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90496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作 者: 学 号: 10509349 专 业: 题 目: 性病与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预防教育 指导者: 2012 年 2 月 南 京目 次1 绪论12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对国人的影响 12.1 传统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 12.2 今日国人生育观念中的传统生育文化 33 关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几点思考 53.1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是否意味着对传统生育文化的完全否定? 53.2新型生育文化是否是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最佳模式?53.3什么样的生育文化才是对人类发展最佳的终极生育文化?6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10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

2、严重的一点就是一些疾病也悄然而至。性病、艾滋病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们却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而且目前尚无完全有效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免疫疫苗问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强对广大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该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大范围的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现就对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关现状作一综述。关键词 青少年 性病 艾滋病 健康教育 21 绪论青春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及将来立足于社会所需各种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个从未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青少年的生殖健康作为人类生殖健康的一

3、部分,在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青春期性发育的开始,青少年性机能也逐步趋于成熟,性心理发育滞后,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性压抑”的矛盾之中,为了探索“性”的秘密,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很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事实亦是如此,因此,开展并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性健康教育,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2、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性病艾滋病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虽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相对较少,但已成为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到2007年底,我国

4、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5万人;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5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万人;而新增加的艾滋病感染者中50是1024岁的青少年。因此,处于性活跃阶段的青少年已经成为预防性病艾滋病的重点人群.随着青春期性发育的开始,青少年性机能也逐步趋于成熟,性心理发育滞后,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性压抑”的矛盾之中,为了探索“性”的秘密,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很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实施亦是如此,在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患者中有一半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且这种结构在近阶段没有明显的改变。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缺乏必

5、要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青少年缺乏对性病艾滋病的正确了解,在对待性病艾滋病的态度上,认为性病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中国人的性成熟年龄普遍提前,从而出现性行为开端的低龄化、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伙伴增多的趋势。药物滥用(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参与卖血或地下性产业等在青少年中日益增多。因此,开展并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性健康教育,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3、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概况我国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试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学校教育。在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和卫生部疾控司及国际组织的联合支持下,在全国建立了预防性病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有关网络,

6、建立了“预防性病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每年有2h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对高校新生发放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卡,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活动。同时积极与国外合作,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其中1996年以来澳大利亚与云南省红十字会合作开展的社区水平青年人同伴教育,已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评选为最佳执行项目。总之,健康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预防性病艾滋病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

7、式及效果1.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彼此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技能,并决定自己行为,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目前,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广泛地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方法。国外研究显示,青少年乐意与同伴教育者讨论与性病艾滋病相关的话题,寻求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相关信息。通过同伴教育后,青少年普遍提高了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和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水平;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变得比较同情;初次性行为的发生有延迟,安全套的使用率增加。同伴教育者起到了榜样作用。国内研究也显示,同伴教育是一种

8、青少年乐于接受而又有确切效果的健康教育方式,在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在自我保护及安全性行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学校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近四分之三的发达国家和60%的发展中国家就已经实施了以学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干预计划。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和有效策略,并把学校作为国家预防艾滋病的重点。希腊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长达15年的健康教育后,青少年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已经有了一个可喜的结果,而且会采取一些相对安全的性行为。我国在1998年印发的中国预防艾滋病中长期规划提出把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纳入我国大、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课,认为在学校预防STD/AID

9、S健康教育中,校医肩负着重要责任。学校能确保学生通过正规渠道学习有关性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年轻人避免HIV/AIDS感染,减少他们的过分恐惧和偏见,并将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播给家庭、社区及他们的同伴,值得推广和普及。3.网络或录像教育 网络或录像在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信息传播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宣传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在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网络易于检索、信息易于保存、个性化和私密性的优点,网络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社会信息的传播,并为健康教育改善传播效果提供了极好的渠道。4.其它形式的健康教育 其它健康教育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师生

10、互动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掌握知识、转变态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为形成健康的行为,从根本上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打下基础。此外家庭教育、社会参与、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出版社、专业咨询组织和机构等建立健全,使群众掌握性病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知识,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开展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建议在开展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国家及教育部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不断推动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

11、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有关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合理化。加强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如师资培训活动等;增加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如网络教育、家庭教育等。根据有关部门和教育部要求,制定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检查评估办法和检查的量化指标,通过科学评估、加强督促指导、加大奖惩力度等,以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促使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综上所述,加强对青少年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性病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日益增多的趋势下,对广大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如何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如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

12、,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中国人对于性和生育的观念并非像西方社会那样与宗教密切相连,而是与家和家族密不可分。在传统中国社会,每个家庭都要供奉祖宗的牌位,而每个家族又有自己的宗祠。对于中国人,先祖仿佛就是家族的“神”,他们会在冥冥之中保佑家族的兴旺发达,因此,绵延家族香火是人生的重中之重,生育后代是对于先人和家长应尽的责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育子嗣一个现实利益的驱动是得到子女的赡养,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逝去的祖先得到供养。传统的生育文化推崇早婚早育。中国古典医典黄帝内经中认为,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具备生育能力,适宜结婚了。公元前六七世纪之际的政治家管仲甚至提出通过官方为那些鳏寡

13、孤独婚配,并安置他们生活的主张。公元前5世纪越国的国王勾践规定:“女子年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公元前2世纪的皇帝汉惠帝也曾下令凡是家中有三十岁仍未出嫁的女儿的家庭,要缴纳平常家庭5倍的赋税。2.1.2 以“多子多福”为引导的生育文化和以生育为目的的性道德观。在农耕经济和和多子继承制度下,男性能够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延传家族香火,因此,每个家庭都希望能生育更多的男孩。中国人讲求“多子多福”和“母因子贵”,认为“有子穷不久、无子富不长”。传统社会中,妇女结婚后随夫家居住,年老后随儿子居住。为鼓励对父母尽孝,在古代有犯法的人可以因为家中有80岁的老母亲要赡养,而抵消或豁免

14、一些罪过或责任。因为对于生育的重视,中国人对于性也存有很朴素的观念,并没有特别的禁忌。孔子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另一位和他同一学派的哲学家孟子也认为,“食、色,性也”,因此希望“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在成书于西汉的一部记载礼制 、解释仪礼的书籍礼记中明确规定,在妻子50岁之前,丈夫有义务满足妻子的性需求,每五天与之行一次房事(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当时,为了保证子嗣的正统性,中国人又是以存在于夫妻间的性行为为正统的,“万恶淫为首”成为维系家族观念的一个道德论条。2.1.3人丁兴旺:大国的标志。古代的婴儿存活率和人的平均寿命与现代社会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瘟疫、战争、饥荒等自然灾害更是让人口再生产维持在不高的水平。人口资源对于社会的延续和国家的富强具有非同寻常得意义, 在各朝建朝之初,百废待兴,2政府通常推出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在汉朝建立的时候,因为长期战争,当时全国人口约有1400万。因此,汉高祖通过百姓家中每添一丁就可免除两年徭役的政策,鼓励百姓生育。而唐朝建立之初,也是通过资助贫困适婚青年男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