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89721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南前山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内容,文学教育具有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灵魂,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写作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精神力量,得到做人的教育。要实现真正的文学教育,必须在文学作品的选入上、课堂教学方法上、课外阅读选择上,注重作品的自身特点,紧抓作品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施以影响。【关键词】文学教育 意义 实现真正教育近年来,在“语文新课标的引导下,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口号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一任务里,文学教育的功能与地位越来越突出了。 一

2、 文学教育的意义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肩负着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灵魂,完善学生人格的重任。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教育首担重任。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育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其中的文学教育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写作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精神力量,得到做人的教育。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体会,语文教育也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即“人学,它是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文学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探索,它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及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以提高修

3、养,把正生命的航向。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活泼,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塑造灵魂,完善人格的绝佳时期,也是易受不良诱惑的危险时期。这一阶段施以形象性的文学教育,能起到较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文学作品总是在写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景的相互关系中推进,那些真正体现作家用情感的眼睛去看待生活、描写生活、评价生活的作品,就一定会感动人、启迪人。从语文教育的人文角度讲,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离不开文学教育的,文学教育所具有的形象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其他教育无法相比的。 二 文学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早已有之,文学教育也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不少的初中语文教材过分注重了阅读训练,

4、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写作能力为主,文本解读以传统的经典解说为标准。这样,在客观上无视了学生对作品的现实对应与自我观照。即学生未能很好地将作品内容与现实作比照,深入地以作品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来剖析自己,改造自我。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能映照出现实社会的某些本相,使读者窥其貌,剖自心,净化心灵,塑造灵魂,完善人格。比方小说范进中举,作品中范进及其与周围人的关系,不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吗?我们由此感悟到什么是人生的正确奋斗目标,为人处事的真诚、善良的意义。艾青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保姆大堰河辛勤劳作、任劳任怨的形象是许许多多母亲的共同特点,这个形象的伟大意义须让学生深刻体会,才能到达文学教育效果。那种只

5、注重作品鉴赏与用经典解说为准解读文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但缺乏以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达不到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样,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学教育也存在诸多缺乏。虽然“新课标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不少教师也努力践行着,但真正对文学教育的功用还认识缺乏,没有提到思想性的高度。如有些教师还很机械化地以小说的“三要素简单分析课文,缺少对学生与写作“心灵碰撞的对话。不少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中考效劳。有考或常考的内容多分析练习,而对中考试卷中不怎么表现的内容不予照顾。其实,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有些是很有思想深度的,除了小说,现代诗和戏剧也值得一

6、读。如席慕容的长城谣,那种思索历史沧桑略带伤感的思乡之情能启发我们从更深层次思考人生的意义。日出节选中小人物的不幸遭遇,让我们比对现实:弱势群体该如何与不公平作斗争,为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走什么样的道路。课堂教学中都应当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而不少教师因中考试卷不体现就把那些篇目完全闲置了。还有近年来很流行的初中名著阅读指导,也只是响应中考“号召,找“有用的读。教师们往往无视了名著的教育功能,没有以实际活动指导学生从阅读名著中获得心灵震撼的效果。学生只是为了在中考中多得几分而选择走捷径的方式来阅读名著,根本上是走马观花、东捡西挑的,几乎没有从名著中得到任何精神层面上的收益。书店里出现的不少针对中考考

7、题而将名著简单再简单化,甚至将名著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大小题型的复习材料,也助长了学生畸形的阅读名著行为。由此可知,名著的文学教育作用已丧失殆尽。以上现象究其愿因,是教育的功利性过重所致。功利性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只注重升学率,把本来功绩巨大的文学教育变成了简简单单的应试教学,遗憾之至。 三 实现真正的文学教育文学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内容,文学教育的功能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应有突出的地位。如何实现真正的文学教育,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文学作品的选读。先说初中语文教材对文学作品的选用。初中学生思想最活泼,心里、生理发育最为迅速,人生记忆也是最深刻

8、最长久的。此时选择优秀的,能引发学生剧烈的情绪反响,震撼学生心灵的文学作品编入教材,供他们阅读,是极具教育意义的。当然,所选的作品应是切合学生年龄段阅读的,能很快引起他们审美体验的。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心声这篇小说,主人公京京的经历就很能激起学生的同情,京京的“心声引发了学生的不少“心声。读了小说,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进而为人生寻求更合理的方向。又如选入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背影,这是一篇文笔朴素又饱含深情的散文。文章以细节来体现伟大父爱的美,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且能引起他们的比照思考,反思自己与父亲的情感。好的文学作品具有内在的精神力量,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文学是作家以自己的情感去评价生

