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91942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资料幼儿园实习调查报告一、 调查目的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二、调查背景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2005年就已经

2、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

3、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笔者在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三、调查内容(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3、 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

4、与独立性的作用。3、 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四、 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范围:XX幼儿园。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XX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XX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五、 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六、调查结果分析(一) 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

5、观。(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 (area 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

6、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三) 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

7、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四)材料投放具有灵活性,安全性。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

8、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XXXX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如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同时在观察中发现,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对幼儿无害。(五)能够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区、共同讨论、协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投放材料之前,我与幼儿一起商量科学区需要哪些东西?幼儿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放大镜、万花筒、望远

9、镜、镜子、地球仪、电池”到了第二天,幼儿纷纷从家中带来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六)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较多相符合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尽所能,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活动内容来看,主题活动具有多领域整合的特征,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而各个区域活动内容也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更自然,有利于教师观察和评估幼儿的发展,进而作出适宜于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决策,作为主题

10、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依据。(七)不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结构性”一般来说,高结构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为明确,但它往往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意。而低结构性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变万化地摆弄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当作游戏中的替代品,或者当作操作的工具,这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推进幼儿的自主建构。例如在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发现的“包糖果”的活动,如果老师只为孩子们提供没剪好的糖果纸和橡皮泥,请小朋友将糖果纸一张一张剪下来,让孩子们学习分泥、搓圆或者做其他形状的糖块,再用糖纸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块包好,对孩子的

11、发展将会更有意义。(八)个案分析在建构区中,幼儿正在玩导弹插塑,有的插飞机,有的插宝剑天天无意中把一个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刚刚好,手指好像变长了,很好玩,他把五个手指分别套上了不同颜色的插塑,五个手指好像都变长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纷纷效仿。这种情况下,插塑只是一种用来插的玩具吗?如果我们说插塑就只是一种插来插去的玩具那就错了,区域活动本身是一种幼儿学习性的活动,材料也应该是让幼儿自主玩的,幼儿自己发现插塑不仅仅是简单插一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加以引导的问:“小朋友们,导弹插塑还可以做什么呢?”笔者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发现,只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伴随着他们的才

12、是愉悦、兴趣,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才是最有价值的。参考文献1秦元东.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352(20):s一1().2陈家行.在区域中成长:对幼儿园区域的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55.3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30一31.4李建君.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38,39,4().5李火林,黄小平.对自主性的一点思考J.理论前沿,1992(21)6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林

13、惠杰.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探析J.教育评论,2005(3)附录: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区域活动表大班区域活动(本周主题:中国娃)阶段目标投放材料操作层次科学区1尝试自己操作指南针等材料,自由探索发现。2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纸浆的相关材料1 对四大发明的图片感兴趣。2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3自由探索指南针.纸浆等材料;发现其中的奥妙。美工区1能制作出各民族娃娃手拉手的作品。2大胆地进行纸绳贴画。长纸条.水彩笔.各色绉纸1 搓制纸绳。2尝试制作出68个手拉手的娃娃。3纸绳画和和制作手拉手作品相结合。表演区1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及乐器的不同风格。2自由欣赏音乐并表演。录音机.音乐磁带.乐

14、器若干1喜欢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2自由欣赏表演。3能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建筑区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材料建构天安门.长城.拱桥等。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品质及爱护玩具的好习惯。构建材料1能运用一种材料进行简单的建构。2能用多种材料组合建构.能与同伴合作。能在自己建构的建筑中添家:树.花等。数学区1运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2初步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地21页几第39.40页;多种测量材料和中国地图;1 自己选择测量工具,探索测量线段的方法。2记录不同地方到北京的不同距离。3完成活动材料上的作业。语言区1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激

15、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能愉快地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发展语言能力。 汉字转盘.古代人物童年的图书.阿帆提的图书.喜欢看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2认读比较汉字与象形文字。3使相应的汉字.图.象形汉字在一定区域相对应。运动区1按意愿选择不同运动材料体验不同的运动。2能根据运动量适当地进行休息。球.圈.绳.纱包等1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2知道运动时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指导意见1.师生讨论确定新增区域的活动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区域中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创造性开展活动。鼓励幼儿突破.创新,并对幼儿的行为予以肯定.表扬。3帮助幼儿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4将各民族的不同的舞蹈动作教给幼儿,鼓励幼儿自由表演。中班区域活动(快快慢慢)名 称内 容目 标材 料 投 放操 作 层 次美工区快朋友和慢朋友的动物。快快奇妙的发现1.能按自己的意愿用油泥塑造各种快朋友和慢朋友。2.体验活动带来的惊喜。油泥、泥工板、牙签、小棒第一层次:用泥塑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第二层次:讲讲自己做得慢朋友和快朋友,并向同伴展示。益智区数一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