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899545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诗词赏析: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际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清楚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译文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突然惊喜地发觉明丽的春光全都凝聚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际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清楚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解释 建康:即今南京市。 上元:指元宵节。 那:也写作“哪”。 岁序:岁时的挨次,岁月。 小桃:初春开花的一

2、种桃树。 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利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华胥(x)梦:指梦境。 赏析二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慨,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间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照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由于他离开了家乡,更由于他从今再难回到家乡。半壁

3、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际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际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际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喧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详细叙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示意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

4、,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妙,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照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清楚一觉华胥梦”中“清楚”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糊涂,以及意识到这种糊涂之后的悲伤。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醉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终,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缺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方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比照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比照从前之全盛;以梦中之欢快,比照现实之悲伤。这种艺

5、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赏析 赵鼎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这首词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元即元宵。词人值此元宵佳节,抚今忆昔,表达了沉痛的爱国情思。 起首二句,以顿入之笔点明身客地,不觉时间推移之速。词人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之合被擢为开封士曹。靖康事变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词人填此词时,应当系随驾至此。“客路”一句,直点题面,说明金兵南侵之际,自己流踄异乡,不知不觉又转过了一年。出语自然通俗,然于平淡中,且为下句作好铺垫。“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后

6、即着花,见老学庵笔记卷四。词句流畅清丽,于轻灵中寄慨叹,是上句的自然归宿。其中“那知”、“忽惊”两个短语,严密照应,有兔起鹘落之势,把词人此时的简单的心情,切实地表现了出来。 “天际海角悲凉地”一语,续接起句“客路”二字。建康距离北宋首都开封,实际上并不很远,然而对一个因金人有南渡流落到江南的人来说,却有如天际海角。和词人同时的李清照流落到江南之后,也写过表达类似的感情的词句:“今年海角天际,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词人此处一则曰“海角天际”,二则曰“悲凉地”,这两短语连用加重语气,可以想见客愁之重、羁恨之深。这就详细表现了词人“忽惊”以后的心情。当此时局纷乱之际,作为江防要塞的建康,一方面

7、驻有南宋重兵,预备反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是北方逃难来的人民,流离失所,凄凄惨惨。面对此情此景,词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时欢庆元宵的盛况,于是“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冲口而出。这句是整首诗的一大转折。根据一般填词规律,词写到此上阕歇拍,犹如战马收缰,告一段落。可是它的词意却直贯下片三句,有蝉联而下之妙。这样的构造好像辛稼轩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词上阕歇拍云:“立刻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阕。看燕燕,送归妾。”下片云:“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词意跨过两片,奔腾而下,歇拍处毫不停顿,一气呵成。因而王国维称之为“章法绝妙”(人间词话)。此词也是采纳同样章法,两片之间,毫不割裂。上阕

8、歇拍刚说“记得当年”,换头就写“全盛时”情景。但词人并未以实笔详细描写元宵之夜“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也未写“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俱见东京梦华录卷六),而是避实就虚,写花枝袅娜,月光皎洁,宫殿华美云彩绚丽。从虚处着笔,此词就避开了一般化,从而令人读后有新奇之感,并能唤起美妙的联想。 结尾二句又将笔锋一转,写词人从回忆中的往事回到悲凉的现实生活中来。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故事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例用来喻北宋全盛时景象,但是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华胥梦”上着以“清楚一觉”四字,更加重梦幻颜色

9、。词人如梦方醒,认真识别,春光照旧,然而景物全非,故词人两眶热泪,不禁潸然而下。这两句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譬如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阕“春到小桃枝”相照应,丝丝入扣,却有溪流归海,读之令人有悠悠不尽的意味。 此词构造极其缜密。“清楚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阕,全靠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如起首两句中的“那知”、“忽惊”写从不知觉到陡然发觉,即带有如梦初醒的意思;下片头三句则是梦境的显现;结句则是梦醒后的悲伤,到处关合“华胥梦”一语,于是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肤浅的歌曲。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

10、,曲折多变。假如说前三句写悲凉,下片则转写欢快;假如说过片是写欢快的*,那么结尾二句则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比照的手法:以当日之悲凉,比照从前之全盛;以梦中之欢快,比照现实之悲伤。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因此清人况周颐评曰:“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蕙风词话卷二)这个评价是特别符合此词的特点,也是特别符合词人作为南宋初年中兴名臣的身份的。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年秋,赵鼎南渡,沿水路至仪真,大约于年底或次年初至建康,于上元节(元宵节)之夜写下了这首抒发故国之思的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