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90328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万吨有机奶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镇南林牧有限公司16万吨有机牛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吉林镇南林牧有限公司2009-8-15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2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3 项目数据2第二章 项目的提出51 项目背景52 项目的提出73 项目区概况8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111 项目建设必要性11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第四章 市场分析16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191 项目总体规划192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20第六章 环境保护方案271 编制依据272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273 对策和措施27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29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92 项目组织管理29第八章 项目投资估算301

2、 编制依据及估算说明302 项目投资估算30第九章 项目效益分析34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42 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363 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37附图1 项目建设布局图39附图2 5000头奶牛场布局图40附图3 1200头育肥牛场布局图41第一章 总 论 第一章 总 论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16万吨有机牛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2 项目性质良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3 项目承担单位吉林镇南林牧有限公司1.4 项目编制单位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1.5 项目建设地点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镇南镇2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组织申报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

3、知(200868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0731号)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农业部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分区指导意见农业部全国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吉林省、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省牧业管理局吉林省畜牧业“十一五”计划项目申报单位前期调研资料、数据。3 项目数据3.1 建设规模项目达产后,采用标准养殖场集约化生产模式饲养荷斯坦高产奶牛48418头,其中产奶(繁殖)母牛20000头,犊牛9000头(每年新生犊牛18000头,繁殖成活率90%、培育期6

4、个月),育成牛12218头(其中育成母牛10935头、小公牛1283头,犊牛培育成活率90%、性控准确率90%,育成期9个月),后备母牛6281头(育成率90%、母牛群更新率20%、饲养期9个月,商品后备母牛平均在场饲养期为3个月),育肥牛1200头(其中小公牛530头、淘汰育成母牛340头、淘汰成年母牛330头,小公牛育成率97%、成活育成母牛淘汰率7%、成年母牛淘汰率5%、育肥期4个月)。每年按照国家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有机鲜奶16万吨,生产育肥肉牛3600头,出栏成年母牛3000头(母牛群更新率20%、其中淘汰率5%),出栏后备母牛9122头,生产优质有机肥料30.5万吨。3.2 建

5、设内容3.2.1 引进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后备母牛)5000头(通过繁育,在第5年末产奶母牛数量达到20000头)。3.2.2 建设5000头规模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4个,规模为1200头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1个。配置产奶母牛舍、犊牛舍、育成牛舍、后备母牛舍、隔离牛舍、兽医室、繁改室、办公室、执班室和运输车辆等生产设施。3.2.3 建设机械榨奶站4个(每个养殖场1个),配置厂房、挤奶机、冷藏罐、制冷设备和运奶槽车等生产设施。3.2.4 建设饲料站5个(每个养殖场1个),配置地中衡、青贮饲料收割机、运输车、50型装载机、巷道式青贮窖、加工车间厂房、精饲料加工机组、TMR搅拌车和饲料仓等生产设施。3.

6、2.5 建设粪便处理站5个(每个养殖场1个),配置粪便处理池、固液分离机、粪肥运输车和吸粪车等生产设备。3.2.6 建设供热站6个(每个养殖场和技术服务中心1个),配置热水锅炉、除尘器、烟囱等生产设备和供热管路。3.2.7 建设供水站6个(每个养殖场和技术服务中心1个),配置100m3水塔、100m深水井、潜水泵和供水管路等生产设施。3.2.8 建设配电站5个(每个养殖场1个),配置500KVA电力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生产设备和低压动力线路。3.2.9 建设紫花苜蓿饲料基地5000公顷,配套灌溉设施,年生产紫花苜蓿干草2.5万吨。3.2.10 建设青贮玉米饲料基地5000公顷,配套灌溉设施,年

7、生产紫花苜蓿干草25万吨。3.2.11 建设改良草原2万公顷,使产草量达到750kg/hm2以上,每年生产牧草1.5万吨。3.2.12 建设包括DHI管理、良种繁育、饲料营养和疫病防控于一体的奶牛养殖技术服务体系。3.3 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6年(2010年2015年)。2010年进行项目工程设计、评估和审批,实施一期工程(报好分场)1个奶牛养殖场的建设工程,同时完成道路、供电和饲料生产基地等配套工程建设,2011年初引进荷斯坦高产奶牛5000头。20112012实施二期工程(玻璃营子奶牛养殖场和园区管理中心肉牛育肥场)的建设工程,同时完成道路、供电和饲料生产基地等配套工程建设。20132

