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90751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8年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说明:本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请在答题卷的右下角填写正确的座位号请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答题卡与答题卷一并交给监考老师,本卷学生自己保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Fe-56 Cu-64 Mg-24 Zn-65 Ca-40第I卷(选择题,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化学式对应的化学俗名正确的是A石膏(Na2SO410H2O) B. 民矾KAl(SO4)212H2O C.

2、铁洪(Fe3O4) D. 纯碱(Na2CO3)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 B. Na2SiO3 C. Si D. SiC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种物理量 B. 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 C.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金属阳离子只能作氧化剂5、除去SO2中HCl气体最好用下列 A.NaOH溶液 B. NaHSO3溶液 C. Na2SO3溶液 D. AgNO3溶液6、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

3、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4NO2+O2+2H2OD3Cu+8HNO3=3CuNO3)2+2NO+4H2O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铵加热发生升华现象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碱、任何酸反应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硝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而钝化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况下1mol氢气含有氢分子数为NAB0.5molH2O含有的氢原子数是NAC1mol钠作为还原剂可提供的电子数为NA D0.5 molNa2O2与足量CO2反

4、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9、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要在家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D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10、利用右图装置可进行下列实验 A用NH4Cl和Ca(OH)2制取氨气B.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 C. 用亚硫酸钠与70硫酸制取二氧化硫D. 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1、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功能的化合

5、物是 ANO B. CO C. Cl2 D.SO21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Na2SiO3Al(OH)3NH4HCO3Al2O3 AB. C. D.全部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C碳酸氢钠与苛性钠溶液反应:HCO3+ OH-CO32+H2O D硫酸氢钠溶液滴到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14、加热条件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当加入下列溶液时,铜能溶解的是A.氢氧化钠 B.硝酸钾 C.氯化铁 D.硫酸铝15、

6、在pH=1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Cl、Fe3+、CO32、Ca2+B.NH4+、NO3、Cl-、K+C.K+、Ba2+、Cl、SO42 D.Fe2+、NO3、Na+、Cl16、0 40 45 NaOH溶液体积/mL沉淀质量2.5取一定量的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 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 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A.1mol/L B.2mol/L C.3mol/L D.4mol/L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

7、是A. 苯、CCl4、酒精可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B. 制备Fe(OH)2时将取有NaOH溶液的长滴管伸入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D. 在某盐溶液中加浓NaOH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NH4+18、某干燥的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NH3、NO、NO2、SO2、N2中一种或几种,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后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减少,再与空气接触,气体变为红棕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有NH3、NO、SO2 B. 一定没有Cl2、O2、NO2 C.可能有N2 D.以上说法

8、都正确19、两种金属混合物6.0g,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 Cu和Zn B. Na和Zn C. Fe和Ca D. Cu和Ca20、mg铜与一定体积18.5mol/L的硫酸加热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SO2 nL, 下列数据表示反应中硫酸作为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其数据一定正确的是A. n/22.4 B. m/64 C.m/32 D.98n/22.4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三、填充题21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红色喷泉实验说明了两点: 和 。(2)浓硫酸加入到蔗糖,发生“黑面包”现象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和 性。白色红色p

9、H试纸(3)请阅读下列一段话:在一张滤纸的下方滴一滴墨水,待墨水干后,将滤纸下端边缘浸入合适的溶剂中。当溶剂沿滤纸上升时,墨水中的染料也随之上升。由于墨水中不同成分随溶剂上升的速率不同,各种染料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分离。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微量物质。在黄色pH试纸滴一滴新制氯水,片刻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右图(白色圆斑外有一个红色的圆)。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请解释这一现象: 。2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1)将3.9g过氧化钠放入烧瓶中,加入100mLH2O,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酚酞在c(OH) 为1.0104mol/L2.5mol

10、/L时呈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MnO2催化条件下迅速分解。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片刻红色褪去。(假设过程中液体体积不变)甲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请通过计算对比数据加以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乙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存在H2O2,其来源可能是Na2O2+2H2O=2NaOH+H2O2。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烧瓶内溶液中含H2O2,简述实验原理 。23、有一可能已变质的Na2SO3样品(无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对该样品分析,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1)猜想样品中可能含Na2CO3、

11、 和 (填化学式)。(2)实验设计取适量样品于烧瓶中配成无色溶液,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待沉淀完全后,从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放出下列溶液 ,产生气体。 A.稀H2SO4 B. 稀HNO3 C. 稀HCl气体将气体连续通入下列装置:adcb注:上述装置中a、b、c、d分别是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石灰水。(3)结论:样品已部分变质。(4)问题讨论:i.某同学认为实验步骤多余,你认为该步骤 (选填“是”或“不是”)多余,(若选“不是”继续回答下一空格,若选“是”不必回答下一空格),设计的用意是 。ii. 实验步骤中a、b、c、d的作用分别是a b , c d 。四、填充题24、(1) 溶解金(Au)、铂(Pt)应该用 (填名称);(2)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3) 酸雨的pH 5.6 (选填“”、“”或“=”);(4) 少量钠保存在 中(选填“煤油”、“四氯化碳”或“水”);(5) 鉴别硅酸胶体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是 (选填“过滤”、“丁达尔现象”或“加热蒸干”)。25、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实验现象:(1) 两只棉球分别滴有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放入同一只烧杯中,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烧杯内有白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