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风俗的作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90084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风俗的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风俗的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风俗的作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风俗的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依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洁便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风俗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1“咚咚锵,咚咚锵,财神爷来咯”两只桨在“海浪”里翻腾,两条腿快速的前后翻飞这,就是我漂亮家乡的习俗划旱船。划旱船,顾名思义,就是在陆地上划船,“旱船”是依照船的轮廓而制成的木架子,然后在木架的四周围上蓝色布帘,画上白白的波浪,仿佛小船在大海里披荆斩棘。通常是一位姑娘,从旱船底下的洞钻进去,手扶着船迈着碎步往前走。当然,每条“旱船”旁边都有一位右手摇蒲扇,左手扶桨的

2、“艄公”,他一手比画着蒲扇,一手摇着桨,同时两人高声的唱着戏,一艘欢乐的“旱船”就动身啦!新年喜庆的“划旱船”活动起先了,整条街上挤满了围观的乡亲,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不喧闹!突然,乡亲们都不谋而合朝着一个方向张望“旱船”划过来啦!一个身穿红袍、面容姣好的姑娘站在“旱船”中,迈着欢快的碎步往前走,跟在她身后的艄公,一边用劲地舞着蒲扇往旱船帘子上扇风,一面划动着桨,旱船摇摇摆摆,如同在大海上航行,惟妙惟肖!这时,只见那艄公扯开嗓子高声唱戏:“今年风调雨顺,哟哟”看喧闹的乡亲们和着艄公身后的乐团一起应声:“哟哟”同时锣鼓恰到好处地敲了起来:“咚咚锵!咚咚锵!”全部的声音交融在一起,非但不会让人感

3、到杂乱,反而是那么和谐。那么铿锵有力!别有一番韵味。突然,艄公将蒲扇别在腰间,一手扶船,一手加大力度划桨,原来这是遇上“惊涛骇浪”了!“财神爷来咯,哟!哟!”艄公又一次响亮地唱了起来,乡亲们高亢的声音一唱一和:“哟哟”这不仅是家乡传统的习俗,更是人们在祈福,盼望着今年大丰收,风调雨顺。“财神爷来哟”随着旱船摇摇摆晃的远去,声音也慢慢散去,夕阳西下,小镇渐渐复原安静,但方才那高亢、激扬的歌声始终萦绕在乡亲们心中,陪伴他们起先新的一年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2“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淳安也不例外,现在就由我来跟你们讲讲淳安的风俗吧。就

4、在千岛湖一旁的金峰乡朱家村,在每年的阴历正月初六,他们的宗祠内就会摆满101个猪头,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可大有来头呢,据说宋代大文学家朱熹是宋家村人民的祖先,还听说,“赛猪头祭祖先”这个习俗就是朱熹的重孙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一习俗,在当地已经有8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拿着自家的猪头一同摆到宗祠内一较大小,并竞赛谁家的猪头最有创意,村里头最有威望的老人会对猪头进行评议,最终选出最好的发红包,发年画以示激励。就在去年的正月初六,我和爸爸也去了一趟金峰乡朱家村,来看了一场喧闹又盛大的“猪头大赛”。我们到了那儿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此时祠堂外面的空地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现场锣鼓喧天,鞭

5、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舞狮们踩着节拍辗转腾挪,甚至还叠起了罗汉,神采奕奕,精彩非凡,为这个春节增加了几分“精气神”惹来了阵阵叫好声。我和爸爸好不简单才从这人流中挤进祠堂,只见100多个大猪头,整整齐齐的摆在桌案上的提篮里,一个个都细心的“美颜”和“点缀”过。还配以万年青,天竺叶,鲜花,水果,不少还贴着福字,喜气洋洋,馋的我直流口水,要是现在可以吃的话,我真想上去咬两口。舞狮之后就是由村民演出的竹马表演,浓妆艳抹的村民腰间系上竹马,一手拎着马脖,一手舞着马鞭,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最终,“猪头大赛”经过逐一比拼称重,决出了一、二、三名,掌声和欢呼声响彻了整个祠堂。那天晚间,朱家村还实行了猪肉宴