8、015年实施三期工程(四间房分场和田贵分场)2个奶牛养殖场的土建工程,同时完成道路、供电和饲料生产基地等配套工程建设。20112014各年末产奶母牛存栏量分别达到5000头、7975头、10693头和15391头,2015年末产奶母牛存栏量达到20000头,牛奶产量达到16万吨,项目进入达产期运行。3.4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99775.02万元。其中:良种引进投资12500.00万元,建筑工程投资43529.92万元,设备购置投资19319.50万元,其它费用5455.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8970.60万元。3.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1 平均单产达到8000kg/头,年产优质鲜

9、奶16万吨。3.6.2 年销售收入:79673.19万元。3.6.3 年经营成本:47426.50万元。3.6.4 年利润:32246.69万元。3.6.5 利润率:32.32%;3.6.6 全部投资回收期:3.09年。38第二章 项目的提出 第二章 项目的提出1 项目背景1.1 国家产业政策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如何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

10、力,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分区指导意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草食型畜牧业,符合我国农业资源状况,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有效手段。1.2 奶牛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1.2.1 产业现状 发达国家在奶牛基础理论研究和养殖技术创新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集遗传基因改进、营养代谢调节、生产环境控制和卫生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技术体系,广泛采用公司+农户+技术服务组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在奶牛养殖环节实现了集约化和标准化,创造了极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美国奶牛饲养量911万头,牛奶产量为8255万吨,平均单产90

11、61kg。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尚处在由粗放传统产业向高效现代产业过渡的初级阶段,主要依靠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目前,我国奶牛饲养量达1330万头(繁殖母牛约900万头),牛奶产量为3110万吨,母牛平均单产3450kg;吉林省奶牛饲养量为16.5万头(繁殖母牛约11.0万头),牛奶产量为35万吨,母牛平均单产3200kg;白城市奶牛养殖量达9.0万头(繁殖母牛约6.0万头),占全省总量的54.5%,牛奶产量为17万吨,产奶母牛平均单产2833kg。可见,目前国内奶牛养殖业的生产水平还很低,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1.2.2 发展规划 为了推动白城市奶牛养殖业向现代产

12、业的方向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进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制定了奶牛产业发展的近期规划:2007年,全市奶牛总量为9.0万头,其中可繁母牛6.0万头,全年奶产量17万吨;到2015年,全市奶牛可发展到20.0万头,其中可繁母牛达到12.80万头,牛奶产量达67万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新增良种荷斯坦产奶母牛10万头(原有9万头奶牛中的2/3以上将被淘汰)。1.3 奶牛养殖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奶牛养殖业在发展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主要问题是:1.3.1 生产方式落后 我市奶牛养殖业绝大多数仍沿用农户小规

13、模粗放的饲养方式,饲养技术匮乏,管理水平落后,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低下,难以提高生产效率。1.3.2 牛群质量不高 由于过去盲目大规模引进,牛源复杂,遗传质量差,生产性能不高。特别是由于缺乏经验,购进的奶牛普遍存在着繁殖障碍和乳房炎等影响产奶性能的慢性疾病,牛群整体健康水平低。1.3.3 生产设施简陋 缺乏总体规划,圈舍设计不合理,生产设施装备配置简陋,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过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难以创造出较高的生产效率。1.3.4 饲料营养供给水平低 饲料基地建设滞后,饲料结构不合理,饲料加工水平低,无法达到全价、均衡、充足、稳定的营养要求。1.3.5 服务体系不健全 奶业生产组织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可靠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1.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重视健康、崇尚绿色、讲究安全、追求风味已经成为消费的准则,有机、绿色、保健食品已成了亿万人民的消费时尚。根据世界有机贸易协会(OTA)的资料, 2000年美国有机食品的种类增加了151%,2005年暴增175%,目前有机食品的市值已经膨胀到300亿美元以上。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不仅打击了人们对奶和奶制品的消费热情,也使广大消费者提高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