制度有助于文化的生成,有助于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和谐的成事环境。学校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校长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规则, 让每个人按照规进行自我管理。正如邓小平所说:“有一套好的制度,想做坏事都不可能;而制度不好,好人也可以做坏事。”我曾提出“两本手册管好一所学校”的观点,一本是教师工作指南,用于管理全体教师;另一本是干部管理手册,用于管理学校中层干部。三、校长的用人智慧,来自干部的集体威信我们时常听一些学校的教师谈到,一些校长的话语霸权与控制欲特别严重。这可能跟校长的胸襟

7、与权力欲有关:一怕别人超过自己,二怕手中没有权力。长此以往,校长得到了个人权威,却使管理层的集体威信丧失。在多年的校长管理实践中,我对学校管理层说得最多的是:“我没有多大的能力,我的能力就是让你们的能力发挥出最佳水平”“如果一个干部只知道校长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校长叫他怎么做就怎么做,很难想象他能有多大的发展。”如果干部不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凡事都让校长做决定, 天长日久,就会滋生思想惰性,能力提高无从谈起。我经常给管理层创造锻炼与展示才能的机会,他们请示工作时,我虽然知道要怎么做,但绝不会先把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而是要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要求他们少向校长出问答题,而要自己

8、先想到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校长做选择题。在全校教师单元模块“专业引领”。我寻找适当的时机当着全校教师的面发现内心地赞美他们,树立中层干部的威信。如书中所讲的“不发自内心的赞美,毫无意义”。对于他们的不足,我会在单独交流时真诚地指出。一旦管理层的集体威信形成,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管理力量。我工作过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干部成长的摇篮”。“弱者,道之用”也!四、校长得人心的智慧,来自成人之美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长期以来,我始终秉持“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校”的观点,树立“教师第一”的学校发展观和“每个教师都很重要”的教师发展观,让教师们能切身感受到管理层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赞美。如果有人觉得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谈不到一块,我认为责任在管理者。“己欲立而为人,已欲达而达人。”道理就在其中。作为校长,要有胸怀,要有用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德、育才之能。我们要更多地发掘教师的长处,切忌求全责备。要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各得其所,真切地体验到职业生命的尊严与幸福。内心的真诚定能赢得彼此的信任与尊重。得之偶然,嚼之有味,这本书己陪伴我枕边,成为我随时翻阅的工具书。书中的365则管理法宝,如源头活水,不时启发着我的校长管理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