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清考.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91196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基础清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清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清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清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清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清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基础清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基基础习题集一、填空题:1、不需处理而直接利用的地基称为 天然地基 ,需要经过处理而达到使用要求的地基称为 人工地基 。2、土是由 颗粒 、 水 和 气 组成的三相体系。3、土的有效重度是指 地下水位 以下,土体单位体积的重量。4、工程上常用 作为区分粘性土与粉土的标准。5、土的压缩性指标有 压缩系数a1-2 、 模量Es 等。6、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允许宽高比的大小除了与基础材料及其强度等级有关外,还与 基地平均压力大小 有关。7、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配筋时受力筋布置在 短边 方向,分部筋布置在 长边方向。8、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除考虑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外,还应综合考 虑 工程地质条件

2、、 水文地质条件 、 建筑物用途及荷载影响 、 基础构造 、 相邻建筑影响 因素。9、静力触探试验中,采用双桥探头可同时分别测出 桩端 阻力和 桩侧 阻力的大小。10、对于民用建筑,每建完 一层 (包括地下部分)应沉降观测一次。11、坡地岸边的桩、 抗拔桩 、 嵌岩端承桩 、 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 应通长配筋。12、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预制桩不应低于 c30 、预应力桩不应低于 c40 。13、承台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 同一水平面 。 14、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 地质条件 、 荷载 及施工工艺确定。 15、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 两个主轴 方向设置

3、联系梁。16、端承摩擦桩是在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 摩擦力 来承受的桩。17、良好的地基应具有较高的 承载力 和较低的 压缩性 ,满足工程要求。18、工程上常用 不均匀系数Cu 来反映粒径级配的不均匀程度。19、地基规范评定碎石土的密实度可用_ 重型圆锥探锤击数N63.5 指标来判别。20、固结度表示 某一时刻t的固结沉降量St 与 固结稳定最终沉降量S 之比。21、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室内可通过 三轴 试验等测定。22、现浇柱基础,其插筋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类应与 柱 相同。插筋的下端宜 做成直钩 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23、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的 宽高比 不超过相应材料要求的允许值。

4、24、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 地质条件 、 荷载 、 施工工艺 确定。25、按挤土效应,可将桩分为挤土桩、_ 部分挤土桩 _和非挤土桩三类。26、桩基础承台的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70 mm,当有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 mm。27、桩基础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15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 12mm ,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也不宜小于 100mm 。对于矩形承台,钢筋应按 双向 均匀布置。三桩承台,钢筋应按 三向板带 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 柱截面 范围内。28、桩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对于HPB235级不宜小于 ,对于HRB

5、335级不宜小于 。29、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 称为淤泥, 称为淤泥质土。3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有工程概况、 勘探点平面布置 图、 工程地质剖面 图、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设计参数表及其他原位测试图、 室内试验成果表 。 31、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 基础 ,支承结构物且附加应力和变形不能忽略的土层称为 持力层 。 32、砂土的密实度可用_ 标准 指标来判别。33、塑性指数表示土的 具有可塑性的含水率 范围大小,与土中 黏粒 含量有关。34、地基规范把建筑地基分 岩石 、 碎石土 、 粉土 、 黏性土 、 人工填土 、 六类。35、对一般天然土层来说,土的 自重 应力引

6、起的压缩变形在地质历史上早已完成,不会再引起地基沉降,因此引起地基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附加 应力。36、偏心受压基础的基底压力Pmin0时,基底压力为 梯形 分布;Pmin=0时,基底压力为 三角形 分布;Pmin0时,基底压力为 三角形 分布。37、土的固结过程就是 孔隙水 压力消散而转为 有效 应力的过程。38、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剪切破坏 时,作用在剪切面上的 剪应力 。39、扩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 10mm ,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也不宜小于 100mm 。40、基础的最小埋深为 0.5m ,且基础顶面宜低于室

