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88868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目的要求】1了解惊悸、吐衄、下血、瘀血和胸满合篇的意义。2了解惊悸的成因和证治。3熟悉吐衄、下血的成因及预后。4掌握吐衄、下血的辨证论治及瘀血的脉证。【主要内容】本篇论述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等病,而胸满则仅是瘀血的一个 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名,由于上述病证均与心和血脉有密切关系,故合为一篇讨论。惊指惊恐,是神志受惊而引起的精神不定,卧起不安,恐慌不宁的病证;悸是自觉心中跳动,筑筑惕惕而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一般认为,惊之证发于外,悸之证在于内。但惊与悸又可互相影响,同时存在,所以临床上每多 并称。 吐、衄、下血和瘀血,皆为血脉之病,发病的原因有

2、寒热虚实之分,病变的部位又有上、中、下之别,故其治法也应随证而异。【原文讲解】第1条第2条第5条第6条第7条第10条第11条第12条 第13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第17条 第1条【原文】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释义】 人之心气素虚,则心神内怯,猝遇非常之变,而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血气逆乱,因而寸口脉动乱失序,并见恐惧惊骇之状,故曰:动则为惊。如果心之气血两亏,心失充养,以致神虚怵惕,则寸口脉弱无力,故曰:弱则为悸。 【中心思想】 本条从脉象论述惊和悸的病因病机。 【教学参考】 按语惊与悸虽是两证,又有因外而发,自内而生之分,但从实质上讲,惊与悸都是由于气血虚衰所致,不过有

3、轻重不同而已。所以,受惊之后可发生心悸,心悸之时易发惊恐。由此,在临床上两者常可并见。第2条【原文】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词解】 目睛晕黄:有两种情况,一为病人目睛之色晕黄不亮;二为目睛视物晕黄不明。 目睛慧了:谓目睛清明,视物亦清晰。 【释义】 尺脉以候肝肾。肝肾阴虚,虚火浮动,故见尺脉浮;肝热血浊上充于目睛,故目睛晕黄;肝热上蒸,迫血妄行;或有热浊之气从督脉经风府贯顶下鼻中而出,故见衄血;衄血更伤阴血,血少肝热更盛,晕黄就不去,此仍有迫血妄行之势,故知衄血不止;反之,晕黄消除者,知其肝肾虚火已降,火靖血宁,故知衄血今止。 【中心思想】 本条从脉象

4、论述衄血的预后。 【教学参考】 按语本条中“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结合临床,此时脉亦平静,而无虚浮躁动之象。第5条【原文】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词解】 寒热:恶寒,发热。 【释义】 “面无血色,无寒热”是本条总纲,概括衄血、下血、吐血等证候而言的。“面无血色”是失血之后,血虚不能上荣,以致面色白;“无寒热”是指没有发热恶寒表证,说明失血并非由于外感,而是属于内伤。衄血、下血、吐血三种失血证,病机不同,脉象亦有所不同。病人脉见沉弦,沉以候肾,弦为肝脉,由于肾虚不能涵养肝木,肝旺气升,血从上逆,则为衄血;若脉见浮弱而按之绝者,夫浮为

5、阳浮,弱为血虚,按之绝而不起,则主虚阳浮动,不能固摄下焦阴血,故见下血;如不见下血,而烦咳为甚者,是为虚阳上扰熏灼心肺,故必吐血。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内伤出血的几种脉证。 【教学参考】 按语内伤失血有虚实之分,联系血痹虚劳病篇:“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以及“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两条所论,与本条之失血相似,故本条失血亦属虚劳所致。第6条【原文】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释义】 阴虚火旺,热迫血妄行,故可吐血。吐血之后,阴血耗损,虚阳独盛,故脉数而有热;假如虚热熏灼肺金,

6、肺津枯竭,故咳逆上气;阳盛于上,不入于阴,热扰心神,故心烦,不得卧;如此,吐血之后,阴血更虚,虚火更旺,形成阴越虚而阳越亢的恶性因果,预后险恶,故曰:死。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吐血的预后。 【教学参考】 按语对于此证治疗,据陈修园所说,可用二加龙骨牡蛎汤加阿胶,愈者颇多。第7条【原文】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释义】 嗜酒日久过度,酒性湿热,积于胃中,蒸灼于肺,肺被热伤,气不得宣降,故咳;热伤肺络,肺络损伤而咳血,故曰:必致吐血。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酒客吐血的病机。 【教学参考】 按语本条实质是论湿热蒸灼所致的吐血之证,故在治疗时不可专治其血,当以清除湿热为主。根据

7、陈念祖的主张,可用泻心汤及猪苓汤,或五苓散去桂加知母石膏竹茹治之。第10条【原文】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词解】 言我满:自觉腹满。 【释义】 瘀血留滞,血不外荣,故唇痿;血瘀而色应于舌,故舌青;血瘀阻碍气血化津,不能上润,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脉微大来迟”,大者主热,迟者主寒,今无寒热之证,乃因瘀血壅滞于下,气机堵塞于上,故脉微大,胸满;瘀血内结于腹部深处,血行不畅,脉涩不利,故脉来见迟;瘀血结于腹部深处,所以外形不满,病人却感觉胀满,故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瘀血的脉证。 【教学参考