6、席宴请全部远道而来的来宾。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3进入腊月,家家都盼着过年。过年的打算劳碌而愉悦。大人们忙着采办年货,打扫除尘,祭拜先祖,忙活年夜饭。我们男孩子参加最多的是贴春联和放鞭炮。把全部的零花钱都换成鞭炮,和小伙伴找一空地一起放鞭炮。我拿出一根“老鼠尾”点燃,随着手臂的挥动,它起先翩翩起舞,在夜色中闪烁除一个个迷离的光圈。它一点点燃烧,不停的发出“吱吱”的声响,我的手指也跟着一点点热起来。看着它渐渐熄灭,只剩一股烟还在不屈不挠的缭绕。另一个伙伴从裤兜了抓出一把响炮往地上一洒,其他人纷纷冲上去踩,看谁踩的多,踩中一个就发出“啪”的一声。空地上一阵纷杂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啪啪”声。伙伴们兴奋

7、的不得了,闻着空气中呛人的烟硝味也照旧乐开了花。大人们放的自然不是同等级的小玩意儿了。他们放的“二踢脚”威力巨大,点着以后,“碰”的一声蹿上空中,灰白色的沉重晚云中发出闪光,接着一声巨响,如炸弹爆炸一般。小孩被大人们护着躲着看。震耳的声音还未息,又来一个鞭炮,一而再,接二连三。爸爸告知我,这威力巨大的鞭炮古时候是用来驱逐年兽的。年兽平常在深海里睡觉,到了年底,它特别饿,就爬出海洋,到陆地上面来吃人。为了赶走年兽,百姓们想了许多方法。最终发觉,年兽惧怕红色的东西,火光和巨响。于是家家过年放鞭炮,贴春联。年兽赶跑了,这年也就过了。春联不仅辟邪避祸,还寄予了人们的企盼和美妙愿望。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就

8、贴”金榜题名“;家里有老人的就贴”福寿安康“;家里做生意的,就贴日进斗金。我看着这一派喧闹劳碌的景象,脑海中出现出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正是过年的真实写照啊。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4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同的地方也会有着不同的习俗,那么,今日我就来讲讲禹城当地过年的习俗吧。年糕是禹城人过年必备的食品,当地人叫它“泡子糕”。先用打算好的糯米粉和面掺水搅拌匀称,然后切割成小块、下锅油炸,原本小块的米粉团,瞬间变成一个个杏仁般的圆泡。再把这些炸好的米泡加上饴糖,搅拌、粘合、擀压成块状,大块的年糕就成型了。怎么样,是不是很迷人呢。而我则有幸吃过一次

9、,那种味道甜甜的有些粘,像是粘米混合了红枣的味道,吃起来满满的华蜜感,到了现在年糕也是我回禹城之后必吃的一道美食。这泡子糕的起源还有一段历史传闻。相传清朝末年,禹城有一名从事糯米经营的商人。在一次运输过程中,糯米因受潮无法售卖。商人于是将受潮糯米碾成粉后进行油炸食用,没想到风味独特。因其油炸过后称”泡“状,商人便为其取名为”泡子糕“。如今在禹城,”泡子糕“不但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成为春节人们走亲访友和婚宴餐桌上不行或缺的一道甜点。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

10、寿命。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装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打算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过年是多么美妙呀,家人们都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这一年的收获,真是静谧又美妙。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5我的家乡叶家是淳安县威坪镇六都的一个大村庄。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舞龙就是这里最喧闹的风俗了。舞龙的时候,人们可以向龙祈祷华蜜、祝愿祥瑞。每年的正月初三,就是舞龙的日子。在去年正月初三的下午,广播里响起了招人参

11、与舞龙的声音。我们在家闲着的人都去参与舞龙这个活动。因为舞龙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情愿谁都可以参与。听到这个消息,我可兴奋坏了,便和几个小伙伴去当彩旗队的成员。我们练习了好几个小时,为的是在观众面前展示出美妙的姿态。3:00多钟的时候房顶上接连升起炊烟,在4:30左右家家户户陆接连续都吃好了晚饭。虽然舞龙还没有起先,但人们都还是迫不及待地来到广场上等候。当天一擦黑儿,舞龙就正式起先了。演员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古装,敲大鼓的人有节奏地敲起来咚锵咚锵咚咚锵,这个鼓声给场面增加了几分喧闹感。舞龙的队伍要动身了,此时,已是人山人海欢呼声不断,但观众还是为队伍让出一条道路来。队伍走到哪儿,观众就跟到哪儿。整条

