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885417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碱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方法.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沾 化 明 珠 化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氯碱生产中产品检验方法2006-10-6发布 2006-10-6实施沾化明珠化工有限公司 目 录前 言1、 适用范围2、 目的3、 化验内容4、 分析方法5、 交接班内容6、 安全注意事项 前 言 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确操作,使用方便,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制定本检验方法。 本检验方法根据离子膜烧碱生产要求的中控分析项目和氯碱生产方法制定,做为沾化明珠化工有限公司化验试运行检验方法在试运行基础上,以后再对该版本进行修订。本检验方法由化验室负责起草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本检验方法自 2006 年 月 日起实施检 验 内 容4.1精盐水4.1.1氯化钠

2、含量的检验4.1.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检验4.1.3钙、镁含量的检验4.1.4无机氨含量的检验4.1.5游离氯含量的检验4.1.6盐水中亚硫酸钠的检验4.1.7盐水中Fe总含量的测定4.1.8 PH测定方法(用PH计测定)4.2超精盐水4.2.1悬浮物4.2.2氯化钠含量的检验(同4.1.1)4.2.3硫酸钠含量的检验4.2.4氯酸钠含量的检验4.2.5碘的测定4.3单槽淡盐水4.3.1氯化钠含量的分析4.3.2氯酸钠含量的分析4.3.3硫酸钠含量的分析(同4.2.3)4.3.4铁含量的测定(ICP)4.4单槽碱液4.4.1氢氧化钠的检验4.4.2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4.5氯气4.5.1

3、氯气纯度的检验4.5.2氯气内含氢的检验4.5.3氯气内含氧、含氮的检验4.6氢气纯度、氢气中含氧、含氮的测定(色谱仪法)4.7次氯酸钠4.7.1有效氯含量的检验4.7.2游离碱含量的检验4.8盐酸含量的检验4.9亚硫酸钠的测定方法4.10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分光光度法)4.11纯碱的检验4.12三氯化铁的检验4.13硫酸的检验4.14液碱的检验4.15盐泥中氯化钠的检验4.16空气、压力容器内气体中含氢的检验(同氯气中含氢的检验)4.17天平日常维护保养方法4.18化验室安全注意事项4.19交接班制度化验、检验方法1.适用范围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离子膜烧碱生产;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电解

4、、氯氢处理、盐酸液氯生产、离子膜成品烧碱,以及离子膜烧碱生产中所需原料的化验分析。2.目的及职责2.1目的 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得到及时准确地控制,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2.2化验员职责2.2.1按照规定的取样地点、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检测频率,进行准确及时的检验。2.2.2及时把检验结果报DCS室及相关岗位。2.2.3完成公司按排的其他化验项目。3.检验内容检验内容(见表一)表一 化验室检验项目一览表取样地点检验项目指标要求取样频率检测方法检验人螯合树脂塔出口二次盐水钙+镁(ppb)20根据要求做ICP游离氯(ppm)01次/班三班NaCl g/l实测1次/班三班钙+镁

5、(ppb)201次/班ICPNaClO3 g/l21次/天三班NaSO4 g/l实测1次/天三班Ba ppb实测1 次/天ICP Sr ppm实测1 次/周三班SiO2 ppm实测1 次/天ICPAl ppm实测1 次/天ICP4.检验内容4.1精盐水4.1.1盐水中NaCl含量的测定4.1.1.1原理 在中性溶液中,AgNO3 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用铬酸钾作指示剂,当NaCl反应完毕后, AgNO3与K2Cr O4生成淡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反应式如下:AgNO3+NaCl=AgCl(白) + NaNO32AgNO3+ K2Cr O4= Ag2CrO4(砖红色)+ 2KNO

6、34.1.1.2试剂4.1.1.2.1 AgNO3标准溶液:C(AgNO3)=0.1mol/L4.1.1.2.2 K2CrO4指示剂溶液:5%4.1.1.2.3 H2SO4溶液:C(1/2 H2SO4)= 0.1mol/L4.1.1.2.4 酚酞溶液:0.1%4.1.1.3测定方法 准确移取10ml盐水溶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该稀释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滴加(1-2)滴0.1%酚酞溶液,若溶液显红色,以0.1mol/L H2SO4中和至微红色,再加K2Cr O4 1ml ,加水约50ml,在充分摇动下,用 0.1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

