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88670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北京高三物理一.二模各区汇编-实验(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北京咼三一.二模各区汇编试验1(海淀一模)21 . (18分)(1 )图1为示波器面板的图示,荧光屏上显示的是一个位于屏 幕右下方、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若要将该波形调至屏 中央,应调节 ;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衰减旋钮B. 聚焦旋钮和辅助聚焦旋钮C.水平位移旋钮和垂直位移旋钮D.扫描微调旋钮和扫描范围旋钮(2)用如图2所示装置做“验证动能定理” 小车碰到制动挡板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的实验。实验中, 为了保证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必要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 在悬

2、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 调节木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 与木板平行D. 所加钩码的质量尽量大一些 图3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O A、B 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宮钩码指示灯辉度聚焦 辅助聚焦2二L1131I-1*垂直位移Y增益X增益水平二fie o o 6衰减扫描微调10100 乜1x 100DC AC Y输入地 爭 OD0 O O扫描范围“c 1k 10k10、外 AX输入同步O 01s图1接电源小车可动挡板木板砝码打点计时器纸带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通过测量,可知打点计时器打 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3、为m/s 。 甲同学经过认真、规范地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小车开始运动时打下的点记为O,再依次在纸带上取等时间间隔的1、2、3、4、5、6等多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图4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绘出的v2 -s图像。已知此次实验中钩码的总质量为0.015 kg,小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为0.100kg,取重力加速度g= 9.8m/s2,则由图像可知小车的质量为k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情况下,乙同学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但经多次实验他发现拉力做 的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变化量小一些,造成这一情况的原

4、因可 能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滑轮的轴处有摩擦B. 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 长木板的右端垫起的高度过高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2(朝阳二模)21 . (18分)2.86 1* 6.21 10.060.252 2 -2v / m ?s0.200.150.100.0505.010 15 20 25 s/cm图4(1)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滤光片、 (填写相应的器材)、双缝、遮光筒、光屏。某同学用黄色滤光片时得到一个干涉图样,为了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换用紫色的滤光片ajth屏nB. 换

5、用红色的滤光片C. 使光源离双缝距离近一些1D.使光屏离双缝距离远一些AA甲单位:cm(2)在用图乙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时,验证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 除了电火花计时器、小车、砝码、砝码盘、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A.220V、50Hz的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附砝码)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正确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OA. 调整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 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当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m/s

6、 2C. 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当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 某同学得到了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由此得到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 F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 ng, 已知三位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做出的a F图像如图丁中的1、2、3所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出现图线1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B. 出现图线2的原因可能是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不合适C. 出现图线3的原因可能是在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斜度丁过大 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ng,由此造成的误差是(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设

7、拉力的真实值为 F真,小车的质量为 M为了使吨真成5%,应当满足的条件是M3 (丰台一模)21.( 18分)(1).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调节并观察实验现象: 图甲、图乙是光的条纹形状示意图,其中干涉图样是 lllllllllll图甲图乙 下述现象中能够观察到的是:()A. 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B.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 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 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2 )某同学欲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 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

8、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上滑轮的高接交谎电沥图甲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 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给打点计时器通电, 调 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 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 A B、C、DE、F、G为8个相邻的计

9、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该同学计划利用v-t图像计算小车的加速度首先用刻度 尺进行相关长度的测量,其中CE的测量情况如0 10 啊1|1|训卩|皿|卩叩测|1|唧|1|唧片|町岬W呷|川|训 0-1234$67 S 910 11cm图丙所示,由图可知 CE长为 cm ,依据此 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图丁中已标注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A、B CE、F五个点时小车的速度,请将打下 D点时小 车的速度标注在v-t图上.1请在图丁中描绘出小车的v-t图像.由图丁中描绘的图线可得出小车的 加速度为m/s2.j v/m?s-

10、该同学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为了探究加速度与0.6质量的关系,该同学利用所测数据,做出了1与M的图像,下列a0.5给出的四组图像中正确的是:ZCB-t/saM0AB0.4a/0 M 00.10.20.30.40.5* MD4(延庆一模)21 . (18分)(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 L2=600mm单缝宽d1 = 0.10mm,双缝间距d2=0.20mmt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到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

1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图2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为0.640mm,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如图 3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本实验中如果增大双缝与屏的距离则光屏上得到的滤光片单缝双缝1 遮光筒屏光源1I -1 -T11 11TII a 8-L1rL2 J-lL条纹间距(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2flJI1H1II1II41三gHlllllllt6 5 K图3(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

12、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 g 取 9.8m/s 2 .求: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 B时,物体的速度vb=(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从起点0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 E=,动能的增加量 E=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 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A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大于测量值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了,造成的误差C重物在下落的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造成的误差D先释放纸带后开动计时器造成的误差 某同学利用自己在做该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

13、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v2为纵轴画出了如图的图线。贝U图线的斜率近似等于。A. 19.6B.9.80C.4.90图线未过原点0的原因是mm 。(2)如图2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必需的器材是打点计时器(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填选项前的符号)。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 .直流电源、刻度尺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 .交流电源、刻度尺5 (西城一模)21 . (18分)(1 )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 0.1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测量的示数如图 1所示,读出小球直径 d的值为 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