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919535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单片机课程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文理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院 部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111 姓 名 杨庆月 学 号 2011111136 指 导 教 师 李刚 2013年12月09日 目录摘要-11 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11.1 单片机的简介-11.2 单片机的特点-11.3 89C52单片机的基本特点-22 电子时钟-32.1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32.2电子时钟的原理-4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3.1单片机型号的选择-43.2 lcd1602工作的原理-43.3 键盘电路的设计-63.4 复位电路设计-63.5 时钟电路设计-73.6

2、整体电路原理图-74 控制系统的软件的设计 -84.1程序的设计-84.2程序源代码-85 仿真结果和实物图-195.1仿真结果-195.2实物图-196 总结-20参考文献 -21摘要: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由 RAM ,ROM,CPU构成,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而 51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本设计主要设计了一个基于 AT89C52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在 1602上显示相应的时间。并通过一个控制键用来实现时间的调

3、节和是否进入省电模式的转换。具有时钟和日历的功能,年限显示范围是2013-2099(可修改),且具有闰年自动修正功能关键字:单片机;子时钟;键盘控制;LCD1602。1 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1.1 单片机简介MCS-51是 INTEL公司在成功推广的 MCS-48单片机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 8位单片机。这种单片机大约是上世纪 70年代末推出的,内部程序可重写的为 8751,外扩程序的是 8031,一次性生产,不可改变程序的是 8051。外形一般为 DIP40封装。不久又推出了增强型的 8052,其资源更加丰富。以后又采用 CHMOS技术推出了 80c51,耗电大大降低。到了 90年代,INTEL

4、公司把精力放到更赚钱的计算机上,将 51单片机技术转让给了一此其它公司,如 ATMEL Philips等半导体制造公司,使 51系列单片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尽管十多年前就有人认为 51单片机会很快淘汰,但事实证明 51单片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后,由于技术成熟,使用方便,至今在 8位单片机市场仍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特别是 MCS-51技术的 20年专利期限到期后,大量的兼容型号不断推出。从上世纪 9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 ATMEL公司在掌握快速擦写的存储器后,推出了 AT89C系列,此系列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此之前,由于可擦写的 8751价格昂贵,国内长时间采用 8031+27C64这样的外扩

5、存程序储器方式。51单片机最初只有 DIP40这种很古老的封装,后来推出了 CHMOS工艺的80C51后开始有了 PLCC44这种相对较小的方形封装。AT89C系列中开始有 20脚的 DIP20的精简型封装,这极大方便了在一些相对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缩小了 PCB的体积。20脚的有 AT89C1051、AT89C1051、AT89C1051,对应程序存储器分别为 1K、2K、4K。标准的 51为 4K程序空间,128字节的 RAM,32条端口,5个中断,2个定时/计数器,1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基本指令,最长的除法为 48个周期。52为 8K程序空间,256字节的 RAM,32条端口,6个中断,3

6、个定时/计数器。AT89S51是可在板上直接下载程序的改进型号,并增加了看门狗功能,AT89C51只能在编程器下写入程序,所以经常会有人在 PCB上安装 IC插座,以便取下来编程更新程序。AT的 51系列后来也推出了单周期的 51,但价格没什么优势,国内很少使用。最近几年宏晶在国内大量推广 STC51系列单片机,最近又推出不少所谓 1T的单片机,价格较低STC采用串口直接下载程序,写入程序很方便。1.2 单片机的特点1 . 单片机的存储器ROM 和RAM 时严格区分的。ROM 称为程序存储器,只存放程序,固定常数,及数据表格。RAM 则为数据存储器,用作工作区及存放用户数据。2 . 采用面向控

7、制的指令系统。为满足控制需要,单片机有更强的逻辑控制能力,特别是单片机具有很强的位处理能力。3 . 单片机的I/O 口通常时多功能的。由于单片机芯片上引脚数目有限,为了解决实际引脚数和需要的信号线的矛盾,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引脚处于何种功能, 可由指令来设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4 . 单片机的外部扩展能力很强。在内部的各种功能部件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时,均可在外部进行扩展,与许多通用的微机接口芯片兼容,给应用系统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1.3 89C52单片机介绍P0 口:P0 口为一个8 位漏级开路双向I/O 口,每脚可吸收8TTL 门电流。当P1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 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8、。P0 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 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 进行校验时,P0 输出原码,此时P0 外部必须被拉高。P1 口: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 门电流。P1 口管脚写入1 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 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P2 口: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 个TTL 门电流,当P2 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

9、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 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 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 口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 口:P3 口管脚是8 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 口,可接收输出4 个TTL门电流。当P3 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 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

10、于上拉的缘故。P3 口也可作为AT89C52 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口管脚备选功能P3.0 RXD(串行输入口)P3.1 TXD(串行输出口)P3.2 /INT0(外部中断0)P3.3 /INT1(外部中断1)P3.4 T0(记时器0 外部输入)P3.5 T1(记时器1 外部输入)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 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 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 编

11、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 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 脉冲。如想禁止ALE 的输出可在SFR8EH 地址上置0。此时,ALE 只有在执行MOVX,MOVC 指令是ALE 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 禁止,置位无效。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 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 信号将不出现。EA/VPP:当/EA 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 时, /EA 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 编程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