7、稳定的淡砖红色,经充分摇动后不消失即为终点。4.1.1.4计算CV58.44 NaCl(g/L)= + K1010/250CAgNO3标准溶液浓度,mol/L;VAgNO3标准溶液消耗体积,ml;58.44 每摩尔NaCl的克数,g;KNaCl浓度的温度的校正值(见表4);4.1.1.5 注意要点4.1.1.5.1 本方法必须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滴定(PH=6.5-10.5)。在酸性溶液中,由于铬酸银溶于酸,使测定结果偏高。而在碱性溶液中,Ag+又生成灰黑色Ag2O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4.1.1.5.2 在滴定过程中,生成的AgCl沉淀能吸附Cl-,使铬酸银沉淀过早出现,造成滴定结果

8、偏低。因此,在滴定时必须剧烈震荡溶液,使吸附的Cl-重新反应生成AgCl沉淀。4.1.1.5.3 盐水的比重和比容随温度而变化,分析结果必须进行温度校正。不同温度时,氯化钠浓度的温度校正值(K)(见表4)。表4 氯化钠浓度的温度校正值(K)测定温度()K(克/升)测定温度()K(克/升)10 -1.3028+1.2211-1.1829+1.3612-1.0630+1.5013-0.9431+1.6614-0.8232+1.8215-0.7033+1.9816-0.5634+2.1417-0.4235+2.3018-0.2836+2.4819-0.1437+2.66200.0038+2.8421

9、+0.1639+3.0222+0.3240+3.2023+0.4841+3.3624+0.6442+3.5225+0.8043+3.6826+0.9444+3.8427+1.0845+4.004.1.2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检验4.1.2.1分析原理 样品溶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粉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Na2CO3+HCl = NaHCO3+2NaClNaOH+HCl= NaCl+ H2O再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橙红色为终点,反应如下:NaHCO3+ HCl = NaCl+ H2O+CO24.1.2.2仪器及试剂a) 一般实验仪器;b)

10、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c) 酚酞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d) 甲基橙:1 g/l;4.1.2.3操作方法用移液管移取10ml样品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V1,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橙红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盐酸标液的体积V2。4.1.2.4计算C(V1V2)40.00 NaOH(g/L)= =1.6 C(V1V2)10C2V253.00 Na2CO3(g/L)= =4.24 CV2 10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V1以酚酞为指示

11、剂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之用量,ml;V2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40.00 每摩尔氢氧化钠的克数,g;106.0 每摩尔碳酸钠的克数,g;4.1.2.5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差值不大于0.1g/l,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报出。4.1.3钙、镁含量的测定4.1.3.1分析原理钙离子分析:在PH=12的碱性条件下,以钙试剂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样品,钙试剂先与钙离子形成稳定性较差的红色络合物,当用EDTA滴定时,EDTA即夺取其络合物中的钙离子,游离出钙试剂阴离子,滴定至等当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兰即为终点;镁离子分析:用缓冲溶液调节试液PH值约等于10,

12、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的钙、镁离子总量,再从总量中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4.1.3.2仪器和试剂a) 一般实验室仪器b) 盐酸溶液:0.5mol/L;c) 盐酸羟胺溶液:10g/l ;d) 三乙醇胺溶液:30%;e) 氢氧化钠溶液:2mol/L;f)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g) 钙指示剂:1:100;h) 铬黑T指示剂:5g/l;i) EDTA标准溶液:C(EDTA)=0.02mol/L4.1.3.3操作方法4.1.3.3.1钙离子分析: 用移液管移取50ml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先用盐酸调节PH值为2左右,酸化试样,再按顺序加入5ml盐酸羟胺溶液,5ml三乙醇胺溶液,摇匀,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12,再加入钙指示剂0.1克,振荡摇匀(为使终点好判断可加入5ml 95%的乙醇溶 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1。4.1.3.3.2镁离子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