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释义.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914787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可使由之释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可使由之释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可使由之释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可使由之释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可使由之释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释义由于古汉语没有断句,所以人们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按照不同的断句,对此句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释义一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读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或者“下民可以驱使他们工作(由字本意与农田,庄稼有关,这里应该指“井田制”的耕作),却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反对意见认为这样的解释是违背孔子提倡的仁义精神的,认为是以讹传讹。基于此释义的评价:该理论是来自奴役人民的统治论,是过时的理论,现代社会是倡导平等民主的时代,权力应该来自人民,民的义务与责任要共所周知,同时人民的劳动是以劳有所获,劳要有所值来体现社会的公平。释义二断句为:民可,

2、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读为:“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类似观点还有:“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宦懋庸,论语稽】然而,仔细分析其意思,“使知之”是为了达成“民可”的目的,若是民知道后还是“不可”,那么当然没必要让民知道,这就是“不可使知之”之意。释义三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应为: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那就是好事,应该让他们发挥,如果人民还没有掌握的话,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刘默,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另一方争议的认为礼乐诗是上等人的事,民只是工作工具,无法掌握,加之孔子曾说过“惟上知下愚不移”,下民是教不来的,这就是可使不可知的原理。释义四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人民都能够服从,都能够奉行政令,好,随他去;如果人民不听话,他有意见,有排斥,有对抗,这时候怎么办?知之,这是教他。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