7、外设计地面至少 0.1m 。41、对承台的冲切和抗剪验算,可以确定承台的 高度 ,对承台的抗弯验算,则可以确定承台的 配筋 。42、软土的工程特性主要是 压缩性 高, 抗剪强度 低。二、单项选择题:1、当粘性土的IL0时,天然土处于( C )状态。A、流动状态 B、可塑状态 C、坚硬状态 D、软塑状态2、地下水位下降后地基土层自重应力应( A )。A、增大 B、减小 C、无关 D、不变3、地基附加应力在地基中向下、向四周扩散,并在扩散过程中应力(D)。 A、不变 B、缓慢增加 C、逐渐降低 D、变化不定4、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所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C )。A、基底压力 B、基底反力

8、 C、基底附加压力 D、基底净反力5、某地基土地面下第一层厚h1=2m,重度KN/m3;第二层厚h2=1.5m,重度KN/m3 ,则在地面下深h=3m处土自重应力为 ( A ) KN/m2。A、50 B、60 C、40 D、306、具有抗剪强度指标c、的地基土是 ( D )。A、碎石 B、砂土 C、淤泥 D、粉质粘土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依据是( D )。A、建筑物的类型 B、基础类型 C、建筑物的高度 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 8、工程上对于高压缩性土地基在建造房屋时进行( D )进行地基处理A、不必 B、不宜 C、适宜 D、必须9、检查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础的变形特征是(B)。 A、沉降

9、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10、无筋扩展基础台阶的允许宽高比为1:1.5,则符合要求的是( C )。 A、台阶宽200mm,高250mm B、台阶宽300mm,高200mm C、台阶宽250mm,高500mm D、台阶宽150mm,高200mm11、计算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底板厚度和底板配筋时用的地基反力是( C )。A、 B、 C、 D、12、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叙述正确的是( C )。A、双向钢筋网下层为受力筋,上层为构造筋。B、双向钢筋网上层为受力筋,下层为构造筋。C、双向钢筋网上下层均为受力筋。D、双向钢筋网上下层均为构造筋。13、已知轴压基础底面积A=18m2,长边

10、与短边之比,则长边为( D ) m。A、3 B、4 C、5 D、614、纵横墙下条形基础底板在墙角交接处钢筋布置正确的是( )。A、横墙底板的横向受力筋通常布置至交接区内,纵墙底板的横向受力筋不进入交接区内 B、纵墙底板的横向受力筋通常布置至交接区内,横墙底板的横向受力筋不进入交接区内 C、纵横墙底板的横向受力筋均延伸布置至交接区内D、纵横墙底板的横向受力筋不延伸至交接区内,仅两方向分布筋伸至交接区内15、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 B )。A、桩长 B、桩长的 C、桩长的 D、桩长的16、按成桩方法与挤土效应将桩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11、( A )。A、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B、沉管灌注桩 C、下端封闭的管桩 D、实心的预制桩17、表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的符号是( C )。A、qc B、fs C、N D、N63.518、桩承台梁配筋符合构造规定的是( B )。A、主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B、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C、架立筋不宜小于8mm D、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19、桩基础承台下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 B ),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A、桩的直径或边长,120 mm。B、桩的直径或边长,150 mm。C、2倍桩的直径或边长,150 mm。D、1.5倍桩的直径或边长,120 mm。20、预制桩截面

12、300300(mm),混凝土C30,fc =14.3MPa,工作条件系数c = 0.75,桩身混凝土强度为( C )。A、772 KN B、900 KN C、965 KN D、1287 KN21、某土样的液限L=36%,塑限P=22%,天然含水量=28%,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B)。A、0.33 B、0.43 C、0.57D、0.6722、计算土自重应力时,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采用( B )。A、湿重度 B、有效重度 C、饱和重度 D、天然重度23、只有( B )才能引起地基的附加应力和变形。BA、基底压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有效应力 D、有效自重应力24、有一基础埋置深度d=1.5m,建筑物荷载及基础和台阶土重传至基底总压力为100kN/m2,若基底以上土的饱和重度为18 kN/m3,基底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17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处,则基底竖向附加应力为(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