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89534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是情感型的动物,经常会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热情,因此兴趣是人的行为原动力,能促使人们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针对人的这一特点,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感知数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否亲身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建立信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将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积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在孩子的成长过

2、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下面结合本人一些的教学体会,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的看法。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可见其重要性。新时代教育,促使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使数学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认识的升华,能力的提升,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爱往往是从喜欢某一位老师开始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喜欢该学科的任课老师,那么他就会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这位教师上课时

3、他会表现的很积极,注意力特别集中。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感情方面把师生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在心理上相信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愿意亲近老师所教学的课程。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价值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用到数学”, 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要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要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自己身边的数学。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植树问题类似的生活问题,学生找到了许多:如安路灯时、架电线杆时、楼梯上,钟表上、摆花盆时等等,这些问题

4、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问题的再现。再比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买东西找零钱,比一比自己和同学身高的高矮等实际问题,来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好处。就像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这些过程都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让学生在思想上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确实必要的,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三、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人一生学习的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5、先生也曾明确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因此必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是人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应带头倾听,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于孩子

6、的发言,教师要给与适当的评价,严格要求,同时表扬鼓励认真倾听的同学。另外,要培养学生“愿意听”的习惯。听的时候不做小动作,有不同意见不随时反驳,而当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听”的习惯。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听别人的优点,听别人的不足。听中思考,听中解疑,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除了“认真听”以外,“仔细看”、“努力写”的习惯也非常重要。上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并在教学中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学生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

7、习习惯,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知识,使学习达到更高境界。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等等。在教学中多放手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评价伙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例如,还是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大胆放手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独立完成对问题的的分析解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来探究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哪些关系,能够促进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得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两端都栽:棵

8、数=间隔数+1”,不同的解题思路开阔了学生思维,丰富和完善了其学习成果;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暂时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变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与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终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情感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