12、大街上到处悬灯结彩,鞭炮声不断,一串串烟花接连射入天空,在天空中绽开了笑脸,仿佛就是在办喜事,真是喧闹非凡,灯红酒绿!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游行,我们把大龙头放在大会堂里,有多数的人来参观,并且于龙头合影,人们还轮番去摸龙头,并且向龙祈祷华蜜,祝愿祥瑞。到了8:30左右,舞龙结束了,人们都回家了,各家门口都堆放着爆竹纸。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一一舞龙。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6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在福建周宁,在那个地方,我留下了许多的回忆,我最喜爱的就是正月十五。这里的正月十五不一般,这儿过得格外喧闹。你听说过“搬铁枝”吗?这可是我的家乡独特的风俗呢!先来介绍一下吧

13、。搬铁枝又称台阁,是福建省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至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搬铁枝是将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每架铁枝高2至3米,上面可容纳5至7人表演。演员多为少儿,或坐或站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一些简洁情节和动作。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正月初七左右,各社居就忙起来了,制做铁架、选择服装、找演员、排练队形,整个社居都为正月十五做出了足够的打算,就盼着这天抓紧到来,好让整个周宁都活跃起来。到了正月十五,全县人民早早就吃过晚饭,打算观看游行表演,整个街上的霓虹灯都亮了,也点燃了全县人民的心。游行表演起先了,警车在前方开道,铁枝的两边有两条五米长的绳

14、子,不让观众往前挤。台上的演员舞动着身躯,精致的妆容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迷人。铁枝花样许多,有“八仙过海”、“鲤鱼仙子”、“郑和下西洋”这次搬铁枝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非鲤鱼仙子莫属啦!花苞缓缓上升,花瓣缓缓绽开,可以说这个荷花座是此次搬铁枝中最高科技的部分了。大家能看到“仙气十足”的童子可不单单是靠升降机,荷花座下也是玄机巧藏,设有烟雾和彩灯,这才使得荷花上升时间彩耀人、云烟氤氲。搬铁枝让人民感受到了热忱,也使正月十五过得更加喧闹。我也很想参与这样喧闹的活动,但年年开学都在正月十五前,只能看奶奶发来的图片艳羡别人了。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7今日,我和大家讲下我们家长过年的风俗。相传许多年前,有一个叫

15、“年”的怪兽常常打搅村子,后来有个圣人告知乡亲们,“年”怕鞭炮、红色,只要谁家没有,“年”就会到谁家去。所以现在挨家挨户们都会在自己门口贴上红色样式的福字。我们不仅要做这些,还要祭拜、登山。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步步高升。不过放烟花是我们小孩的最爱了,五彩缤纷的烟花“啪啪”响着,这时,我们就会沉醉之中,过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观赏了“烟花晚会”后,我们就要一大早被叫醒,更糟糕的是要登一天山,一家人在长辈的陪伴下,起先向山顶前行。这次我跟爸爸打赌过,我要成为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为了我的诺言,我充分做了打算,带上我足够的物质动身。我踏着轻快的步伐,奋勇向前,一会儿功夫,我的家人都被我甩到了后面,连人影都看不见了。山路十八弯,以耗尽了我的力气,心底在想还有多远呢?离山的顶峰还要多长时间呢?我的精力还能撑多久呢?正值我在思索的时候,隐隐隐约听见爸爸他们的喊声,更能清晰的听见妈妈在叫,你慢点儿,匀速前行,才能抵达终点。我心里暗暗在想,今日的第一名,可能要“泡汤”了,当我垂头上气时,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加油!突然,信念百倍,精神饱满。拿出了在运动场上坚持不懈,坚持就是成功的精神,向着我的目标接着动身。山路虽然不平整,但我有信念,有耐性,确定会胜利,一串串的联想,把我带到了山顶。哇!山顶好美呀!我胜利了一次,我是第一个登上峰顶的。爸爸便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