9、活的,作品里所描写的生活是经过作家的情感过滤、渗透和评价的,这样让读者感同身受,心灵相碰。因此选入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应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再说课外阅读的选择。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须有师长的指导。初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引路人,有正确的指导,才能正确地阅读,也才能有文学教育的效果。课外文学作品良莠不齐,有些作品过于艰深,初中生不易理解,有些作品学生喜欢看,却是不宜看的。因此师长应为他们列出阅读的书目,让学生从中选择阅读,同时引导他们畅谈读书的内容及体会。其次,是对教师的要求。这里重点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责任。语文学科是人文性的学科,学生人

10、文素养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通过文学形象来表达作家个体对人生的态度和观念,是对人生有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的内容。这些内容假设能与学生的心灵相碰撞,引起他们的心灵震撼,唤起他们去追求高尚,塑造完美人格,就起到了真正的文学教育作用。因为从教育的本质上看,文学对人的教育作用,源于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的教育,是从精神上发生作用的。当前,我们要呼吁改变那种只为考试而教的过分功利的教学方式。要倡导认真对待所选的好文学作品,充分发挥文学教育的功能。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人性内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美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以人文教

11、育为重要任务,而不是仅从表达技巧、写作手法、文学常识等工具性知识上下功夫,或者以简单的中心思想概括了事。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人文阐释,尤其是关注作品的人性内涵,把能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形象作为讨论的重要点。引导学生把文章当作审美的对象,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体悟文学之美。我们知道,审美是以情感为动力的积极精神活动,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愉悦感、满足感,不断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生活,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均是艺术品,“它们所展示的主题思想美、题材内容美、文体特征美,文章结构美等,是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美的语言来提高学

12、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真正得到熏陶感染。当然,要起到文学教育的实质效果,是要既能“走进,又能“走出的,即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文学作品的形象、意义、思想内涵有清晰的认识,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以所得的认识,对照现实,对照自我,积极反思,摒除丑陋,不断地改造自我,完善人格,进而改造社会。要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所有的科目中,语文科最易影响学生的情感思想,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抓住学科特点,以自身的文学素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教师要经常性地广泛地阅读、研究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以所得的学习

13、体会,所修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精神世界。当前,有许多语文教师对当代中外名著的陌生极大地制约着语文课堂的文学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语文教师应该重唤文学激情,触摸当代名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知识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并从现实的角度,引领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受到更多的心灵激荡。当然,各种文学作品有其自身的形式特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有个性化体验的,文学教育也应遵循文学形式、尊重个性化阅读的现实特点。课堂教学中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品分析要立足于文学自身

14、形式,引导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深入作品的感情世界,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内涵、独特的视野,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启迪智慧;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一定要防止那种机械性的教条主义的“主题概括艺术手法分析形式。应通过文学的感染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又要拓宽教育的内容,把文学的非文字形式如影视、说唱也纳入文学教育的范畴;拓展教育的方式,以学生喜爱的非讲授形式如讨论、辩论、朗诵、观看影视剧、表演戏剧、文学采风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体验,以到达文学教育的最正确效果。 参考书目: 杨邦俊 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语文建设2023年第5期 童庆炳 谈谈文学性,语文建设2023年第3期

15、 同 同 李山林 语文课程的人文知识根底及其教学,语文建设2023年第1期 陈成龙 创造性语文教育,中国戏剧出版社2023年6月版第165页试谈语文教师的文化传承责任 南前山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优秀品质,文化传承自古重视。面对当今中西方文化碰撞日趋剧烈,文化出现多元化现实特点,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育的先行者,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在吸取传统教育经验的根底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把祖国优秀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关键词】文化传承 语文教师 承当责任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也自古相承。无论是古代的私塾教育,还是近代以来出现的学校教育,都对祖国璀璨文化的代代相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教育承当着文化传承的任务,没有教育,祖国的优秀文化便难以传承数千年下来。而不管私塾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师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古代的私塾以及官办学校无不自觉地担任起对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责任。正因为有了一代代的传道授业之师指导学生解读诗三百、诸子散文、“乐府、唐宋诗词、元明传奇杂剧祖国优秀文化才得以一脉相承,一路辉煌地开展至今。如今,面对急剧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