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8916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课题光与色的世界单元课时1课时课型鉴赏课本课教学时间第 1 节教材分析本课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组织活动,旨在锻炼和形成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与意识,提高学生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的能力。学生分析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写实色彩中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的丰富变化的认识接触较少,为了使学生获得对色彩的知识与经验,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丰富色彩,并运用这些色彩知识表达自己对生活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悟。教师应多途径、多渠道地为学生观察与感受色彩提供

2、可鉴别与分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己研究;也可以采用分小组处理光源、自由摆放静物或搜集资料图片等方式共同研究,记录色彩变化,再集体讨论、交流,分析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其规律。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多种审美体验刺激学生感官,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目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光是色之母”,没有光也就无所谓色彩。本课教学可以从光色光与色的关系认识入手,步步深入;也可以让学生从研究不同光线形成的丰富的色彩变化入手,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对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深入研究学习中。教师可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利用

3、实物或多媒体手段演示出不同光源色对物体产生的不同影响,逐步引进环境色的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研究光、色的不同变化,从中发现问题并总结出规律。通过“思考与交流”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获得色彩写生的方法与技能。作业以能够理解并掌握色彩知识为主,技能要求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表现规律。过程方法通过学生欣赏、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过程,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光色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

4、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教学策略教法选择以竞赛和形式引导赏析,课件展示、启发、建议和小结等。学法引导展示收集图片、欣赏、讨论、合作学习、评述和实践。课堂组织形式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美术图片资料、课本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光是色之母”,没有光也就无所谓色彩。学生讨论回答:学生从研究不同光线形成的丰富的色彩变化入手,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对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深入研究学习中。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的形式引入

5、课题。欣赏分析纵观欧洲美术发展史,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绘画大都站在写实的角度来表现真实的“自然”,然而绘画中的色彩却不注重时间、空气、光线等赋予色彩的影响与变化,导致画面的色调显得幽暗。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以莫奈为首的一批画家,以“光”和“色”去描绘、表现物象,捕捉物象受光后的种种色彩变化,并使物象瞬间的光色现象呈现在画面上,成为永恒。1874年这些画家举行了他们的第一届展览,其中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被当时的一家杂志嘲笑地称之为“印象派”,于是画家们也就以此称自己为印象派画家。印象派画家们将物理学中的光学理论运用到了绘画中,丰富了西方的绘画色彩体系,由此揭开了欧洲绘画史上色彩表现的新篇章。

6、学生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说出自己的感觉。通过学生作品欣赏,去感觉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自然光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气候条件使物象呈现的不同色彩变化,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光源色的概念,为研究光源色对画面色调的影响打下基础。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资料和阅读相关文字说明,然后按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先自主探究后讨论,为体现小组的智慧奠定良好的基础。出示问题分析发光体表现的用色及技法特点并演示,指导学生将其表现出来。思考讨论还有材料及手法可以表现发光体?能够从尝试体验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第24页餐趣中,金属和玻璃器皿上所反映出的环境色因光洁的表面质感而

7、呈现出更接近环境媒介的色彩,也因玻璃的透射、水的折射以及金属的反射现象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这在水中的蛋中就表现得更突出了。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空气、水与透明的玻璃花碗使相同的鸡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其中因空间前后位置使鸡蛋呈现出明暗变化;水的折射让我们体验到水下的鸡蛋表层上有趣的光影;透明的玻璃花碗因特别的结构与质感所呈现的微妙变化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切“真实”的存在。教材第25页中展示的同一光源下的同一组静物的颜色由于桌面色彩的改变而改变,向我们直接呈现出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当我们进而去分析这种变化的规律时,会发现物体受光部分主要受光源变化的影响,而背光的部分则主要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这种影

8、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象的结构和表面质感的差异。影像展示展示不同气候下不同时间段的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研究光源色相的改变。学生认真欣赏影像资料,并听取老师的讲解。联系实际,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课后拓展要求分组收集与“晨”、“午”、“夜”相关的绘画作品,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收集类似的作品,诸如表现“阴”、“晴”、“雨”、“夏”、“秋”、“冬”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是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景特征、突出作品主题的,并研究其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对这类作品的色彩表现进行主动探究。学生主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上的支持,激发学生对光源色变化的研究意识和对色彩变化的敏锐观察,为感受和研究光源色对固有色、环境色的影响打下基础。开阔视野,自主学习,探索与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反思学习活动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否能够多途径、多手段主动收集相关资料?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分析、研究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掌握基本色彩知识?能否运用色彩知识完成一幅简单的静物或风景写生?均可作为学习评价内容。可将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反思自己或对照他人的学习评价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