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90174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 氧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氧钠和氯化钠(第2课时)班级 姓名座位号【高考考点】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NaOH、NaCl、NafO,、NaHCO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例题1】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纯净的NaOH为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B. 称量NaOH固体可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 NaOH溶液存放于带胶塞玻璃瓶中D. NaOH浓溶液不慎洒在皮肤上,应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E. NaOH可由相对应的氧化物溶于水而得到F. NaOH具有碱的通性,能与酸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某些盐溶液反应。【例题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2C

2、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C.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例题3】(2011-江苏高考)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C,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 石灰乳与C12的反应中,C12既是氧化 剂,又是还原剂C. 常温下干燥的C1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12不与铁反应D. 图中所示

3、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 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NaHCO3、 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C12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 们高三复习也应牢记的内容。25C,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要小;石灰乳与C12的反 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1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C12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C12 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时可以反应;在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综合演练】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A (固体)加热B + C

4、+ DI +E I +EB + G F+G+F (溶池2A (溶液I “ B (溶液)写出AG的化学式A, B, C, DE, F, G。(2) 写出溶液A与B间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知识归纳】 【巩固练习】1. 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下述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终物质不考虑潮解情况),最后质量增加的大小关系是()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亚硫酸钠A.二迤商B.蜡商垣C.二商D.迤蜡搐解析根据变化计算增重:Na O- Na CO、Na O Na CO、NaOH-?Na CO、Na SO Na SO。222 222232324*答案B2. 有两个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剂瓶

5、,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A.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B. 分别取样后,加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快慢C. 分别取样加热,再检验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解析 Na CO + Ca(OH) =CaCO 1+ 2NaOH、2NaHCO + Ca(OH) =CaCO 1+ Na CO232332323+ 2HO,现象相同,A 项错误;Na CO + 2HCl=2NaCl+ H O+CO f、NaHCO + HCl=NaC+2

6、23223H2O+CO2 f,因为盐酸的量不确定,很难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B项错误;2NaHCO3=4=a2CO3 + CO f+H O, Ca(OH) +CO =CaCO 1+ HO, C项正确;焰色反应都是Na元素的现象,均呈 黄色而不能鉴别,D项错误。*答案 C3. 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NaHCO3,A、B中分别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Na2CO3 或Pl / NaHCCb 土勺 放正使固体滑落A或BA.B.C.D.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若最终两

7、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 mol/L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 mol/L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解析 (Na,CO.)= 06 =0.01 mol,(NaHCO.) = /84 g =0.01 mol, 2 3 106 g-mol-13 84 g-mol-1当两者恰好与盐酸反应时都生成0.01 mol CO2,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2HCl=2NaCl+ H2O+CO2 fNaHCO3 + HCl=NaC+ AS+Cq f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NaHCO3与盐酸反应快,膨胀速率大,消耗盐酸0.01 mo

8、l,而Na2CO3 与盐酸反应速率小,消耗盐酸0.02 mol,故盐酸浓度应大于或等于螺严=2 mol/L;若最终两气球 0.01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应小于2 mol/L。*答案B4. 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铯与冷水反应十分平缓并生成H2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H2C.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 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解析 铯非常活泼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H2,A不正确;铯与H2SO4反应,生成Cs2SO4与H2, B不正确;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较复杂,不是Cs2O, D不正确。*答案 C5. 下述对焰

9、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 检验的物质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没 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不正确B.仅有不正确C.仅有不正确D.全对解析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存在的实验,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 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 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钻玻璃,目的是为了滤去钠的黄光。*答案 D6. 已知氢化钠(NaH)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关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氢化钠是还原剂B.氢气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C.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量比为1: 17. A、B、C、D、E、F、G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七种物质,其中B、C、F是单质;常温下B、C、E为气体;A和F两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图中反应的部分产物未表示出来。)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上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1) 经测定G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2) 写出反应的电极反应式:阳极;阴极。(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4)这七种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有(用化学式回答)。解析 A和F两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表明两者均含钠元素,再依据反应,知A应为 NaCl,D 为 NaOH,E 为

11、 HCl,F 为钠,G 为 NaH。* 答案 (1)Na + : H - (2)4OH - 4e - =q f + 2H2O 4.a + + 4e - =4Na (3)NaH + HCl=NaC+ H2 f (4)H2、Cl2、NaOH、HCl8.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纯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 有:A.大理石B.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甲:NaOH溶液*Na2CO3溶液乙:NaOH溶液NaHCO溶液加燃烧Na CO固体Na CO溶液32323丙:NaOH溶液NaHCO溶液触 Na CO溶液323

12、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甲方案:乙方案:(2) 若采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其实验的关键是:(3) 假设反应所得的Na2CO3固体中混有未分解的NaHCO3。乙同学选择澄清石灰水测定其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乙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计算所需的数据;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解析 若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关键在于中的NaOH与中生成的NaHCO3的物 质的量相等。*答案(1)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过程繁琐,操作复杂(2)反应应充分进行;反应与 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相等(3)能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9.某化学兴趣

13、小组同学用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做了以下实验:先称取13.3 g NaOH 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4 mol/L的盐酸,再根据生成CO2 的体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样品中变质NaOH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实验的目的是。(2) 已知20 C时,Na2CO3溶解度为21.7 g,NaOH溶解度为108.3 g。若要将所称取的样品恰好溶解,最多需要蒸馏水g,溶解样品所需的仪器是。(3) 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r(co;yi.5075】00 风 HC1 加 L则13.3 g该

14、样品中未变质的NaOH的质量为; NaOH的变质程度为(用质量分 数表示);与NaOH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为 mL。(4) 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并对照上述图像,他们从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并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解析(1)依据题目的叙述,可以确定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NaOH的变质程度。(2)根据20C时 Na2CO3溶解度和NaOH溶解度的数据可知,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越多溶解时需要的水越多,故 假设13.3 g全部为Na2CO3时需水量为:m(H2O)=61.3 g。溶解固体样品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和量筒。(3)从图中得到产生二氧化碳的最大量可以计算出m(Na2C

15、O3),进而求出NaOH的变质程度 以及与NaOH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4)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4 mol/L的盐酸,在NaOH被盐酸 中和后,继续滴加盐酸未立即产生气体,说明CO2-与盐酸反应先生成HCO技*答案(1)测定NaOH的变质程度(2)61.3烧杯、玻璃棒、量筒(3)8.00 g 39.8% 50.0(4) NaOH被盐酸中和后,继续滴加盐酸未立即产生气体CO2-与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先生成 HCOf,继续滴加盐酸产生CO210.某校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I-IV 所示。(1) 图I、II所示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2) 图III、IV所示实验均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