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92729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1 4. 数列与不等式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4. 数列与不等式要点重温1等差数列及其性质(1)an等差数列an1and(d为常数)或an1ananan1 (n2) 2anan1an1(n2,nN*)ananbSnAn2Bn.(2)等差数列的性质anam(nm)d;当mnpq时,则有amanapaq,特别地,当mn2p时,则有aman2ap.Snna1dn2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应用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1012,S2017,则S30为()A15B20C25D30答案A2等比数列及其性质(1)an等比数列 q(q为常数,q0)(a10)ana1qn1.应用2x是

2、a、x、b成等比数列的()【导学号:07804176】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若xa0,x成立,但a、x、b不成等比数列, 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反之,若a、x、b成等比数列,则x2abx,所以x不一定成立,必要性不成立所以选D.答案D(2)等比数列的性质当mnpq时,则有amanapaq,特别地,当mn2p时,则有amana.应用3(1)在等比数列an中,a3a8124,a4a7512,公比q是整数,则a10_.(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若a5a69,则log3a1log3a2log3a10_.答案(1)512(2)10(3)求等比数列前n项

3、和时,首先要判断公比q是否为1,再由q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当不能判断公比q是否为1时,要对q分q1和q1两种情形讨论求解应用4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S6S9,则数列的公比q是_解析当q1时,S3S69a1,S99a1,S3S6S9成立当q1时,由S3S6S9得q9q6q310,即(q31)(q61)0.q1,q310,q61,q1.答案1或13求数列通项的常见类型及方法(1)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可采用归纳、猜想法应用5如图10(1),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到图10(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1

4、0(3),试探求第n个图形的边长an和周长Cn.图10(1)图10(2)图10(3)答案an,Cn(34n1)(2)如果给出的递推关系式符合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定义,可直接利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公式写出通项公式(3)叠加法(迭加法):an(anan1)(an1an2)(a2a1)a1;叠乘法(迭乘法):.应用6已知a11,an12nan,求an.答案an2(4)已知Sn与an的关系,利用关系式an求an.应用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1,则an_.解析当n1时,a1S13.n2时,anSnSn1(2n1)(2n11)2n2n12n1.所以an.答案(5)构造转化法: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

5、式应用8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不恒为零的函数,对于任意的x,yR,都有f(xy)xf(y)yf(x)成立数列an满足anf(2n)(nN*),且a1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_.解析令x2,y2n1,则f(xy)f(2n)2f(2n1)2n1f(2),即an2an12n,1,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由此可得1(n1)1n,即ann2n.答案n2n4数列求和的方法(1)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分组求和法;(3)倒序相加法;(4)错位相减法;(5)裂项法如:;.应用9求和:Sn12x3x2nxn1.答案Sn (6)并项法数列求和时要明确:项数、通项,并注意根

6、据通项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应用10数列an满足anan1(nN,n1),若a21,Sn是an的前n项和,则S21的值为_. 【导学号:07804177】答案5研究数列an的单调性的方法:(1)an1an ,如an2n4n5;(2) ,an;(3)anf(n)增减性,转化为研究函数f(x)的增减性,如an.应用11若an,求数列an中的最大项答案a3 6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b.应用12若实数a,bR且ab,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Aa2b2B1C2a2bDlg(ab)0解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图略)与不等式可知:当ab时,2a2b,故选

7、C.答案C7用基本不等式“ (a,b0)”求最值(或值域)时,要注意到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答题,遇到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问题,要交待清楚取等号的条件常用技巧:(1)对不能出现定值的式子进行适当配凑(2)对已知条件的最值可代入(常数代换法)或消元(3)当题中等号条件不成立,可考虑从函数的单调性入手求最值应用13(1)若log4(3a4b)log2,则ab的最小值是()A62B72C64D74解析由题意得所以又log4(3a4b)log2,所以log4(3a4b)log4(ab),所以3a4bab,故1.所以ab(ab)772 74,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答案D(2)已知0x1y,则log

8、xylogyx的值域是_. 【导学号:07804178】答案(,2 (3)函数f(x)的值域是_答案 8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不能准确把握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导致错解,如是指已知区域内的点与点(2,2)连线的斜率,而(x1)2(y1)2是指已知区域内的点到点(1,1)的距离的平方等同时解线性规划问题,要注意边界的虚实;注意目标函数中y的系数的正负应用14若实数x,y满足,且x2y2的最大值等于34,则正实数a的值等于()ABCD3解析做出可行域,如图所示,x2y2表示点(x,y)与(0,0)距离的平方,由图知,可行域中的点B离(0,0)最远,故x2y2的最大值为3234a,故选B.答案B9解答不等

9、式恒成立问题的常用方法(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判别式法,当x的取值为全体实数时,一般应用此法(2)从函数的最值入手考虑,如大于零恒成立可转化最小值大于零(3)能分离变量的,尽量把参变量和变量分离出来(4)数形结合,结合图形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图形应用15如果kx22kx(k2)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 【导学号:07804179】A1k0B1k0C1k0D1k0解析当k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20,显然恒成立,所以k0符合题意当k0时,由题意得,解得1k0.所以1k0.答案C10不等式有解问题:af(x)有解 af(x)min;af(x)有解 af(x)max.应用16已知函数

10、f(x) ,其中aR,若对任意非零实数x1,存在唯一实数x2(x1x2),使得f(x1)f(x2)成立,则实数k的最小值为()A8B6C6D8解析由数形结合讨论知f(x)在(,0)递减,在(0,)递增, ,令g(a),则g(a)1(0a1)且g(a)(0a1),g(a)在上递减,在上递增,即kming8.答案D查缺补漏1已知实数x,y满足axay(0aBln(x21)ln(y21)Csin xsin yDx3y3D因为0a1,axy.采用赋值法判断,A中,当x1,y0时,1,A不成立B中,当x0,y1时,ln 1ln 2,B不成立C中,当x0,y时,sin xsin y0,C不成立D中,因为函

11、数yx3在R上是增函数,故选D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n2an1,则Sn()A2n1BC DB由题可知,当n2时,anSnSn12an12an,于是有,an,故Sna1a2an1.3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若z2xy的最小值为1,则实数a的值是() 【导学号:07804180】A4BC1D2D做出可行域及直线2xy0,如图所示平移直线2xy0,当其经过点A时,z2xy取得最小值;解 得 ;因为z2xy的最小值为1,所以zmin211,a2,故选D.4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若am1am12am (m2),数列an的前n项积为Tn,若T2m1512,则m的值为()A4B5C6D7B因为an是正项等比数列,所以am1am12ama,am2,又T2m1a1a2a2m1a,所以22m151229,m5.5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