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898141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酒教学设计rd97-2003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酒教学设计三里畈中学 何琳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课文,了解作者故乡的春节习俗,感受其中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感受文章的意蕴和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诗意,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难点:领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情景导入:教师放幻灯片,歌曲,让学生感受过年喜庆。学生听、看,然后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感受自己那些过年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二、作者简介: 用幻灯片出示作者琦君的

2、有关资料,并用不同颜色标出重点。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及情感。三、欢饮春酒,初读感受: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本文写了哪些内容?2、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内容串在一起的?3、读完了全文你有什么感受?(读完后,学生分小组讨论,先理清文章所提及的内容,再用中心将其串联。最后自由谈感受。)在1,2题的逐步完成中既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也让其了解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第3题,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中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四、细酌慢饮,品味春酒:1.品读文章第三自然段。用幻灯片出示原文,让学生逐句赏析。(注意文中重点字词,及作者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再提出问题,逐

3、步深入,读懂内涵。最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加深理解。2学生分组自由选段品读:看作者是怎样描绘“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的?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段,按品读第五自然段的步骤品读,再派代表发言。 (教师注意引导,让学生能够全面自主去品读)五、体验拓展:1、情感流露,尽诉衷肠 开一个”母亲“为主题的故事会。以接龙的形式来谈自己、身边或所听说的关于母亲的故事,领略母亲的伟大。再以幻灯片总结。2,游子柔情,吟咏故乡 举办以“吟咏故乡“为主题的诗会。分组收集有关故乡,思乡的诗句,然后分组进行比赛,最后打出余光中的乡愁,再次让学生走进作者那浓浓的乡愁。六、小结 教师结束全课。课后反思:上完这

4、一堂课后,我感触很深,也进行了很深刻的自我反思,我想谈谈我自己对这堂课的看法及反思。首先,我自认为这堂课还是有成功之处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在谈到文中有哪几件事情,我用多媒体出示四瓣花瓣,四件事就是四瓣花瓣,找出花瓣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找这四瓣花瓣是怎样连在一起的,于是大家就很有兴趣的去找花蕊,就慢慢的找到了花蕊家乡的味道(思乡),然后花蕊旋转出来,一整朵花带着课文内容,一目了然;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也一说就懂了。这种以画画填空的方式,让大家很感兴趣,自然很难的概括内容和问题变得简单化了。 另外我还以活动方式来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如在体验拓展中,学生们

5、都看过也了解不少有关母亲的故事,但又有点胆怯怕说得不好,不怎么敢说,于是,我就采用了故事接龙的方式,先点一个同学他讲完后,有权利再自己点一位他认为很不错的同学接着讲,这样每一位都被点起来的同学都是别人认为很不错的,即使平时成绩并不怎么样,但在这时他也是充满信心的,讲起故事来也是充满激情,效果自然很不错。事实证明,课堂上这个方法很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龄,他们喜欢比赛,我就采用现在正流行的方式PK。先让他们准备有关吟咏故乡的诗句,古今中外的都行,并把游戏规则先说了,这样一来,他们的好胜心就全被挑起来了,不遗余力的找资料,积极性达到了高潮,接着分组PK,全员

6、皆兵,比的是不亦乐乎,有人找,有人读,有人记,有人说。不管比赛结果怎样,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少的收获,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这篇散文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写的,在赏析的过程中我为了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于是我采用了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先选一段进行赏析再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动词,让他们去看看“我“的天真可爱,乡人的淳朴厚道,母亲的善良能干,他们本来对这种孩子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这么一赏析 ,更是让他们神往,仿佛来到了作者的故乡,好似置身其中,再让他们自己找一段进行赏析,那是争先恐后,积极踊跃,文章的主旨也自然的显现出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变得容易轻松多了。 当然,这堂课仍然存在不少的缺点: 比如说课文朗读次数还少了,“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堂课中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我只是在上课前让学生自由朗读了一遍,由于只读一遍,学生对课文并不太熟悉,因此在课堂中有时出现了冷场的情况,思考问题的时间自然也有所影响,”读“确实很重要,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是要多加注意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留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大,我担心完不成课堂任务,因此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讨论问题的时间还不够,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可能感觉有点吃力,这样效果就会打折扣,而且这样没能体现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特点。 当然还有不少的毛病需要改进,我需要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