8、】 按语本条“脉微大来迟”,实质上是指脉象虽大,但脉来势不足,往来涩滞,即涩脉形象的具体化。第11条【原文】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词解】 阴伏:邪伏阴分。 【释义】 瘀血不化,瘀郁化热,故病者如热状;热伏阴分,气机不畅,上扰心胸,故烦满;瘀血不行,郁热伤阴,津少不润,故口干燥而渴;瘀血化热,内伏阴分,故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为瘀血所致,故曰:当下之。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瘀血化热当用下法的脉证。 【教学参考】 按语本条虽言当下之,但未出治方,吴谦等认为,宜用桃仁承气或抵当汤、丸之类治之。第12条【原文】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

9、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词解】 火邪:是指火劫,如用艾灸、烧针发汗之法。 【释义】 太阳伤寒,医以火法迫劫出汗,以致损伤心阳,阳气不化津液而成痰,迷于心宫,故见烦躁、惊悸、卧起不安,甚者发狂等证。治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通阳镇惊,祛痰安神。方中桂枝、甘草扶助心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蜀漆除痰化饮;牡蛎、龙骨收敛神气,安定神志,以治惊狂。诸药相合,使心阳奋起,痰浊消除,则惊止而神定。”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火劫

10、致惊的证治。 【教学参考】 按语本方所主证候紧急,且由火逆所致,故方名“救逆”。 本条应与伤寒论有关火劫病变的条文互参。临证时,用本方可不必拘泥于火邪致病,凡属心阳不足,痰扰心神而见上述症状者,均可应用。第13条【原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半夏麻黄丸方:半夏麻黄等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释义】 脾不健运,寒饮内停心下,水气上凌于心,故心下动悸。同时,寒饮上凌可影响到肺,或停于胃中影响到脾胃,故又可兼见喘息短气、头晕目眩、呕吐、心下痞等证。治以半夏麻黄丸,一宣一降,以蠲饮邪。方中用麻黄宣通肺气,以散水邪;半夏和胃降逆,以蠲寒饮。阳通饮除,动悸则愈。然而,阳气

11、不能过分发散,停水不易速消,故以丸剂缓缓图之。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寒饮致悸的证治。 【教学参考】 按语饮邪致悸一般多采用桂枝、茯苓通阳利水。本病为寒饮内盛,阳气闭郁之证,且应有喘、呕等肺气闭郁,胃失和降的表现,故用半夏麻黄丸宣阳蠲饮。本条还说明,悸证不只是气血亏损引起,其中也有寒饮之为患。第14条【原文】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柏叶汤方:柏叶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释义】 中气虚寒,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而致上溢吐血。“吐血不止”乃指吐血时多时少,时吐时停,持久不止,顽固不愈之意。治以柏叶汤,温经止血。方中柏叶止血,其性清凉而降,折其上逆之

12、势而止血;干姜、艾叶温阳守中,温经摄血,且散虚寒;马通汁微温,引血下行而止血。四药共奏温中摄血之效。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吐血属虚寒的证治。 【教学参考】 按语临床上如无马通汁,可用童便代替。临床应用柏叶汤治虚寒吐血,以方测证,当见面色萎黄,或苍白,血色淡红或暗红,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为加强止血之功,可将柏叶、干姜、艾叶炒炭应用。目前临床,多用童便取代马通汁,其效亦佳。本方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肺结核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中虚气寒失于统摄者。第15条【原文】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甘草干地黄白术

13、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 竈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释义】 中气虚寒,脾阳不足,气不摄血,大便下行,气亦下泄,血随之而下,故为先便后血之远血证。中气虚寒,气血来源不足,故兼有面色白,恶寒体倦,腹痛喜按,舌淡脉弱等证。治以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中黄土,又名伏龙肝,配白术、附子、甘草温中祛寒,健脾统血;阿胶、生地养血止血;黄芩清热凉血坚阴,防止温药动血。诸药相合,振奋脾阳,统血循行脉中,则便血自止。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下血属虚寒的证治。 【教学参考】 按语本条与前条均为中气虚寒的出血证,但有轻重不同。柏叶汤证,虚寒较轻,虽出血不止,但未伤正气,故仅用干姜温中阳,

14、其它则温经止血;黄土汤证,虚寒较重,出血已伤正气,故用附子、白术、甘草温中补气,以生地、阿胶滋养阴血,加伏龙肝以达到护正而止血的目的。若无伏龙肝,可用赤石脂代,临床效果亦佳。第16条【原文】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 【释义】 湿热蕴结大肠,迫血下行,故为先血后便之近血证。治以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排脓消肿,活血行瘀,使热除湿祛,下血之证可自止。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下血属湿热迫血下行的证治。 【教学参考】 按语本证出血多兼带脓液,血色鲜红,舌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后世亦称此病肠风、脏毒。关于远血近血,本篇提出辨便血的远近以血便排出的先后为依据,但后世医家皆

15、认为是出血部位距离肛门的远近。需注意,在临床上,即使血便排出的先后相同,出血的部位相同,辨证却可不尽相同。所以,不能局限于近血远血,必须从出血的性状,舌脉,全身症状加以考虑。第17条【原文】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泻心汤方: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释义】 心中阴气不中,心火亢盛,迫血妄行而上溢,故见吐血、衄血。治以泻心汤,清热泻火。方中黄连、黄芩清热降火,泻心经之热,心血自宁;大黄苦泻,引血下行,使气火下降,则血静而不妄行。此即前人所说:“泻心即泻火,泻火即止血。”之意。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吐、衄血属热盛的证治。 【教学参考】 按语本证多兼见心烦不安,面赤舌红,烦渴便秘,脉数等症状。本方与柏叶汤同治吐血,但柏叶汤主治中气虚寒之吐血;泻心汤则治热盛之吐血。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三焦热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